第15章 恩宠初现(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快穿:主角光环收割手册》最新章节。

“《诗经》构陷案”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席卷而过,留下了满目疮痍。丽嫔被降为贵人,禁足钟粹宫;曹贵人罚俸禁足,颜面扫地;几个涉事的太监宫女被当场杖毙,血腥味似乎还在紫禁城的空气中隐隐弥漫。后宫上下,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而处于风暴眼的安陵容,却仿佛迎来了风暴后的平静。她依旧是那个位分不高的安答应,但境遇已与往日截然不同。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延禧宫本身。夏冬春称病不出,连每日的请安都告了假,显然是怕极了引火烧身。富察贵人再见安陵容时,脸上那惯有的矜持与疏离中,也混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和讨好,言语间客气了许多。

内务府的管事太监亲自带着人,将克扣的份例双倍补上,送来的炭火更是最好的红罗炭,满脸堆笑,语气谄媚:“安小主日前受惊了,奴才们办事不力,还请小主海涵。往后小主有何需求,尽管吩咐,内务府定当尽心竭力。”

安陵容只是淡淡地应了,宠辱不惊,吩咐菊青和宝鹊将东西收好,并未有多余的表示。她深知,这些不过是表象,真正的根基,在于那九五至尊的态度。

皇帝的赏赐翌日便由苏培盛亲自送到了延禧宫。不止是一对质地上乘、寓意吉祥的翡翠玉如意,还有几匹颜色雅致、触手生凉的江南进贡的软烟罗,以及一套文房四宝。

“安小主,”苏培盛笑容可掬,态度比往日更加恭敬,“皇上说,小主受委屈了,这些玩意儿给小主把玩解闷,压压惊。皇上还特意嘱咐,让小主好生休养,若有什么不适,太医院随时可来请脉。”

这番话由苏培盛的口中说出,分量极重。这已不仅仅是事后的补偿,更透着一份超越常规的关怀。安陵容恭敬谢恩,心中明了,皇帝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转变。

更明显的信号,出现在下一次景仁宫请安时。

安陵容依旧站在不起眼的位置,垂首静立。皇后照例训话,目光扫过众人,在经过安陵容时,停顿了一瞬,语气似乎格外温和了些:“安答应近日可好些了?若是身子还未爽利,不必强撑着日日来请安。”

“谢皇后娘娘关怀,臣妾已无大碍,不敢废弛礼数。”安陵容恭谨回答。

就在这时,皇帝竟难得地在这个时辰来到了景仁宫。众人慌忙起身接驾。皇帝坐下后,与皇后说了几句闲话,目光便似不经意地落到了安陵容身上。

“安答应。”皇帝的声音在安静的殿中响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安陵容心头一跳,出列跪倒:“臣妾在。”

“朕赏你的书,读得如何了?”皇帝的语气很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然而,这“随口一问”却让整个景仁宫的气氛都凝滞了。皇上何时会关心一个低位嫔妃读什么书?这分明是极大的关注!

安陵容稳了稳心神,答道:“回皇上,臣妾正在拜读《论语》,每日诵读一二,深感其中微言大义,受益匪浅。”

“哦?有何心得?”皇帝似乎来了兴致。

安陵容略一思索,择其要点,声音清晰地说道:“臣妾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感待人接物当以此为准则;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觉需时时自省,居安思危。”她引用的皆是修身养性的道理,稳妥而得体。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嗯,能读进去,且有体悟,很好。读书明理,方能持身以正,不为外物所扰。你年纪虽轻,能明白这个道理,甚好。”

这番当众的肯定,无异于一道明晃晃的圣眷之光,照在了安陵容身上。众嫔妃神色各异,羡慕、嫉妒、探究的目光几乎要将她穿透。甄嬛和沈眉庄对视一眼,眼中皆是为她感到的欣慰。

皇后脸上笑容依旧,指尖却微微掐紧了帕子。

请安结束后,安陵容随着众人退出景仁宫。刚走出宫门不远,苏培盛却从后面追了上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安小主留步。”

“苏公公有何吩咐?”安陵容停下脚步。

苏培盛低声道:“小主,皇上口谕,今晚由您侍寝。敬事房稍后会来人准备,请小主早些回宫准备着。”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惊雷,在安陵容耳边炸响。侍寝!尽管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突然!这无疑是皇帝态度最直接、最明确的体现——他不仅欣赏她,更要给予她实质性的恩宠。

“……臣妾,接旨。”安陵容压下心中的波澜,恭敬应道。

苏培盛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小主放宽心,皇上……对您是不同的。”说罢,便躬身退下了。

安陵容站在原地,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反而有一种如履薄冰的紧张。侍寝,意味着她将真正走入后宫争斗的中心,成为众矢之的。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近距离观察皇帝、进一步实施“剧情矫正”任务的机会。

回到延禧宫,消息早已传开。菊青和宝鹊满脸喜色,忙着准备热水、香薰。安陵容却显得异常平静。她屏退左右,独自坐在妆台前,看着镜中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

今夜,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小心翼翼、仅凭急智求生的安答应了。皇帝的恩宠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护身,也能伤己。如何利用好这份突如其来的“恩宠”,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走下去,完成她的任务,将是对她更大的考验。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而清澈。无论前路如何,她已别无选择,唯有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