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最新章节。

"不,我主修机械工程。”何雨柱的回答出乎意料。

杨厂长哑然失笑:"一个机械系的学生要搞农业?这听起来可不太靠谱。”

何雨柱从容道:"事在人为。

总要有人敢为人先,国家才能进步。

英雄不问出处,学机械的未必不能搞农业。

就像我本是厨师,如今却在大学深造。

只有真正尝试过,才知道结果如何。”

这番话让杨厂长深以为然:"你说得对。

年轻人就是要有这股闯劲。

努力过就不留遗憾,哪怕失败也值得。

今天真是受教了。”

"您言重了。”何雨柱谦逊地说。

杨厂长对温室大棚产生了兴趣:"你说的这个温室大棚到底是什么原理?怎么能让蔬菜在冬天正常生长?"

何雨柱详细解释道:"冬季植物难以生长,关键在于温度。

如果能营造出春天般的温暖环境,任何蔬菜都能茁壮成长。

温室大棚就是创造这样一个理想环境。

它主要利用阳光作为热源,将热量蓄积在棚内,精准调控温度。”

杨厂长赞同道:"确实很有道理。”

"如果能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植物生长就不再是难题。”

"但实现这种条件恐怕并不简单。”

"否则农业专家们早就解决了。”

"如果你能成功,对种花家将是重大贡献。”

"每年寒冬都有无数人挨饿受冻。”

"温室技术若成功,能挽救无数生命。”

"这是造福万民的壮举。”

杨厂长接着说:"这批钢材的费用我来承担。”

"你有这样的抱负,我作为厂长理应支持。”

"即便失败也无妨。”

"就当是对年轻人的鼓励。”

何雨柱婉拒:"我在食堂工作时有积蓄。”

"支付这笔费用没问题。”

"不必让您破费。”

杨厂长故作不悦:"你能为民出力,我就不行?"

"钱虽不多,却是我的心意。”

"你成功就是最好的回报。”

见推辞不过,何雨柱只得接受:"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厂长询问:"还需要什么材料?"

"能力范围内一定帮忙。”

何雨柱答道:"接下来要拜访大领导。”

杨厂长诧异:"为什么?"

何雨柱解释:"温室需要钢管、棉被和塑料薄膜。”

"钢管已解决,棉被也好办。”

"但塑料薄膜国内尚未生产。”

"需要自制。”

杨厂长知道塑料,却不了解薄膜:"怎么制作?"

何雨柱说:"大领导分管工业部,那里有实验室。”

"我需要借用场地研制吹膜机。”

杨厂长疑惑:"吹膜机?"

何雨柱说明:"这是生产塑料薄膜的设备。”

"薄膜是保温保湿的关键材料。”

杨厂长虽然不太明白,但听懂了一点:

何雨柱要自主研发机器。

果然如此。

温室大棚技术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也是。

如果真有那么简单,那么多农业专家也不会束手无策。

“嗯,年轻人确实有想法。”

“虽然难度不小,但你可以试试。”

杨厂长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正好有空,带你去见大领导。”

如果何雨柱独自去工业部找大领导,恐怕会遇到些麻烦。

杨厂长眼下没什么要紧事,正好能帮上忙。

何雨柱点头致谢。

两人走出办公室时,杨厂长注意到了何雨柱的电动车。

“这是摩托车?可没有脚蹬子,也没有加油口,不太像啊。”

何雨柱解释道:“这是电动车。”

“摩托车靠燃油驱动,电动车则是电力驱动。”

“充一次电能跑80公里,最高时速50公里。”

“什么?”

杨厂长大为惊讶,他从未在市面上见过这种机器。

作为轧钢厂的领导,如果真有这样的产品上市,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东西我怎么从没见过?”

何雨柱笑了笑:“这是我发明的。”

“目前还没量产,不过我已经把图纸交给了国家,将来肯定会普及。”

杨厂长再次震惊:“这电动车是你发明的?真了不起!”

“要是普及了,老百姓出行就方便多了,还不用加油,省钱又实用。”

“你刚上大学就能发明这么有用的东西,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

“你不当厨子去读书,真是明智的选择!”

两人骑上电动车。

行驶时,杨厂长感受到强劲的动力,心中暗暗惊叹。

这电动车确实方便,一拧把手就能跑。

以后普及了,他一定要买一辆。

工业部门口有士兵站岗。

见两人靠近,士兵拦住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