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法则初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凡骨魔尊》最新章节。

玄心古城弹指覆灭,凌天以化神后期之威,领域碾碎护宗大阵,其凶名如同席卷天下的风暴,彻底震慑了星辰魔域周边所有势力。北境冰魄玄宗内那股暗藏的心思被强行压下,再不敢有丝毫异动,甚至主动派遣使者,再次献上厚礼,重申友好。南荒、东域、西漠,各方皆偃旗息鼓,星辰魔宫的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固。

外部威胁暂消,内部整合亦步入正轨。魔域气运鼎盛,资源丰沛,在石锋、冥骨等人的治理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态。战殿在狂屠、炎煌的操练下,规模与战力与日俱增。暗殿在鬼厉的经营下,触角不断向外延伸,监控着更广阔天地的风云变幻。

然而,凌天并未沉溺于这暂时的安宁与权势之中。他深知,化神后期在此方地域虽已堪称顶尖,但相较于那叛徒云刹掌控的神域,相较于那囚禁母亲的魔渊禁地,这点实力还远远不够。前路漫漫,唯有不断攀登,方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星辰殿深处,凌天并未继续闭关冲击更高的修为境界。到了化神后期,单纯的积累法力已非首要,更重要的是对天地法则更深层次的感悟,以及对自身“道”的完善与升华。他在法则问道台上初步构建了“混沌星魔大道”的框架,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条道路的潜力远未挖掘殆尽。

他盘膝而坐,心神沉入体内,仔细体悟着那枚悬浮于识海核心的“不朽魂种”,以及周身流淌的、蕴含着星辰、寂灭、混沌意境的磅礴道炁。他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触须,蔓延至星辰魔域的每一个角落,感受着这片疆域的山川河流、生灵万物与自身气运的共鸣,同时也隐隐触摸着那支撑着这片天地的、无形却无处不在的法则之网。

时间、空间、生死、因果、五行、阴阳……种种法则如同经纬,交织成世界的底层规则。化神修士已能初步引动法则之力,但想要真正理解、乃至掌控某种法则,却是千难万难。

凌天尝试着去解析、去感悟。他首先将目标放在了与自身最为契合的“星辰”与“寂灭”法则之上。

星辰法则,浩瀚繁复,包罗万象。他引动周天星力,神识徜徉于那冥冥中的星辰轨迹之间,感悟着星辰的生灭、运转、引力、辉光……他右手手背的星辰魔碑烙印微微发热,传递出古老的星辰道韵,辅助着他的感悟。渐渐地,他不再仅仅是将星辰之力视为一种能量来源,而是开始理解其作为宇宙基石之一的秩序与规律。他仿佛看到,每一颗星辰都是一个独特的法则节点,亿万星辰共同构成了一张笼罩诸天的法则大网。

而寂灭法则,则更加抽象与危险。它代表着终结、归墟、万物凋零的最终归宿。凌天神识沉入眉心魔渊之眼,感受着那深邃黑暗中蕴含的绝对死寂。他回想起自己一次次施展寂灭指、寂灭星域时的那种意境,那并非单纯的毁灭,而是一种让万物回归本源、让能量重归混沌的过程。极致的寂灭之中,似乎也隐藏着一种“无”的状态,一种万物终结后可能孕育的“新生”的契机。这种感悟,与他从青阳古剑分身中汲取的那一丝生机造化之意,隐隐形成了某种对立与统一。

然而,法则的感悟并非一蹴而就。即便凌天天赋卓绝,又有诸多机缘加持,进展也依旧缓慢。许多关隘晦涩难懂,如同隔着一层迷雾,看得见,却难以触及核心。

就在他沉浸于感悟,进展维艰之时,星澜的虚影在他身旁悄然凝聚。

“小主人。”星澜的声音带着一丝欣慰与凝重,“您已开始触摸法则的门槛,此乃通往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老主人曾言,法则如海,浩瀚无边,修士穷极一生,也难以尽窥其妙。唯有明晰己道,以自身之道为舟,方能在法则之海中寻到方向,不至于迷失。”

她顿了顿,继续道:“您的‘混沌星魔大道’,以混沌为基,统御星辰与寂灭,立意极高,潜力无穷。但正因为其宏大,感悟起来也更为艰难。或许,您需要一些外部的刺激,或者……换一个角度。”

“外部的刺激?换一个角度?”凌天睁开双眼,若有所思。

“不错。”星澜点头,“闭门造车,终有极限。法则显化于天地万物,或许,您可以去一些法则异常活跃或独特之地游历感悟。又或者……观摩、借鉴其他强者的道与法。”

凌天目光微动。星澜的话提醒了他。他如今坐拥整个星辰魔域,麾下能人异士不少,更有从各方收缴来的诸多功法典籍。或许,其中便有一些关于法则感悟的独特见解或记载。

“传令下去,”凌天对侍立在殿外的弟子吩咐道,“将魔宫藏书阁内,所有涉及法则感悟、大道阐述的典籍,无论品阶高低,尽数送至星辰殿。另外,通告魔域,若有修士在法则感悟方面有独到见解,无论出身修为,皆可前来星辰殿,与本座论道,若能有所启发,必有重赏!”

命令传出,整个魔域为之震动。宫主竟然公开寻求法则感悟方面的交流与论道?这对于无数卡在瓶颈、苦苦追寻大道的修士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机缘!即便无法直接提升修为,能与一位化神后期的大能论道,聆听其见解,也是梦寐以求的造化!

一时间,魔宫藏书阁内相关的典籍被迅速整理出来,源源不断地送入星辰殿。而魔域之内,乃至一些得到消息的周边势力中,一些在特定领域有着独到感悟的修士,也纷纷动身,前往星辰魔宫,希望能获得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星辰殿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

凌天并未端坐高台,而是与那些前来论道的修士平等交流。这些修士修为参差不齐,从金丹到元婴皆有,所擅长的领域也五花八门。

有一位来自原玄冥教,精通寒冰之道的老修士,与凌天探讨极寒之中蕴含的“静止”与“封冻”法则,与寂灭的“终结”意境颇有相通之处,让凌天对寂灭法则的“冻结”一面有了新的理解。

有一位来自百炼山的炼器宗师(并非铁狂),虽不擅战斗,但对“金”之法则的“锋锐”、“坚韧”、“传导”特性理解极深,其阐述让凌天对星辰之力中太白金精的运用,以及自身肉身的锤炼,有了更精细的认知。

甚至有一位仅仅筑基期、却对草木生长、枯荣轮回有着惊人直觉的灵植夫,他描述的那种生命自发向上的“生机”与不可避免走向衰亡的“死意”之间的纠缠转化,让凌天对生死法则,以及对那丝青阳生机与寂灭死意如何更好地融合,产生了极大的启发。

凌天来者不拒,海纳百川。他以自身高绝的境界为根基,倾听、辨析、吸收着这些来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对法则与道的理解。他并不完全认同所有人的观点,但这种思维的碰撞,却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打破了某些固有的认知局限。

他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这些智慧的养分,再以自身的“混沌星魔大道”进行熔炼、提炼。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星辰法则的感悟,不再局限于引动星力,而是开始触及星辰的“命运轨迹”、“引力场域”、“元素衍化”等更深层的奥秘。对寂灭法则,也不再局限于毁灭,而是开始理解其作为“轮回一环”、“秩序重塑之前提”的深层道韵。

更重要的是,他对“混沌”的理解,愈发深刻。混沌并非一团乱麻,而是蕴含无限可能、包罗万象的原始状态。星辰的生灭,寂灭的终始,皆在混沌之中孕育、演化、回归。他的混沌星魔道炁,在这种感悟下,变得更加包容、灵动,内部蕴含的法则道韵也更加丰富、平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