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釜底抽薪——专利战场与人心棋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最新章节。
银行账户的部分解冻,如同久旱后的第一场细雨,滋润着“智伞联盟”濒临干涸的命脉。划拨出的有限资金,第一时间清偿了拖欠的工资和部分紧急网点的分成,仓库里紧绷到极致的弦终于有了片刻松弛。刘强用嘶哑的嗓子兑现了骑士们的地推奖励,疲惫的骑士们拿到钱,脸上是劫后余生的释然和继续战斗的凶狠。老王、老孙的疑虑暂时被安抚,苏蔓的“沁甜时光”重新飘起甜香。
然而,这片刻的喘息,不过是风暴眼中的短暂平静。“快雨伞”的资本重锤,从未停止挥舞。就在“寄存保”带来的保费现金流刚刚稳定,用户舆论声援渐起的当口,一场针对“智伞”核心业务的釜底抽薪式绞杀,悍然发动!
绞索一:“0元寄存”的死亡补贴!
“快雨伞”在师大、理工大校区所有“快享驿站”,同时挂出刺眼的海报:
“寄存狂欢季!智能寄存柜,0元寄存!不限时长!不限次数!”
海报下方一行小字:“新老用户同享,活动持续至本学期末!”
0元!不限时!不限次!这已不是竞争,而是赤裸裸的倾销,是资本碾压下不计成本的绞杀!目标直指“智伞联盟”刚刚培育出雏形、寄托了变现希望的“智盒”寄存业务及其衍生的“寄存保”!
消息传来,仓库里刚刚升起的温度瞬间降至冰点。
“0元?他们疯了?!”刘强看着手机里拍回的海报,眼珠子都要瞪出来,“成本呢?电费、维护、场地费不要钱?”
“这是冲着我们‘寄存保’来的!”苏蔓脸色煞白,“寄存免费了,谁还买保险?我们的保费收入…要归零了!”
老王急吼吼地打来电话:“小陈!学生都跑去‘快雨伞’免费存包了!我这边的‘智盒’没人用了!分成没了!咋办啊?”
后台数据印证了恐慌。“智盒”寄存订单量在“0元寄存”上线后的24小时内,断崖式下跌70%!“寄存保”的新单量几乎停滞!刚刚依靠“寄存保”建立起的脆弱现金流通道,瞬间被资本的洪水冲垮!
绞索二:专利战场的“证据突袭”!
周律师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走进陈默办公室,将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桌上:
“陈总,‘快雨伞’的律师团队,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证据交换环节,提交了‘王炸’!”
文件首页,是一份签署日期在数月前的《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复印件。甲方:快雨伞集团。乙方:一家名为“深蓝科技”的第三方技术公司。合同核心内容:委托“深蓝科技”就“基于云端行为分析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控制系统”进行前期技术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
附件中,赫然包含了与“智伞”正在申请的专利核心创新点高度近似的技术方案描述和设计草图!签署日期,早于赵工团队开始相关研发的时间!
“他们声称,这套技术方案是他们委托第三方研发,拥有完整知识产权链条!我们的专利,才是抄袭!”周律师的声音沉重,“这份合同如果被专利复审委采信,我们的无效宣告请求…将极其被动!甚至可能坐实对方是原创,我们反成侵权方!”
釜底抽薪!双管齐下!
- 业务端:用无限量的免费补贴,直接抽干“智盒”寄存的生存土壤和“寄存保”的变现根基!这是资本最粗暴也最有效的碾压。
- 专利端:用一份精心准备的、时间戳在前的“技术委托合同”,试图在法理上颠覆“智伞”的原创性主张!一旦成功,不仅专利壁垒崩塌,青云资本的投资将彻底告吹,“智伞”更可能背上侵权污名!
仓库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技术部盯着那份“深蓝科技”的合同复印件,人人脸色铁青。赵工猛地站起来,指着那份图纸,声音因愤怒而颤抖:“放屁!这图…这核心逻辑…跟老子熬了三个月想出来的东西一模一样!什么狗屁‘深蓝科技’!绝对是他们偷了我们的设计思路,找人补的合同!”
但愤怒无法代替证据。在冰冷的知识产权法面前,那份签署日期在前的合同,就是此刻最致命的武器。
绞索三:人心浮动的暗流!
业务被绞杀,专利遭质疑,双重打击下,刚刚凝聚起来的人心,开始出现危险的裂痕。
- 骑士团内部:看着“快雨伞”驿站人满为患的免费寄存,再看看自己这边门可罗雀的“智盒”,部分骑士开始动摇。“闪电送”单量也因平台活跃度下降而减少,收入下滑。对平台未来的悲观情绪悄然滋生。
- 服务者群体:部分依靠平台导流的服务者,订单明显减少。加上前期“激流计划”的阴影未完全散去,“0元寄存”事件更被视为平台衰落的征兆,人心思动。
- 核心店主:老王看着冷清的“智盒”柜,唉声叹气。老孙打来电话,委婉询问分成还能不能保障。数据赋能带来的热情,在生存压力下迅速冷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技术团队:专利“证据突袭”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技术部的血勇。看着那份“深蓝科技”的合同,一种无力感和被窃取的屈辱感弥漫开来。赵工把自己关在小会议室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背影充满了疲惫和挣扎。
更让陈默心神不宁的是赵工母亲的病情。医院发来了病危通知单,手术不能再拖,急需一大笔钱。赵工没有向平台开口,但陈默从苏蔓那里得知了消息。家庭的重担、技术的困局、平台的存亡,像三座大山,死死压在这个技术脊梁的肩上。青云资本那份要求核心团队绑定的协议,此刻显得如此冰冷和遥远。
三面绞杀,内忧外患!“智伞联盟”如同被逼到悬崖边缘的困兽,四面八方皆是绝壁!资本的绞索,正一点点勒紧咽喉。
陈默独自站在巨大的校区地图前,代表“快雨伞”势力的蓝色阴影,已如同吞噬一切的巨浪,将师大和理工大西门这两点微弱的红色彻底淹没。地图下方,是那份如同毒刺的“深蓝科技”合同。身后,是仓库里压抑的沉默和人心浮动的暗流。
“釜底抽薪…好一个釜底抽薪…”陈默低声自语,眼神在冰冷的绝望中,却燃烧起一丝孤注一掷的疯狂。“你们抽我的‘薪’?我就烧你们的‘灶’!你们想用假证据堵死我的路?我就把这条路彻底掀翻!”
一个极其冒险、近乎玉石俱焚的反击计划,在他被逼到极限的脑海中成型——“破釜沉舟”计划!核心:专利战场掀桌,业务战场换道!
反击一:专利战场掀桌——溯源攻击与舆论核爆(核心:周律师+陈默+赵工)
1. “深蓝科技”溯源死磕:周律师团队立刻启动对“深蓝科技”的穿透调查!目标:挖出这家公司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有实际研发能力、与“快雨伞”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或代持关系!查合同签署人背景、查银行流水、查社保缴纳、查过往项目记录!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找出这份合同的伪造痕迹或时间陷阱!
2. 赵工的技术“自白书”:陈默要求赵工,放下一切技术工作,全力撰写一份前所未有的《技术研发全历程回溯报告》。要求:
- 极致细节:从最初构思的灵感来源(某次遭遇恶意攻击的刺激)、每一次关键算法突破的思维过程(深夜灵光一现的草稿纸)、到每一行核心代码的提交记录(Git日志)、每一次失败测试的详细记录、早期原型机的设计图纸和实物照片…事无巨细,全部呈现!
- 时间铁证:用无法篡改的电子痕迹(服务器日志、邮件往来、代码提交时间戳)、实物证据(带日期标记的设计草图、早期会议记录本)、人证(技术团队成员的联合证言),构建一条坚不可摧的、早于“深蓝科技”合同的技术研发时间链!
- 情感共鸣:在报告中融入研发过程中的挣扎、突破的喜悦、团队的协作,将冷冰冰的技术文档,升华为一部充满热血与智慧的“技术诞生史诗”!目标: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强烈的情感冲击,在专利复审委和公众心中,确立“智伞”的原创者形象!
3. 舆论核爆:在《技术研发全历程回溯报告》完成的第一时间,陈默将这份凝聚了血泪的报告选择性脱敏(隐去核心算法细节)后,连同对“深蓝科技”合同的质疑点,通过平台、校园论坛、科技媒体,进行核爆式发布!标题直指核心:《是谁在扼杀创新?——一个校园创业团队的技术自白与泣血控诉!》将专利纠纷从冰冷的法律条文,升级为一场关于资本霸凌、窃取创新、扼杀创业的全民声讨!用滔天的舆论压力,倒逼专利复审委的公正裁决,同时向青云资本展示“智伞”的技术底蕴和悲壮决心!
反击二:业务战场换道——场景升维与价值捆绑(核心:苏蔓+刘强)
1. 承认“寄存”红海,升维“场景”价值:放弃在基础寄存价格上与“0元补贴”的正面硬刚。承认在资本碾压下,“智盒”的基础寄存功能暂时失去竞争力。
2. 深挖“寄存保”场景护城河:将“寄存保”从寄存的附属品,升级为场景化风险保障的核心产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