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金蝉脱壳——融资落定的变阵局(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最新章节。
而那份《初步估值建议》,则给陈默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估值远低于他的预期,甚至可以说非常苛刻!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技术能力存疑、商业模式未经大规模验证、团队存在明显短板、且面临强劲对手和资金枯竭的困境。这份估值如果接受,意味着陈默和创始团队将出让极大的股权比例。
“金蝉脱壳…” 陈默看着清单和估值建议,再次咀嚼着这四个字,心中却有了不同的领悟。这一次,他要脱的不仅是技术困境的“壳”,更是被资本低估、被内部疑虑、被现实困境紧紧束缚的旧有格局之“壳”!他必须利用这份清单和苛刻的估值,进行一次绝地反击和内部整合!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第一步:技术破局——借力打力。
陈默不再执着于立刻招聘全职资深工程师。他改变策略:
1. 分拆外包:将平台重构的核心模块(API网关、认证中心、支付模块)拆解出来,寻找有经验的技术外包团队承接。利用“启明”尽调清单中对技术路线的要求作为项目需求书,反向吸引有实力的团队竞标。虽然成本高,但能保证质量和速度。
2. 关键人才“顾问制”:通过导师引荐,找到了一位刚从某大厂离职、正在寻找新机会的资深架构师(赵工)。陈默没有直接高薪挖人(也挖不起),而是诚恳地邀请对方担任技术顾问,按小时付费指导平台架构设计和核心代码评审,并承诺未来融资到位后优先考虑其加入。赵工被陈默的蓝图和创业激情打动,同意以极低的顾问费先期支持。
3. 内部挖潜+实习生:陈默自己死磕架构设计,在赵工指导下边学边做。同时,在学校计算机系招募了几名技术扎实、渴望实战的研究生做兼职实习生,负责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开发和测试。用期权(纸上画饼)和实战经验作为激励。
第二步:内部整军——明示利害,重塑共识。
陈默召集了联盟核心小组的闭门会议。这一次,他没有描绘蓝图,而是直接将“启明资本”的补充问题清单和那份苛刻的《初步估值建议》投影出来。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老王看着那低得可怜的估值数字,脸涨得通红:“这…这不是趁火打劫吗?”
李老板和张阿姨也面露愤慨。
“没错,这份估值,就是趁火打劫!”陈默的声音异常冷静,“因为我们现在的处境,在他们眼里,就是案板上的鱼!技术卡脖子,团队有短板,资金要断流,对手在虎视眈眈!他们看不到我们‘反客为主’战略的价值,只看到我们现在的脆弱!”
他话锋一转,指着清单:“但这份清单,也给了我们机会!一个证明自己、争取更好条件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在一个月内,拿出他们要求的这些东西——清晰可行的技术路线、扎实的财务模型、核心团队的补充计划、完善的风险预案——我们就有筹码去谈!谈一个更合理的估值!谈一个对我们未来发展更有利的投资条款!”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但要做到这些,靠我一个人不行!需要联盟上下拧成一股绳!王叔,李哥,张姨,我需要你们提供最真实、最详细的网点经营数据,帮助我们完善财务模型!需要你们理解并支持我们挤出一部分‘战略储备金’,这是给技术升级续命的钱!没有技术,平台是空谈,估值永远上不去!”
他又看向苏蔓和刘强:“蔓姐,强子,我们需要稳住现有的业务,这是我们的根基和现金流!同时,要开始为转型做准备——蔓姐,你的店要成为平台服务的第一个试点和样板间!强子,你们的猎人团队,要开始尝试小范围的配送服务,摸索经验!”
陈默将残酷的现实和唯一的生路赤裸裸地摆在大家面前:“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第一条,不接受这份估值,或者拿不出他们要的东西,融资失败。结果是什么?资金链断裂,‘快雨伞’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把我们啃得渣都不剩!第二条路,大家勒紧裤腰带,拼这一个月!把清单上的东西砸出来!用实力去争取一个翻盘的机会!联盟才有未来,大家的投入才有回报!怎么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沉默。沉重的沉默。老王狠狠抽了一口烟,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妈的!拼了!不就是一个月吗?老子这店,豁出去了!数据给你!钱…也挤!”李老板和张阿姨对视一眼,也重重地点了头。苏蔓坚定地说:“‘沁甜时光’全力配合试点!”刘强拍着胸脯:“默哥,兄弟们跟你干!配送?没问题!”
第三步:资本博弈——以退为进。
安抚好内部,陈默拨通了吴明的电话。他的语气平静而坦诚:
“吴经理,清单和估值建议收到了。感谢团队的严谨和直率。”
“清单上的问题,我们完全理解其重要性。联盟上下已达成共识,将集中全部资源,在一个月内,提交一份让您满意的答卷。”
“关于估值…” 陈默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们理解基于现状的评估逻辑。但‘启明’投资的是未来,是‘反客为主’战略落地的潜力。我们相信,当您看到我们克服技术瓶颈的决心、团队凝聚的力量、以及更完善的数据模型后,会对我们的价值有更公允的判断。在最终TS谈判前,我们希望保留对估值的讨论空间。”
他没有直接拒绝那份苛刻的估值,而是巧妙地将其定位为“基于现状的评估”,并为自己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窗口和估值谈判的主动权。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同时也向“启明”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这个团队有韧性,有决心,并且对自己的价值有清晰的认知和坚持。
吴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有些意外于陈默的成熟应对。“好。期待你们一个月后的成果。时间窗口,我给你们。”
一个月。只有一个月。
仓库里,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陈默和赵工、实习生们彻夜鏖战,键盘声如同密集的鼓点。苏蔓在店里腾出空间,规划着平台服务的展示区。老王、李老板、张阿姨笨拙地整理着历年账本,配合财务模型的搭建。刘强带着几个猎人,骑着电动车,开始在校园内尝试小件物品(文具、零食)的即时配送,记录着时间和问题。
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搏斗。疲惫、焦虑、争执在所难免,但没有人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场“金蝉脱壳”的生死蜕变。脱去的是旧壳的束缚与脆弱,换来的是展翅高飞、掌握自身命运的可能!
窗外的寒风依旧凛冽,但仓库里那盏长明的灯下,敲击键盘的声音、低声讨论的声音、翻阅账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微弱却顽强不屈的搏动。这搏动,是“智伞联盟”在绝境中奋力挣脱旧壳,渴望新生的心跳。一个月后的命运,悬于一线,但战斗的意志,已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