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风险合规部:用规章制度实现战略性亏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最新章节。

金橡树资本亚太区总部大楼,如同一把冰冷的、直插云霄的金融利剑,通体覆盖着深蓝色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都市的繁华与冷漠。进出其间的人们,无论男女,都穿着剪裁一丝不苟的昂贵西装,步履匆匆,脸上带着精英特有的、计算一切的专注与疏离。

陆川这一行人,穿着皱巴巴的、沾着铁锈和可疑海藻的衣服,跟着威廉总裁的助理,走进这光可鉴人、弥漫着金钱与咖啡因混合气味的大堂时,简直就像一群误入精密仪器的泥巴蜗牛,吸引了无数道惊诧、鄙夷、探究的目光。

“那边是高管专用电梯。”助理用带着白手套的手指,嫌弃地指了指一个需要刷卡和虹膜验证的角落,“威廉总裁吩咐,直接带你们去风险战略部下的‘特别项目组’办公区。”

特别项目组。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威廉临时拍脑袋想出来的、安置这些“危险品”的隔离舱。

电梯无声而迅速地上升,失重感轻微而持续。伯纳德有些不自在地扭了扭脖子,感觉这地方规矩多得让人喘不过气。莎拉则好奇地打量着电梯内壁显示的楼层信息和跳动的数字,试图分析其背后的数据流。老壶紧紧抱着水壶,仿佛那是他在这个陌生环境的唯一慰藉。∫符号对光滑如镜的电梯壁产生了兴趣,开始对着倒影扭动。贾仁义则眼睛滴溜溜乱转,估算着大堂里那盏水晶吊灯能卖多少钱。

陆川则面色平静,内心却在飞速评估。

风险战略部。这名字就透着一股子“找茬”和“管控”的味道。在这里,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想要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反向操作,难度极大。

但反过来想,越是严格的地方,规则的漏洞往往也越多。而且,“风险”本身,不就是他最好的掩护吗?

电梯门打开,是一条铺着厚厚地毯的安静走廊。两旁的办公室门紧闭,门上挂着各种头衔的名牌。助理将他们带到走廊尽头一个相对偏僻的办公室门前,门牌上暂时只有一个简单的铭牌:【特别项目组 - 临时办公室】。

推开门,里面是一个不算大但五脏俱全的办公空间,几张崭新的办公桌,配置顶级的电脑终端,还有一个小的会议区。窗户对着楼宇之间的缝隙,视野一般。

“这里就是你们临时的办公地点。”助理面无表情地说,“内部网络和系统权限已经开通,登录账号是临时工号。威廉总裁希望你们能尽快整理出一份关于…‘多维时空金融风险’的初步报告。有什么需要,可以通过内线电话联系行政部。当然,所有对外通讯和数据传输都会经过安全部门的审核。”

说完,他仿佛多待一秒都会沾染晦气似的,迅速转身离开。

门一关,伯纳德立刻瘫坐在一张椅子上,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嚯,这地方,规矩比监狱还多!憋死老子了!”

莎拉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连接内部网络:“安全防火墙等级很高…数据流向被严格监控…很多核心区域的访问权限都没有…”

老壶找了角落放下水壶,叹了口气:“…这里的‘时间’…都被切割成标准工时块了…死板…”

贾仁义则开始翻箱倒柜,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办公用品可以顺走。

∫符号试图钻进电脑主机箱,被陆川拎了回来。

陆川走到窗前,看着下方蝼蚁般的车流和人流,手指轻轻敲击着窗沿。

初步报告?威廉这是迫不及待要试探他们的底细了。

直接胡编乱造肯定不行,金橡树内部有的是专家能戳穿。但全盘托出更不可能。

必须真真假假,虚实结合。给出一些真实但经过裁剪的、看似前沿实则坑爹的“风险分析”,既能展示价值,又能…埋雷。

“莎拉,调出金橡树近期公开的市场操作报告和风险评估模型。”

“伯纳德,别嚎了,回忆一下坏账部常见的、那些看起来合规但实际上埋雷的操作。”

“老壶,感受一下这栋大楼里,哪些地方的‘时间压力’最大,哪些项目的‘deadline’最不合理。”

“∫,计算一下,怎么在报告里加入一些看起来高深莫测、实则狗屁不通的数学模型。”

“贾仁义…你把笔放下!”

团队再次运转起来。

陆川自己则登录了内部系统。临时账号权限很低,只能访问一些基础的公司规章制度、内部通讯录、以及部分公开的研究文档库。

他随手点开了《金橡树资本员工行为规范及风险管理手册》。

厚厚的电子文档,条条款款极其繁琐,从交易员的着装要求到报告的字号字体,从客户信息保密到垃圾桶文件销毁流程,事无巨细,充满了大公司特有的、试图将一切不可控因素都纳入管理的控制欲。

一般人看到这个只会头大,但陆川却看得眼睛微微发亮。

规则…大量的规则…

有规则,就有漏洞。

有流程,就有可以“合规”地拖慢效率、增加成本、制造风险的地方!

他的目光停留在“风险合规部”的职责描述上:负责审核所有投资项目的合规性,确保符合公司规定和监管要求,有权对任何存疑项目提出质询、要求补充材料甚至暂停流程。

风险合规部…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战略性亏损”利器啊!

一个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他不需要去直接做投资决策(暂时也没权限),但他可以主动“拥抱”风险合规啊!用规章制度作为武器,去给其他部门的“正常”业务使绊子!

“莎拉,别查市场报告了,先给我把所有风险合规相关的流程、表单、审核标准,全部下载下来!越详细越好!”

“伯纳德,别回忆坏账了,想想怎么从合规角度挑刺!比如合同里哪个标点符号用得不对,哪个风险评估没用最新版模板!”

“老壶,找找哪些流程的时间节点卡得最死,稍微一拖就能错过时机!”

“∫,计算一下,怎么用最复杂的、最绕的语言去写质询函,让对方看得头晕眼花!”

“贾仁义…你去给我们倒几杯咖啡来,要最浓的,提神醒脑!”

众人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

很快,陆川面前的光屏上就堆满了各种合规文件和流程图表。他飞速浏览着,大脑在【反向投资之神】系统和【负β插件】的加持下(后者让他对“制造麻烦”有着天然的直觉),快速锁定着一个个可以“大做文章”的点。

他一边看,一边口述,让莎拉记录:

“这里,‘项目环保风险评估需使用V3.2版模板’,备注里说V3.1版也暂时可用,但需要额外说明…好,以后所有看到用V3.1版的,一律打回去要求重做!不管项目急不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