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苏锐的劳工动员(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残土纪元》最新章节。
北麓汇合点的“抗锈藤广场”,在戌时的电磁暖光里泛着柔和的淡橙。0.16Sv/h的辐射让空气中的星核结晶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形态——既不是能量缓冲带的淡金棱锥,也不是导流管警戒区的淡青环状,而是蓬松的淡橙绒球状结晶,每颗绒球都裹着极细的暖光丝,像被揉碎的夕阳,颗颗粘在广场周围的抗锈藤帐篷上,与帐篷外晾晒的抗辐棉、堆叠的藤编筐交织,在地面投下带着绒影的光斑,像铺在营地中心的温暖绒毯。
广场中央的旧木台是用三根星核钢柱架起的,台面铺着干燥的稻草,稻草间嵌着淡橙结晶的碎屑,泛着微弱的暖光。此刻,木台周围的劳工们却没了往日的热闹——二十多个劳工或蹲或坐,大多低着头,手里的工具随意放在脚边,有的摩挲着矿铲上的锈迹,有的盯着地面的光斑发呆,还有的悄悄抹着眼角。之前林野他们出发执行“声东击西”战术时,虽然说了会尽快回来,但缓冲带方向传来的机甲轰鸣声,还是让不少人揪紧了心,尤其是阿力带领的声东队还没传回消息,恐慌的阴影又开始在人群里蔓延。
“咳。”一声低沉的咳嗽打破了沉默。苏锐从广场东侧的工具棚里走出来,手里握着把磨得锃亮的矿铲,铲头缠着半圈导能藤——这是他昨夜连夜改装的,导能藤能增强矿铲的劈砍力度,对付普通傀儡绰绰有余。他的粗麻衣袖口沾着淡橙结晶的碎屑,裤腿上还留着之前躲傀儡时被刮破的口子,露出里面包扎的抗辐棉,却丝毫没影响他挺拔的站姿。苏锐在劳工里算是“老人”,大断裂后跟着赵承业学过基础的星核钢修理,三年前还和林野一起躲过赵衡的傀儡追捕,平时话不多,却总在关键时刻帮着照看工具、修补帐篷,在劳工里有不少人信他。
他走到木台旁,没有立刻上台,而是蹲在个缩在帐篷阴影里的年轻劳工身边——那是小栓,三天前刚从下层矿道逃出来,左臂还留着被傀儡抓伤的淡红疤痕,此刻正抱着膝盖发抖。苏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矿铲的木柄递到他面前:“还记得昨天怎么教你握铲的吗?掌心贴紧柄尾,发力才稳。”
小栓抬起头,眼里还带着湿意,却还是伸手握住矿铲,按苏锐说的姿势调整了一下。苏锐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的劳工:“我知道大家怕——怕机甲,怕傀儡,怕赵衡的刑具,更怕林小哥他们出事。”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暖光一样裹住每个人,“但怕没用,三年前我们躲在矿道里,怕得连大气都不敢喘,结果呢?赵衡的傀儡还是能找到我们,要不是承业先生偷偷送吃的,我们早没了。”
提到赵承业,不少老劳工抬起了头。李伯抱着小远走过来,怀里的布包还装着赵承业的旧木牌碎片:“苏锐小哥说得对,承业先生当年护着我们,现在林小哥他们在前面拼,我们不能在后面缩着。”
苏锐站起身,踏上木台,矿铲斜靠在台边,铲头的导能藤泛着淡绿的光:“刚才周明小哥出发前,偷偷跟我说了战术——林小哥他们分两队,一队引开赵衡的守卫,一队去开自我解构接口,现在接口的前置程序已经启动了!”他的声音提高了些,暖光落在他脸上,映出眼底的坚定,“但他们需要我们帮忙——不是让大家去拼杀,是做我们能做的事:老哥哥们帮着修修工具、加固帐篷,妇女们煮点抗辐草水、分装抑制剂,年轻小伙们跟着我去外围警戒,接应林小哥他们回来。每个人都有活干,每个人都能帮上忙,这才是对抗赵衡的法子。”
广场西侧突然传来动静,张婶提着个藤编筐走过来,筐里装着刚煮好的抗辐草水,陶碗在里面轻轻碰撞:“苏锐小哥说得好!我已经煮了三桶草水,再煮两桶就能分给大家,等林小哥他们回来,就能喝上热的!”跟着她来的还有三个妇女,手里都提着陶壶,壶口冒着热气,淡绿的草水香气在广场上散开,驱散了不少压抑。
“我也来!”小栓突然站起来,握着矿铲的手不再发抖,“我会修矿灯,之前在矿道里学过,能帮着把警戒用的矿灯都修好!”
“还有我!”一个叫阿福的老劳工也站起来,他的手里拿着个旧扳手,“我修了二十年星核钢,机械兵的履带我会拆,要是有漏网的傀儡过来,我能帮着卸它的关节!”
苏锐看着越来越多站起来的劳工,眼底泛起暖意,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周明给的“任务清单”,展开在木台上:“好!现在我们分三组,每组都有明确的活,大家自愿报名,不想去前线的,留在营地也能帮大忙——
第一组:后勤组
“张婶,你当组长,带五个妇女、三个老劳工。”苏锐的指尖落在清单的“后勤”栏,“任务有三:一是继续煮抗辐草水,用藤编筐装着,每个警戒点放两壶;二是把阿木小哥留下的抑制剂分装到微型陶瓶里,每个陶瓶贴片抗锈藤叶,方便辨认;三是修补抗辐棉,把破了的地方用导能藤线缝好,给警戒的小伙们换上——林小哥说,导能藤线能挡点辐射,比普通线管用。”
张婶立刻点头,从筐里拿出个陶碗递给身边的妇女:“都听见了吧?咱们动作快点,草水凉了就不管用了!”三个妇女跟着她往煮水的帐篷走,老劳工们则去工具棚拿针线和抗辐棉,脚步轻快得不像之前的模样。
第二组:工具组
“阿福叔,你带四个老劳工、两个年轻小伙。”苏锐的指尖移到“工具”栏,“周明小哥留下了十台电磁枪,有三台能量接口松了,你们得把接口拆开,用星核钢片垫紧;还有二十把矿铲,铲头都要磨亮,导能藤不够的,去阿木小哥的种子筐里拿,我教你们怎么缠;另外,把营地周围的陷阱再检查一遍,阻敌藤有枯的,就补撒点种子——记住,别碰触发绳,阿木小哥的藤一碰就缠人。”
阿福叔握紧扳手,对着身后的劳工招手:“走!去工具棚,先修电磁枪!咱们修得快,林小哥他们用着也顺手!”两个年轻小伙立刻跟着他跑,老劳工们则慢悠悠地去搬工具箱,嘴里还念叨着“当年修机甲炮管比这难多了”,气氛渐渐活泛起来。
第三组:警戒组
“我带八个年轻小伙,去营地东侧和北侧的通道警戒。”苏锐的指尖最后落在“警戒”栏,拿起台边的矿铲,“周明小哥给了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个竹编筒,里面装着阿木培育的“预警藤”种子,“种子撒在通道口,只要有傀儡或机械兵靠近,藤就会泛红,我们看到信号就鸣哨,大家听到哨声就做好准备;另外,每个警戒点留两个人,轮流盯着,别走神——小栓,你跟我一组,我教你认预警藤的信号。”
小栓立刻站直身体,握着矿铲的手更紧了:“我跟你去!保证不走神!”七个年轻劳工也纷纷站起来,有的拿电磁枪,有的揣着预警藤种子,眼里的恐惧变成了跃跃欲试——之前他们总被保护,现在终于能帮着警戒,都想证明自己。
苏锐看着三组劳工都动了起来,广场上不再是之前的死寂:后勤组的陶壶冒着热气,工具组的打铁声“叮叮”响起,警戒组的脚步声朝着通道方向去,淡橙的绒球状结晶在暖光里轻轻浮动,像在为他们加油。他突然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样的夜晚,他和林野躲在矿道里,林野说“总有一天我们能光明正大地走出来”,现在,这个日子好像离得很近了。
“苏锐小哥!”小远突然从李伯怀里探出头,手里举着个小陶瓶,“这个是阿木哥给的醒神藤汁液,你们警戒的时候喝,别困了!”
苏锐走下台,接过陶瓶,摸了摸小远的头:“谢谢小远,我们会喝的。你跟李伯在营地,也要注意安全,听到哨声就躲进帐篷里。”
李伯点点头,抱着小远往工具棚走:“我去帮阿福叔递工具,小远跟我一起,还能帮着理理导能藤。”
苏锐带着警戒组的劳工往东侧通道走,脚步坚定。通道旁的抗锈藤上,淡橙结晶的绒球沾着夜露,泛着更亮的暖光。他回头看了眼广场——后勤组的草水已经煮好,张婶正指挥着分装进陶瓶;工具组的电磁枪修好了两台,阿福叔举着枪在测试;小远坐在工具棚门口,手里拿着根导能藤,正学着缠矿铲。
“苏锐哥,你说林小哥他们能成功吗?”小栓的声音在身边响起,带着点不确定。
苏锐停下脚步,指着通道尽头的核心舱方向——那里虽然看不到,却能感觉到淡红的能量波动,“肯定能。”他的目光落在矿铲的导能藤上,“你看这藤,只要根还在,就算被踩断,也能再长出来。我们就像这藤,只要团结在一起,就没有挺不过的难关。”
小栓点点头,握紧矿铲,跟着苏锐继续往前走。通道里的淡橙结晶变成了更细小的绒屑,粘在靴底上,像踩在暖光里。苏锐从竹编筒里倒出预警藤种子,撒在通道口,种子接触到地面的能量,瞬间发芽,淡绿的藤叶展开,像在通道口竖起了一道隐形的防线。
警戒组的劳工很快分成四队,分别守在东侧和北侧的四个警戒点。苏锐和小栓守在最靠近核心舱的东侧点,矿铲靠在抗锈藤上,两人并肩坐着,手里握着温热的抗辐草水。远处的缓冲带方向,机甲的轰鸣声已经弱了些,苏锐知道,林野他们肯定在按计划推进,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守好这道防线,等同伴们回来,一起去核心舱,见证赵衡阴谋的终结。
戌时的电磁暖光越来越浓,淡橙的绒球状结晶在通道里轻轻晃动,像无数个小小的暖灯。苏锐看着身边的小栓,又望向广场的方向,心里清楚,这场动员不是结束,是劳工们真正站起来的开始——他们不再是只会躲在矿道里的受害者,而是能为自己、为同伴、为红锈林的自由出力的战士。
突然,东侧通道的预警藤泛出淡红的光,苏锐立刻握紧矿铲,小栓也跟着站起来,手里的草水陶瓶放在地上。苏锐侧耳听着,通道深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不是机械兵的履带声,也不是傀儡的“嘶啦”声,而是人的脚步声,还带着熟悉的通讯藤震动声。
“是林小哥他们!”苏锐突然笑了,对着广场的方向吹响了哨子——清脆的哨声在暖光里散开,广场上的劳工们立刻抬起头,工具组的阿福叔举着电磁枪站起来,后勤组的张婶提着陶瓶往通道跑,小远从工具棚里探出头,眼里满是期待。
通道深处的身影越来越近,林野握着青铜刀走在最前,苏晴抱着辐射绘图本跟在他身边,周明、陈静、阿木也在,身后还跟着阿力带领的声东队——虽然每个人都有些疲惫,却都带着笑意。苏锐快步迎上去,矿铲扛在肩上:“林小哥!你们回来了!草水已经煮好了,快回广场歇歇!”
林野点点头,拍了拍苏锐的肩膀:“辛苦你们了,警戒做得很好。”
苏锐笑着摇头,回头对着广场喊:“大家别慌!是林小哥他们回来了!快把草水和抑制剂拿过来!”
广场上的劳工们立刻涌过来,张婶递上陶瓶,阿福叔检查着众人的武器,小远跑过来,抱着林野的裤腿,眼里满是欢喜。淡橙的绒球状结晶在暖光里轻轻浮动,抗辐草水的香气、导能藤的淡绿、青铜刀的冷光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温暖而坚定的画面——红锈林的人们,终于在团结里找到了对抗恐惧的力量,也找到了通往自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