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辐射仪的异常波动(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残土纪元》最新章节。

档案谷的雪夜静得能听见冰晶在枝头碎裂的声响。林野站在了望塔的观测平台上,防寒靴底的冰碴在铁板上碾出细碎的白痕。他面前的三台辐射仪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左侧的老式指针仪指针像受惊的鸟雀般剧烈震颤,始终在0.31至0.37Sv/h之间疯狂跳动;中间的数字屏显仪则卡在0.34Sv/h,屏幕边缘的警示灯明明灭灭,像濒死者的呼吸;最右侧那台改装过的军用级设备,却在持续输出一组诡异的正弦波,波峰与波谷的间隔精确到秒,形成完美的周期。

“已经第三个时辰了。”阿正将冻得发硬的羊毛围巾裹得更紧,少年的睫毛上结着细小的冰花,呼出的白气在观测镜上凝成雾膜,“林哥,这波动太奇怪了,既不是辐射风暴的锯齿状,也不是纤维聚集的尖峰状,倒像是……”他突然顿住,手指在结霜的护栏上画出波浪线,“像是有人在远处按规律调节辐射源。”

林野的目光掠过红锈林的轮廓。雪幕中的尖塔像枚沉默的冰棱,塔尖的位置恰好与辐射仪正弦波的波峰形成诡异的呼应。他将军用级设备的采样频率调至最高,屏幕上的波形立刻分解成无数细小的脉冲,每个脉冲的峰值处都嵌着个微缩的星图——北斗七星的排列,只是天权星的位置被一个扭曲的螺旋取代,与长老笔记中“净化者核心标记”完全吻合。

“不是调节,是在发送信号。”林野从背包里取出块铅制屏蔽板,挡在三台设备中间。左侧的指针仪瞬间稳定在0.32Sv/h,中间的数字屏显也恢复正常,唯有右侧的军用设备仍在输出正弦波,只是振幅减弱了三成。“源头有两个,一个在尖塔,另一个……”他突然指向档案谷西侧的沼泽地,那里的辐射值常年稳定在0.33Sv/h,此刻却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泛起涟漪,“在我们的防辐射带内侧。”

老周提着盏防风灯爬上了望塔,灯芯的爆鸣声在风雪中格外清晰。老人解开裹着设备的保温毡,露出里面个巴掌大的铜制罗盘——这是用旧文明的地质勘探仪改造的,指针能感应磁场异常。“沼泽地的泥炭层在翻涌。”他将罗盘放在观测台上,指针立刻疯狂旋转,最终定格在指向沼泽中心的位置,“我让守谷人去看过,水面上漂着层银灰色的膜,用树枝一挑就碎,辐射仪测着0.35Sv/h。”

林野突然想起昨日清理噬铁虫时发现的纤维管。那些银白色的管道在雪地里延伸的轨迹,终点正是沼泽地边缘的芦苇丛。他迅速调出军用设备存储的历史数据,对比三个月来的辐射曲线,发现在每月的满月夜,沼泽地的辐射值都会出现微小的波动,只是之前从未像今晚这般剧烈,且带着明显的人为干预痕迹。

“是净化者的‘共振装置’。”林野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波峰连线,这些点连接起来的形状,恰好与尖塔底层的平面图重合,“他们在沼泽地和尖塔之间建立了能量通道,用辐射波的共振传递能量,今晚的波动是在测试通道的稳定性。”

阿正突然指着观测台边缘的积雪。那里的雪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形成一个个螺旋状的小漩涡,漩涡中心的辐射值高达0.36Sv/h,却没有向外扩散的迹象,像被无形的墙约束着。“林哥你看!雪化的形状和辐射仪的波形一样!”少年用树枝搅动漩涡,雪水立刻变得粘稠,拉出银白色的丝缕,“是纤维!水里有看不见的纤维在编织屏障!”

林野将样本滴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的纤维呈现出双螺旋结构,每个螺旋节点都嵌着黑色的辐射结晶。这些结晶在0.34Sv/h时会发出微弱的荧光,随着辐射值升降同步明暗,像无数个微型的信号灯。“是‘调谐纤维’。”他想起《古虫异闻》中关于噬铁虫唾液的记载,“能根据辐射强度改变分子结构,用来构建定向能量通道再合适不过。”

老周的罗盘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指针断裂的瞬间,沼泽地方向传来沉闷的爆炸声,雪幕中腾起淡紫色的烟柱,辐射仪的正弦波立刻出现剧烈的畸变,波峰被硬生生削平,像被利刃斩断的绳索。“他们成功了。”老人的声音带着冰碴般的寒意,他指着重新稳定的波形,“通道已经打通,现在的辐射值是0.34Sv/h,刚好在我们的防御阈值边缘。”

林野迅速计算能量传递的效率。军用设备显示,尖塔发射的辐射波有67%被沼泽地的接收装置捕获,这个效率远超自然传播的12%,说明净化者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他们在为满月夜做准备。”他将数据记录在防磁笔记本上,纸张边缘的铅涂层在辐射波作用下微微发烫,“共振装置的能量转化率每提升1%,尖塔的辐射范围就会扩大三里。”

阿正突然发现军用设备的波形里藏着规律。每个完整周期的间隙,都有个微不可闻的脉冲,将这些脉冲单独提取出来,恰好组成一串数字:“7、3、4、0.41、满月”。少年的手指在数字上敲击,突然想起苏瑶留下的星轨晶,“这是坐标和时间!0.41Sv/h是启动能量,他们要在满月夜用41%的尖塔能量做什么!”

林野的目光落在沼泽地与尖塔的连线上。档案谷恰好位于这条线的中点,像被架在两座能量塔之间的桥梁。他突然明白净化者的意图——他们不是要摧毁档案谷,而是要用档案谷作为能量通道的中继站,利用谷内的防辐射设施稳定能量波,让尖塔的辐射能更精准地覆盖红锈林全域。

“必须切断通道。”林野将辐射仪的预警阈值下调至0.33Sv/h,“老周,你带一队人去沼泽地,用拒铁草粉末破坏他们的接收装置,注意那些调谐纤维,它们遇强酸会爆炸。”他转向阿正,将军用设备的备用电池塞进少年怀里,“你跟我去防御栅栏,那里的铅板最厚,我们试试用反向辐射波干扰通道。”

离开了望塔时,雪地里的螺旋状融化痕迹已经连成一片,像张巨大的银色蛛网,将档案谷牢牢罩在中央。林野的防寒靴踩在蛛网上,能感觉到纤维在鞋底微微收缩,试图将他的足迹修复如初,这种自我修复能力比之前遇到的任何纤维都强,显然经过了特殊培育。

防御栅栏的铅板上凝结着层奇特的霜花,在月光下泛着蓝绿色的光。林野用辐射仪贴近测量,发现这些霜花其实是辐射结晶在低温下的凝华现象,结晶的排列方式与沼泽地的调谐纤维完全一致,说明能量通道已经开始渗透档案谷的防御系统。“它们在模仿我们的防辐射层。”他用青铜短刀刮下一片霜花,结晶在刀刃上迅速分解,释放出的辐射波让他腕间的胎记突然发烫。

阿正将带来的反向辐射发生器架设起来。这是用旧文明的医疗设备改造的,能发出与尖塔辐射波频率相反的能量,理论上可以相互抵消。当发生器启动时,防御栅栏周围的霜花突然剧烈闪烁,像濒死的萤火虫,辐射仪的正弦波出现明显的抵消痕迹,振幅减弱了近一半。

“有效!”少年的声音带着兴奋,手指在调节旋钮上跳动,“林哥,再加大功率,我们能彻底抵消它!”

林野却摇了摇头。他注意到军用设备上的波形虽然减弱,却在底部衍生出细小的分支,像树木的根系般向档案谷深处蔓延。“这是陷阱。”他迅速关闭发生器,“他们在引导我们消耗能量,这些分支是新的通道,等我们功率耗尽就会全面爆发。”

沼泽地方向传来连续的爆炸声,老周的信号弹在雪幕中升起——红色,代表任务完成但遭遇抵抗。林野知道不能再等,他从背包里取出最后一枚“辐射干扰弹”——这是用星核石粉末与泽中异草汁液混合制成的,能在小范围内制造辐射乱流。

“阿正,掩护我。”林野拉开引线,弹体表面的纹路立刻亮起,与他腕间的胎记产生共振,“我去栅栏外五十步,那里是通道的能量节点,引爆后能暂时切断连接。”

少年的十字弩精准地射向栅栏外的纤维网,箭矢上的拒铁草粉末在雪地里炸开蓝色的烟雾,为林野开辟出一条临时通道。林野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奔跑,能感觉到调谐纤维在试图缠绕他的脚踝,这些银白色的丝缕在辐射干扰弹的影响下变得迟钝,像被冻僵的蛇。

到达节点位置时,辐射仪的读数已升至0.35Sv/h。地面的积雪完全融化,露出底下墨绿色的淤泥,淤泥中翻滚着无数银白色的纤维,组成一个直径约三丈的漩涡,漩涡中心的辐射结晶发出刺眼的蓝光,像只睁开的巨眼。

林野拉掉干扰弹的保险栓,将其深深插入漩涡中心。在他转身撤离的瞬间,爆炸产生的辐射乱流像朵盛开的紫色蘑菇,将整个漩涡吞噬。防御栅栏上的霜花瞬间消失,辐射仪的正弦波彻底崩解,化作杂乱的噪音——通道被成功切断了。

返回了望塔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军用设备的屏幕上,只剩下尖塔方向传来的微弱信号,像受伤野兽的喘息。林野将最后一组数据记录下来,发现爆炸后的辐射残留呈现出奇特的六边形,与苏锐兄妹布料上的网格图案完全吻合。

“他们在帮我们。”阿正指着屏幕上突然出现的一组新信号,这是苏瑶特有的纤维编码,翻译过来是“满月夜,星核石共振可破”。少年的手指在编码上轻轻抚摸,“林哥,你说他们是不是早就知道净化者的计划?”

林野望着尖塔方向渐亮的天色,辐射仪的指针终于稳定在0.32Sv/h,像经历了一场风暴后的平静。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被切断的能量通道会重新修复,净化者的计划也不会停止。这场辐射仪的异常波动,不过是满月夜总攻前的一次预演。

老周带着队伍回来时,防寒服上沾满了蓝色的粉末和银白色的纤维。“沼泽地的接收装置被纤维包裹着,像个巨大的茧。”老人用雪擦拭着脸上的污渍,“我们只破坏了表层,核心还在运作,那些纤维会自动修复。”

林野将辐射仪的记录磁盘小心地收好,这是他们对抗净化者的重要情报。雪后的阳光穿透云层,在观测台上投下金色的光斑,那些光斑中,细小的尘埃仍在按照某种规律舞动,像未散尽的辐射波,也像无数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

“准备吧。”林野将三台辐射仪重新校准,“还有七天就是满月,他们一定会再来。”他的目光掠过档案谷的屋顶,那里的积雪正在阳光下消融,露出底下坚固的铅制屏蔽层,“这次,我们让他们的通道变成陷阱。”

阿正将反向辐射发生器的功率调到最大,设备发出低沉的嗡鸣,像在积蓄力量。老周则开始检查防御栅栏的铅板,用拒铁草汁液在薄弱处做标记。了望塔上的辐射仪安静下来,但每个人都知道,那平静的指针下,正潜藏着更汹涌的能量,等待着满月夜的爆发。

雪水顺着观测台的边缘滴落,在地面汇成细小的溪流,溪流中,那些未被完全清除的调谐纤维仍在微弱地发光,像一串被遗忘的信号灯,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林野最后看了眼尖塔的方向,那里的轮廓在晨光中格外清晰,像座沉默的祭坛,等待着祭品的到来。而他们,将是这场祭祀中最意想不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