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黄蜂的试炼(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7岁金球?鲁尼将十号双手奉上》最新章节。

雨水和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

更衣室里,队员们用德语大声交流着,开着玩笑。

没有人主动和他说话。

他像一个透明的存在。

他默默地冲洗,换衣服。

语言像一堵无形的墙,将他隔绝在外。

他甚至连教练详细的战术要求都只能听懂一小半。

晚上回到公寓,尤纳斯看他情绪不高,试图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安慰他:

“里肯教练…对谁都严。慢慢…适应。”

李昊点点头,没说话。

他拿出德语学习手册和笔记本,开始艰难地记忆战术术语和日常用语。

孤独、挫败感、以及巨大的文化冲击,像多特蒙德阴冷的雨一样,渗透进他的骨头里。

……

转机发生在一周后的一次队内技术训练中。

训练项目是高速跑动中的一脚出球和丢球后的瞬间反抢。

这是克洛普为多特蒙德一线队打造的“Gegenpressing”(高位压迫)战术的基础,如今已渗透到各级青训。

李昊最初很不适应,他的节奏总是慢半拍。

但几次失败后,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狠劲被激发了出来。

他开始观察队友中的核心球员的跑位和出球选择。

他发现自己那些在英格兰被视为“独”的、依靠本能和天赋的快速处理球方式,在这里,如果结合上更准确的观察和更无私的分享,反而能产生奇效。

一次二过一配合练习,李昊在高速跑动中,接到传球,他没有停球调整,而是凭借惊人的球感和预判,直接用脚后跟将球磕回到了队友跑动的线路上!

整个动作电光火石,充满想象力和默契!

“WOW!”接到球的队友忍不住惊呼一声,舒服地完成了射门。

就连场边一向严肃的里肯教练,眉毛也微微挑动了一下。

接下来的对抗赛,李昊尝试改变。

他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盘带,更多地参与全队的疯狂逼抢,并开始在更早的时间观察队友位置,尝试更简洁、更快的一脚出球。

虽然偶尔还是会出现传跑失误,但他展现出的奔跑意愿、防守积极性以及那种偶尔闪耀的、天才的处理球方式,开始逐渐改变队友和教练对他的看法。

一次成功的反抢后,李昊就地发动快攻,送出一记精准的直塞球助攻队友得分。

回防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德国中卫队友,用生硬的英语对他说道:

“不错……跑动……很好!”

这是第一次有队友主动用英语和他交流。

李昊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谢谢。”

虽然只是简单的两个词,但那堵无形的墙,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训练结束后,里肯教练在总结时,罕见地提到了他:

“李!今天的跑动和反抢,有进步!继续保持!但语言!尽快学会!听不懂战术,你就是球场上的瞎子!”

批评依旧直接,但终于有了肯定的成分。

李昊用力点头:

“是,教练!”

回到公寓,他更加疯狂地投入德语学习,甚至拉着室友尤纳斯充当陪练。

他知道,技术上的适应需要时间,但态度和努力,是他现在唯一能完全掌控的东西。

夜晚,他站在公寓窗前,看着多特蒙德工业区的灯火。

这里没有南安普顿的温情,没有媒体的追捧,甚至没有父亲的咆哮。

这里只有冰冷的雨、严厉的教练、强大的队友、陌生的语言和一种近乎残酷的足球哲学。

这一切,都与他熟悉的过去截然不同。

但奇怪的是,在这种巨大的压力和不适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饥饿感。

一种对变得更强的强烈渴望。

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他过去的成绩而对他另眼相看。

他必须从零开始,用每一次跑动、每一次拼抢、每一次传球,去重新证明自己,去赢得尊重。

这条路,比他想象的更艰难。

但或许,这才是能让他真正蜕变成蝶的道路。

他深吸一口冰冷而充满工业气息的空气,握紧了手中的笔,继续埋头于那些艰涩的德语单词中。

试炼,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