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药香灵果尽余欢(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六域镇魂御道长生书》最新章节。
墨子星大尧国乾阳太学院
三国访问团的最后一日:药香沁心扉,灵果唇齿留
紧张刺激的演法较量过后,太学院交流访问迎来了最后一日。这一天,氛围轻松了许多,主题转向了温和的学术探讨与感官享受。
上午:丹药系的变革新风
访问团的焦点移向了太学院的丹药系。系里的师生们展示了近两年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在王临思想的启发下,他们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基础丹药的研发上,专注于那些面向最广大平民百姓的、治疗日常疾病的实用型丹药。
讲解的先生解释道:“我们想明白了,咱们太学院的学子,多数还在玄士、玄师阶段。真正需要用到那些高阶仙丹妙药的,是进入军方顶尖仙学院深造后的半仙、元仙们——他们追求的是提升生命本质,焕发细胞活力。但现在,解决百姓疾苦的基础丹药,才最迫切啊!”
王临本人更是坚定地认为,整个墨子星在炼丹之道上都有些“走偏了”。人们过度追逐那些飘渺的仙丹,却忘了最需要丹药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是他们饱受病痛困扰。而他的祖先“医仙”王魔,当年正是凭此等济世功德飞升九天的。
丹药系采纳了他的理念,在炼制低阶丹药时,改进了传统方法:
从“火炼”到“水炼”为主:减少了丹药的燥热之性,更温和。
本土灵材:摒弃了西方常见的炼金材料,转而深度挖掘大尧本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生物符”萃取:利用生物体内天然蕴含的相生相克之理(他们称之为“生物符”),提炼微小的精华“造物符”,最终凝聚成丹。这种方法炼制出的丹药,据说副作用极小。
这种务实又创新的方向,与三国在炼金制药上追求实用和量产化的部分理念不谋而合,引发了双方的共鸣和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唯有来自罗西帝国的维利亚公主和她带领的十几位生命牧师,对此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维利亚的目光闪烁着惊奇与赞许,她真切地感受到,大尧这种基于本土生物特性提炼、强调调和与温和的药理思路,带来的疗效实在而副作用微小,与她过去接触的炼金术及神恩教圣水有着明显不同。她臂上净化的灵藤似乎也对这里的氛围感到舒适。
丹药系也与大尧赫赫有名的“天心制药”签订了人才协议。优秀的毕业生会优先输送到那里,这既是双赢——学子们向往“天心”的平台和前景,“天心”也得到了稳定的人才输送——也保障了王临的理念能更快落地,惠及百姓。
下午:灵植系的饕餮盛宴
下午的活动则是一场放松身心的盛宴——参观灵植系。这里是大尧物产富饶、精耕细作的集中体现。
访问团的成员们踏入奇妙的灵圃园地,真正大饱口福:
珍奇异果:朱果、冰晶葡萄这些传闻中的灵果不再是图画,而是实实在在地呈现在眼前,色彩诱人。
前所未见的美味:各类通过跨物种嫁接、精心培育出的奇特灵植果实轮番登场。
极致享受:每一口都仿佛蕴含着纯净的灵气与天地精华,甘甜、清冽、醇厚…滋味千变万化,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比起之前的斗法论道,这更像是一场感官的朝圣。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沉浸式体验了大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精妙的培育技艺,也从味蕾上真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
尾声:交流落幕
随着最后一口灵果的甘甜在口中化开,持续三天的“乾阳太学院四大强国学术交流大会”圆满落幕。宾客尽欢,满载着见识、震撼(无论是斗法还是奇物美食)以及对未来的种种思考,三国访问团的师生们准备踏上归途。而王临的名字和他的思想,无疑成为了这次交流中最闪亮的印记之一。
送走三国访问团,董承召集丹药系主任曹深、御射系主任孙年和灵植系主任刘恒,又将王临留下,一行人来到了庄严肃穆的院长室。
室内的炉香余烟袅袅,窗棂透下的天光却带着几分凝重。董承落座,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王临身上,率先开口:“此番三国来访,我乾阳太学院能争得几分颜面,王临老师居功至伟。”他话锋陡然一转,指节轻扣桌面,“然而风光之下,我大尧面临的危机,正如乌云压城,正步步紧逼,已迫在眉睫了。”
丹药系主任曹深神色肃然,沉声应和:“院长所言极是。三国依仗那契约邪力,拔高个人战力,对寻常修士……几乎是碾压之势。”
御射系主任孙年眉宇间带着忧思:“你们细思量,这些来我们这儿访问的这些学子,他们真的只是我们的玄师水平吗?我感觉我们军事仙学院的学子都未必有这些能力?难道仅仅是契约之力造成的吗?”
灵植系主任刘恒忧虑更深,追问道:“他们的术法之强,我这个灵仙都感觉做不到。虽然他们是群体完成,但是如果我们系组织十七人,绝对达不到他们能力的十分之一。难得王临小友没有丢了我们太学院的人。”
董承闻言,深邃的目光再次转向王临。王临略一沉吟,字字如金石:“我也是取了巧而已,身上有实验组的众多地仙老祖给准备的一些仙物。从而才调动了三万学子的共鸣之力。”
三人知道王临这些年和那些老怪物关系斐然,虽然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步,但是十年以来,那些老怪物一个个能模样长的能吓死鬼神,而这个娃娃却是越长越英俊,就知道大家把这个娃娃保护的很好。而这些老怪物赐下了宝物,那绝对不是一般的宝物。
而王临继续说道:“不过,以我的认知。我大尧护国之本,在于‘人和’二字!那护国大阵‘镇魂’所汲取的,正是举国上下对‘天地君亲师’五常纲纪的笃信不疑,是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若破此阵……”他目光一凛,“唯有动摇国本——令大尧百姓离心离德,人心涣散,这万众一心的根基一旦瓦解,国阵之威自衰!”
董承听罢,沉重地点了点头:“此言切中要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乃至理。然自甲午政变以来,内阁更迭,纲常已非旧日模样。‘天地君亲师’之念,已然动摇……”他遥想当年,喟然长叹,“十载之前,我大尧虽尚贫弱,然百姓心思澄明,对我千年传承之文脉道统,深信不疑。如今门户敞开,融入这纷繁天下,我们所求者…无非是以我之道,融于世界之潮。然融汇之后,我大尧是否还能是我大尧?”
孙年接过话头,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重与苍凉:“如今的大尧……人心实已难比往昔那般淳朴凝聚了……我们教书育人,还是守护好最后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