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神国临空,万舰朝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际:从维修舰开始的星辰大海》最新章节。

构建工程的第六天,TX-7星域的虚空焦点完全集中于那尊日益完整的玄黑凤影。

林风提供的寂核炁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支撑着这艘注定要震惊星海的巨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

现在的重点,在于那对足以覆盖行星轨道的巨翼,以及舰体内部最为核心的——“万舰朝凰”维度机库系统。

随着海量合金与稀有晶体的持续注入,舰体两侧的“翅膀”以惊人的速度扩展、丰满。层层叠叠的羽翼式装甲板逐层构建完毕,其边缘锐利,反射着遥远的恒星光芒,寒芒点点。

每一片“羽翼”之下,都是通往折叠空间的闸口,内部结构之复杂,远超常规物理学的理解范畴。

墨凰的意识,绝大部分都沉浸在对这对翅膀内部结构的精雕细琢中。

她在构筑一个动态的、可扩展的亚空间,这个空间将不再受物理容积的限制,而是依赖于对高维度的折叠与量子纠缠具现技术的深度整合。

“左翼主维度锚定点稳定,连接‘表层机库’空间褶皱完成。开始构架深层机库稳定性矩阵……”墨凰的声音在林风脑海中回响,伴随着的是无数晦涩难懂的维度公式和能量流参数。

林风能清晰地“感觉”到,在墨凰的舰体内部,两个性质迥异但同样庞大的空间正在被开辟、加固、连接。

“表层机库”,用于容纳她原有的七型舰载机,数量规划为一百万架。

这个空间相对“稳定”,更贴近常规的机库概念,但利用了空间压缩技术,使其能承载远超物理体积的舰载机。

而“深层机库”,则是真正体现“万舰朝凰”系统恐怖之处的所在。

它并非一个固定的空间,而是一个基于量子纠缠和动态维度扩展的“潜力场”。

这里将用于搭载新增的,舰体长度达到数公里的四大战略级舰载单位——“烛龙级”、“毕方级”、“青鸾级”、“狰厉级”。

它的承载上限理论上是模糊的,取决于墨凰的核心算力、林风的寂核炁支持以及可用资源。

初期,因为资源这一方面的原因,它将被设定为容纳数百艘战略舰艇的规模,但其扩展潜力,深不可测。

“维度工厂接口与机库完成初步驳接……‘创世织机’子模块蓝图载入……”墨凰继续汇报着进展。

这意味着,未来不仅舰载机可以从这里释放,甚至部分舰载机所需的弹药、维修零件,都可以通过连接“灵芝·方舟级”的“万物织构”系统,或利用自身储备的资源,在维度机库内直接“编织”生产,实现近乎无限的后勤续航。

与此同时,舰体其他部分的构建也在同步进行。

舰尾,十二组巨型推进器喷口初步成型,幽蓝色的离子流在测试点火时喷涌而出,宛如凤凰绚丽的尾羽,稳定而强大地调整着舰体姿态。

舰桥部位,位于凤头造型之后,结构更加精密。

双指挥席的设计被保留并强化,全景观察窗的面积扩大了数倍,其材质是一种掺入了特殊晶体的复合装甲,兼具极高的透光性和超越战列舰主装甲的防御力。

内部的战术星图和控制台,闪烁着幽紫色的待机光芒,等待着主人的入驻。

第八天结束,“永夜星帷级”的舰体完成了超过百分之七十。

其巍峨的身姿彻底成型,长达一百二十公里的舰身,三百公里的翼展,如同一片悬浮于宇宙中的黑色大陆,投下的阴影足以让一颗小型星球陷入黄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