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愿得世间皆太平(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捡漏一个废郡主,废柴少爷发奋了》最新章节。
腊月三十,除夕。
哪怕兵临城下,升斗小民还是盼着来年能过太平顺遂年。
虽然几百里外的杭州一带已是生灵涂炭、人间烈狱。
临安城侥幸还有几分生气,家家户户还是照旧新桃换旧符,有屋檐的挂起红灯笼,没屋檐的门上贴个喜字或门神。
与往年不同,空气里难得有炖肉的荤香,炊烟冒着,锅里的食物已经乏善可陈。
姨娘的临时小厨房热气腾腾。
林家人逐渐围坐过来,一张三长一短的四脚方桌,坐满了家里人。
林云舟搓着手,哈着白气从外头进来,身后跟着个身量挺拔、眉目英朗的年轻人,正是赵康。
“娘!添双筷子!”
林云舟嗓门亮堂,带着劫后余生的松快。
“这是赵康兄弟,一起冲出来的禁军兄弟,过命的交情,跟着我凑合顿年夜饭!”
姨娘从台边回头,脸上是温婉的笑。
林崇礼招呼这位年轻的军爷坐下。
“快坐。坐,正好蒸了肉馒头,马上出锅!这位是……”
林云舟拍着赵康的肩膀,把人按在凳子上。
赵康有些拘谨地笑笑。
姨娘端了菜上来,热气氤氲。
赵康扒了点饭,便放下碗筷要回军中值守。
林云舟送他出门。
在寺庙的月廊处恰碰到孙九思陪着郡主从外面走进院子。
他下意识抬头。
赵清璃与孙九思并肩协行的模样,像极了一对归省的小夫妻。
他们也是一道回来吃年夜饭的吧。
不想看,还是忍不住瞟了她一眼。
她披着件素锦镶毛斗篷,兜帽边沿一圈雪白的风毛衬得她脸颊愈发清瘦苍白。
她的视线落在云舟身旁的赵康。
只一瞬。
赵清璃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阿九!”
几乎是下意识的喊出来。
也不知赵康给了她一个怎样的眼色,
短暂的惊愕,在她眼底飞快掠过,又不存在了。
“你们认识?”
林云舟倒吃惊不已。
她迅速垂下眼帘。
“汴梁的时候见过几次。”
也对。赵康说过他在家中行九,既然是京中富户高门,见过郡主,也在情理之中。
等以后再问端详吧。
除夕夜,林家和隔壁的柳家各吃各的。
柳家临时落脚的几间厢房,此刻也难得有了几分暖意。
炭火烧得旺。
一张街市上淘来的二手八仙桌摆开,虽比不得王府旧时的排场,却也杯盘齐整。老王爷赵翊、王妃胡氏、柳老夫人、赵清璃依次而坐,孙九思作为座上宾,坐在赵清璃上首。
“九思啊,多吃些,”王妃胡氏亲自夹了一块糟鹅到孙九思碗里。
“这段日子,多亏你上下打点,照拂我们一家老小。”
孙九思连忙起身,双手接过,温雅一笑。
“王妃言重了,分内之事。战乱之年,我一人之力也是有限。”
他目光转向赵清璃,带着毫不掩饰的关切,“这些日子,清璃妹妹也冲在一线,带着女眷们护理伤员,看着都清减了许多。”
他自然地拿起汤勺,舀了小半碗热汤,轻轻放到赵清璃面前。
赵清璃微微颔首,低声道:“多谢。”
她拿起调羹,小口喝着汤,却总让九思觉得难以形容的疏离。
孙九思转向赵翊,谈起了京中局势和剿匪进展,朝中那些党争以及时局分析,都深刻有度,引得赵翊连连点头。
“……待此间事了,叛匪肃清,我会向圣上禀明,晋王坐镇江南,与贼人周旋,力保临安不失,皇上必定龙心大悦,准许您回到汴梁。”
“这样,我跟清璃妹妹大婚后,也能常见面。”
他目光再次落回赵清璃身上,意有所指。
王妃胡氏立刻会意,脸上笑容更深。
“是啊是啊!到时候,我们清璃和九思的婚事,也该风风光光地办起来了!九思这孩子,品貌才学都是顶顶好的,我们清璃有福气!”
赵清璃握着调羹的手指微微收紧。
她抬起眼,迎上孙九思温柔含笑的注视,那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期待。
她唇瓣动了动,最终只是极轻地“嗯”了一声,复又低下头去。
孙九思心头一喜,只当她是女儿家羞涩。
院子里燃起了庭燎。这是江南人家除夕夜家人团聚的常规项目。
粗大的松木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驱散了黑暗,映红了围坐众人的脸庞。
火星偶尔爆开,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孙九思借着添茶的机会,坐到了赵清璃身侧稍近些的位置。
火光跳跃在他温润的侧脸上,平添了几分暖意。
“清璃,”
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亲昵,“怎么还愁眉不展?”
赵清璃看着跳跃的火焰,火光在她清冷的眸子里明明灭灭:“我在想,此时此刻,那些贼人在做什么,难不成也在过年?”
“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