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笔墨刀兵 魔坑现世(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黑神话:诸葛亮逐鹿九天》最新章节。

长安城,西市茶肆。

几个散修模样的汉子,围着最新一期的《邸报》议论纷纷。

“哟呵!快看这‘边镇风采’栏,说的竟是那炎汉!”

“千瘴荒原?不是鸟不拉屎的流放地吗?竟被他们开垦出万里沃野?”

“啧啧,阵斩元婴妖邪‘九头虫’?收服深海古龙族?这炎汉,有点东西啊!”

“你看这附图,那城池气象,军容鼎盛,比咱长安某些卫军也不差!”

“难怪能逼得安平侯认怂,是真有本事!”

类似的场景,在酒馆、驿站、乃至某些低阶官员的休憩处上演。

这期《邸报》,用了不小篇幅,图文并茂,详实记述了炎汉如何筚路蓝缕,在瘴疠横行之地筑起雄城;如何练兵秣马,清剿四方妖邪,保境安民;如何与兰蒂斯人、古龙族结为兄弟之盟。字里行间,洋溢着开拓进取的锐气与守护一方的担当。

没有直接反驳吕雉派的诋毁,却用铁一般的事实,塑造出一个锐意进取、忠勇可靠的边镇形象。

这正是诸葛亮的手笔。

他亲自筛选素材,润色文字,通过秘密渠道送至《邸报》编纂处。那主编虽不愿得罪吕后,但如此正面且吸引眼球的边镇故事,于《邸报》销量大有裨益,加之其中隐含的“道庭荣光普照边陲”之意,也符合上意,便半推半就地刊发了。

一时间,道庭民间对炎汉的观感,悄然转变。先前那些“桀骜不驯”、“拥兵自重”的流言,在这煌煌功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

未央宫深处,一处静谧偏殿。

刘邦懒洋洋地斜靠在软榻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符,里面正是近期关于炎汉的诸多消息。

张良静坐于对面,烹茶不语。

“这小子,”刘邦忽然嗤笑一声,将玉符丢在案上,“倒是会造势。这《邸报》一发,朕那皇后,怕是又要气得摔杯子了。”

张良微微一笑:“诸葛亮乃王佐之才,深知人心向背,不止在朝堂,更在民间。吕后此番,落了下乘。”

刘邦目光幽深:“打压得过狠,怕这柄好刀未及出鞘就先断了。放任不管,又恐其尾大不掉。皇后折腾一番,也好,磨磨他们的棱角,也让朕看看,这炎汉的成色,究竟如何。”

他顿了顿,看向张良:“子房,你觉得呢?”

张良奉上一杯清茶:“陛下圣心独断。炎汉虽锐,然根基尚浅,外有强敌环伺,非依附道庭难以立足。诸葛亮是聪明人,懂得分寸。目前看来,其所作所为,皆在巩固自身,并未逾越臣子本分。反倒是吕后一系,步步紧逼,恐失人心。”

刘邦接过茶,吹了吹热气,似随意道:“那你就……多看顾着点。别让皇后真把朕这把好刀给磨废了。关键时刻,该说话就说话。”

张良垂首:“臣,明白。”

帝王心术,在于平衡。吕雉是磨刀石,炎汉是刀。磨刀石太狠,刀会断;刀太钝,则无用。他刘邦,才是那个执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