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文武双管固吴心 蜀中豪情暖新血 xtyxsw.org(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黑神话:诸葛亮逐鹿九天》最新章节。
【文武双管固吴心 蜀中豪情暖新血】
周瑜送走庞统,立于新宅庭院,望着颇具江东风韵的亭台水榭,心中感慨尚未平息,便有门房来报。
“启禀郎君,门外有两位先生求见,自称司马懿、贾诩。”
周瑜眉锋一挑。
冢虎?毒士?
这两位曹魏旧臣,竟联袂而来?意欲何为?
他略一沉吟:“请。”
片刻,司马懿与贾诩便步入庭院。
一人阴柔内敛,一人沉静如渊,气质迥异,却都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莫测感。
“恭喜公瑾乔迁新居。”司马懿率先拱手,笑容温和,“我与文和兄冒昧来访,聊表心意,还望勿怪。”
贾诩亦微微颔首,递上一方古朴玉盒:“此乃‘静心凝魂香’,于修行略有微末益处,聊作贺仪。”
周瑜还礼:“二位先生客气了。瑜,败军之将,何德何能,劳烦二位亲自前来。”
言语间,带着一丝江东周郎固有的傲气与疏离。
司马懿仿佛未觉,笑道:“公瑾此言差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刘皇叔仁德布于四海,诸葛丞相智慧冠绝古今,更有公瑾这等大才来投,实乃炎汉之幸,何来败军之说?我等亦是弃暗投明之人,今后同殿为臣,正当多多亲近。”
贾诩接口,声音平淡却直指核心:“曹孟德魔心深种,已非人主。东吴敖琼,妇人之见,难成大事。纵观九天,能聚人心、抗魔戾、开新天者,唯炎汉尔。公瑾之选,明智至极。”
两人一唱一和,既捧了蜀汉,肯定了周瑜的选择,又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位置上,无形中拉近了距离。
周瑜心中微动,这二人,果然非同一般。
三人于亭中落座,看似闲谈,言语间却暗藏机锋,从天下大势谈到魔功弱点,又从阵法演变聊到人心把控。
周瑜惊愕地发现,此二人所学之博、见解之深、尤其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洞察,堪称恐怖!
许多他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局,经二人稍加点拨,竟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知二人心术未必纯正,但其才学,确实令人心悸,亦让人……忍不住想与之深谈。
这是一种棋逢对手、亦敌亦友的奇妙感觉。
周瑜心中那点因初来乍到而产生的孤高感,在不知不觉间,竟消散了不少。
送走司马懿与贾诩,周瑜独坐亭中,指尖轻叩石桌,回味方才那场暗流涌动的谈话。
冢虎之隐晦,毒士之洞彻,皆给他留下了极深印象。这蜀汉,果真藏龙卧虎。
正当他思忖之际,怀中一枚徐庶临别前赠予的、刻有“暗”字的玉符微微发热。
周瑜心中一动,取出玉符。
只见玉符之上流光溢彩,水波般荡漾开来,于空中幻化出一面清澈如水的光镜。
镜面波纹稳定,映出的却不是他的倒影,而是一处幽静的书斋背景,以及一张带着温和笑意的脸,正是执掌蜀汉“暗网”的徐庶,徐元直!
“水镜传影?”周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此术并非极高深,但能如此稳定清晰、且穿透蜀城诸多阵法阻隔,足见徐庶在阵法与神识上的造诣不凡。
“公瑾,别来无恙?”水镜中,徐庶拱手笑道,声音清晰地透过水镜传出,仿佛真人就在对面,“听闻士元已为公瑾安置妥当,心下甚慰。奈何庶职司缠身,俗务繁多,未能亲往道贺,还望公瑾勿怪。”
周瑜收敛心神,还礼道:“元直兄言重了。瑜初来乍到,尚未拜会,怎敢劳烦兄台挂念。今日得见,已是欣喜。”
徐庶笑容不减,目光似能透过水镜看到周瑜身旁的景致:“看来士元倒是用心,这庭院景致,颇有几分我当年在江东所见之韵。如何,公瑾可还住得惯?若有任何短缺或不惯之处,尽管直言,庶虽不才,在这蜀城几分薄面还是有的。”
言语恳切,透着真诚的关怀,与方才司马懿、贾诩那种带着算计的亲近截然不同。
周瑜心中微暖,道:“一切皆好,庞右相安排得极为周到。元直兄费心了。”
“那就好,那就好。”徐庶点头,随即语气稍稍正式了些,“公瑾既已至此,日后便是一家兄弟。这蜀汉虽不比江东富庶,然上下一心,皇叔仁德,孔明虽病却智略犹在,士元长于内政,云长、翼德等皆乃赤诚之人。更有……”
他顿了顿,笑容里多了一丝意味深长:“更有如司马仲达、贾文和这等‘妙人’,以及庶所执掌的一些见不得光的力量,或可为公瑾之志,添一助力。公瑾若有何需求,或欲知何事,皆可凭此玉符寻我。暗网之力,愿为公瑾所用。”
此言,已是将蜀汉的核心层及阴暗面的力量,向他周瑜敞开了大门!
信任与支持,不言而喻。
周瑜神色一肃,郑重拱手:“元直兄厚意,瑜,铭记于心。日后必有叨扰之处。”
“哈哈,求之不得!”徐庶朗笑,“如此,便不打扰公瑾休息了。若有闲暇,你我可借此水镜,手谈一局,亦或共品香茗,遥想当年荆襄旧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