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世民禅让事定,甘露殿问群臣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最新章节。

转眼间。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十五日。

这一日,辰时正。

李承乾在甘露殿召见了寇准、王安石、杜如晦、魏徵、戚继光、岳飞、徐达、岑文本、杜依艺等人。

他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面露微笑:“今日,朕召见你们前来,为的是朕登基一事。当然,在这之前,有些事情,朕要先确认一下。”

“岑卿!”

“臣在!”岑文本恭敬地应道。

“华州大水赈灾一事可有差错?”李承乾问。

“回禀陛下,臣与华州刺史同心协力,组织华州上下官吏,还有百姓,并调动府兵修堤,赈灾之事已经妥善解决。且华州百姓感念朝廷恩德,感恩陛下,本欲献上万民书一份,被臣所阻,总之,华州民心已定,陛下无需担忧。”

李承乾微微颔首,“善!杜司业祭祀渭河河伯如何?”

杜依艺回道:“回陛下,臣依祭祀之礼,未有丝毫偏差。”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魏徵道:“魏卿,关于朕登基之事的准备如何?”

“回陛下,一切准备妥当,只待陛下登基之日。”魏徵肃穆着脸道。

“岑卿,关于封赏诸位功臣的圣旨是否都拟写了?”李承乾将视线从魏徵身上移到岑文本身上。

“启禀陛下,此事,臣早已完成,只待陛下登基。”岑文本应声而道。

“善!”李承乾言简意赅地说。

接着,李承乾继续说道:“朕有意在登基之日,改贞观二年为宣武元年,诸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

寇准接话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魏徵却是提出反对,说:“陛下,这与礼不合,只怕会引起......”

王安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臣也以为可行。只是,今后史书记载方面,或许,需要稍稍改动一下......”

魏徵面色微变。

杜如晦咳嗽了几下,沉默无言。

戚继光等人纷纷表示赞同王安石的看法。

魏徵看向一旁的杜如晦,心中一沉。

还不待他说些什么,李承乾就发话了,说:“朕也以为可也。虽说今年是贞观二年,但,今年大唐所有之事,皆出于朕令。开疆拓土之功,除去五姓七望,还有治旱赈灾等功绩,莫非这些功劳,都要送给太上皇吗?此事,就这么定了。等朕登基之时,就改贞观二年为宣武元年。”

魏徵心中一叹:羽翼已丰。

“就在昨日,李靖派人传回消息,吐蕃已被拿下。那吐蕃的松赞干布,已经在回长安的途中。此番灭国之功,朕以为当赏,一并在朕登基之日封赏。”李承乾补充道。

“陛下英明。”寇准等人高声道。

“朕登基后,接下来几年,大唐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这期间不会再有战事,鼓励生育,恢复生产,待大唐人口和国力都强盛些,朕会对外动兵。吐谷浑,西域,高句丽等国,这些将会是今后大唐的目标。”

“朕之所想,是希望日月所照,皆为唐土。若是做成此事,诸卿或与朕名垂千古!”

“望诸卿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为造大唐盛世而努力!”

话音落。

寇准等人纷纷激动地开口道:

“陛下英明!”

“陛下万年!”

“大唐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