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召唤系统 21(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都退休养老了怎么还追着让做任务》最新章节。
众人探头一看,只见小豆子娘挎着个竹篮站在门口,篮子里装着刚摘的鲜桃,红扑扑的压弯了枝。“黄婆婆,李老板,添麻烦了。”她笑着把桃子往桌上放,“这孩子早上还哭着说学不会抽丝,现在倒耀武扬威起来了。”
“小豆子学得可快了。”黄道婆放下线轴,拿起一个桃子擦了擦,“来,尝尝,刚从树上摘的,甜着呢。”
苏念安咬了口桃子,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淌,甜得眼睛都眯起来:“比镇上买的甜多了!”
“那是,”小豆子娘笑着说,“后山的桃树,沾着露水长的,能不甜吗?对了黄婆婆,前阵子您教我娘织的碎花布,被县城的布庄看上了,说要订二十匹呢!”
黄道婆眼里闪过一丝欣慰:“好啊,只要手艺扎实,就不怕没出路。”她拿起苏念安抽的丝线,对着光看了看,“你看这丝,匀净得很,再练上几日,就能织出好布了。”
苏念安把桃核丢进竹筐,突然想起什么,跑回屋抱出个木匣子,里面是她攒了半年的零花钱。“黄婆婆,我能用这些钱买您织的布吗?我想给我娘做件新衣裳。”
黄道婆笑着推回她的匣子:“傻孩子,等你学会了自己织,亲手给你娘做,不是更有心意?”她从竹篮里拿出一把剪刀和几缕彩线,“来,我教你把丝线染上颜色,这样织出来的布,比花布还好看。”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院子,染线的木盆里泛起五彩的涟漪,苏念安和小豆子蹲在盆边,看着白色的丝线渐渐染上粉的、蓝的、绿的颜色,像把彩虹揉进了水里。黄道婆坐在一旁,慢悠悠地用木梭穿线,织布机“咔哒咔哒”的声音,混着孩子们的笑,像一首温柔的歌。
李老板端来刚沏的花茶,看着这光景,忍不住哼起了小调:“丝线长,染成霞,织出布来暖万家……”
苏念安突然觉得,原来最珍贵的手艺,从来都不是藏在深宫里的秘籍,而是像这样,在寻常的院子里,由一双双长满厚茧的手,一点点教给孩子,再由孩子传到更远的地方,就像那些被染得五颜六色的丝线,慢慢织进日子里,把每一天都织成了好看的花布,又暖又亮。
染线的水渐渐凉了,苏念安把染好的彩线晾在竹竿上,风一吹,像挂起了一串流动的彩虹。小豆子举着自己染的明黄色丝线跑过来,线轴在他手里转得飞快:“你看我的!像不像太阳!”
“像!就是缠得有点乱。”苏念安笑着帮他把线理整齐,“黄婆婆说,线要缠得匀,织出来的布才平整。”
黄道婆正坐在织布机前示范,木梭在她手里像长了翅膀,“咔哒咔哒”的声响里,白色的坯布上渐渐显露出细碎的花纹。“这叫‘桂花纹’,”她头也不抬地说,“看着简单,实则每一针都要对齐,差一丝,花纹就歪了。”
小豆子娘端来一盘刚蒸好的米糕,上面撒着桂花碎:“歇会儿再弄吧,尝尝新蒸的米糕。”米糕的甜香混着染线的草木气息,在院子里漫开。
苏念安拿起一块米糕,咬了口,桂花的香混着米的糯,让她想起娘总说的“日子要像米糕,得慢慢蒸,急不得”。她看向黄道婆,见她额角渗着细汗,便拿起帕子递过去:“黄婆婆,擦擦汗吧。”
黄道婆接过帕子,擦汗时动作顿了顿——帕子边角绣着朵小小的栀子花,是苏念安前几日偷偷绣的。“手艺不错,”她眼里闪过笑意,“比你上次织的歪扭针脚强多了。”
“那是!”苏念安有点得意,“我每天晚上都练呢!对了黄婆婆,您说把这彩线织成帕子,送给镇上的张奶奶好不好?她上次说想要块带花纹的帕子擦汗。”
黄道婆停下织布机,看着她手里的彩线:“有心了。不过张奶奶风湿重,帕子得织得厚实些,不然擦着凉。”她拿起几缕深绿色的线,“掺点这个,线粗些,织出来软和。”
小豆子突然凑过来,举着线轴嚷嚷:“我也要织!我要给我妹妹织个小荷包!”他妹妹去年生了场病,一直没好利索,总咳嗽。
“好啊,”黄道婆摸了摸他的头,“我教你织最简单的‘锁边’,织出来的荷包不容易散线。”她找出块红色的绒线,“用这个,喜庆,给妹妹讨个好彩头。”
夕阳把院子染成了金红色,晾着的彩线在光里闪着光,像一串串彩色的星星。织布机的“咔哒”声慢了下来,黄道婆教小豆子锁边,苏念安帮着缠线轴,小豆子娘在灶台边煎着桂花糖,香气飘出老远。
“黄婆婆,”苏念安突然问,“您年轻时,也是这样跟着师父学手艺的吗?”
黄道婆手上的动作停了,望向远处的田埂,半晌才说:“我师父脾气暴,织错一针就用竹尺打手。可她织的‘凤凰锦’,全镇没人比得上。”她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后来她走了,把织布机留给我,说‘手艺这东西,得有人接着,不然就死了’。”
苏念安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线缠得更匀了些。她突然懂了,为什么黄婆婆总说“线要对齐”——就像日子,一针不错地过,才能织出像样的花纹。
入夜时,竹竿上的彩线干了,黄道婆把它们收进木盒:“明天教你们织‘水波纹’,织成帕子送张奶奶正合适。”
苏念安抱着线轴点头,看着窗外的月亮,突然觉得那些染好的彩线,不止是线,更像是把日子串起来的绳。从师父传到徒弟,从这双手传到那双手,缠缠绕绕里,就把寻常的日子,织成了温暖的模样。
小豆子打着哈欠往屋走,手里还攥着没织完的荷包边,嘴里嘟囔着:“明天要给妹妹织个最大的……”
苏念安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黄道婆专注调试织布机的侧脸,悄悄把那块绣着栀子花的帕子叠好,放进了黄婆婆的针线篮里。她想,或许手艺的传承,从来都不止是技巧,还有藏在针脚里的惦记,和递过去时,那一点点说不出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