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论合作助兴国(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机器变》最新章节。

黑山大陆:寝宫议策

一行人踏着黑曜石铺就的长阶,浩浩荡荡走进黑夜帝国的寝宫。殿内没有堆砌金银玉器,仅以深胡桃木打造的梁柱撑起空间,壁上悬挂着绘有星象与山脉的旧织锦,烛火在织锦纹路间跳跃,将“庄重”二字衬得愈发真切。蒙多国王抬手时,袖口绣着的银纹暗花随动作轻晃,他对着洛恩和凯伦温和笑道:“两位光明法师一路从晨曦城赶来,靴底都沾着百里外的尘土,快请坐!”又转头对着五特众人摆手,指了指殿侧铺着厚绒垫的座椅:“五特兄弟,还有各位城主、女神,大家都坐,别拘着礼数!”

众人落座时,椅脚与青石地面轻触,发出细碎的声响。不多时,侍女端着描金铜盘上前,青瓷茶杯里泡着本地特有的“墨叶茶”,热水冲开茶叶的瞬间,清苦中带着暖意的香气漫开,悄悄驱散了众人眉宇间的疲惫。蒙多目光扫过众人风尘仆仆的衣袍,指节轻叩桌面:“赶路辛苦了,咱们先吃饭——后厨炖了黑鬃兽肉,还蒸了粟米糕,都是填肚子的实在吃食,有什么事等胃里暖了再慢慢商议。”

侍女们端上的菜肴虽无精致摆盘,却满是烟火气:黑鬃兽肉炖得酥烂,汤汁泛着琥珀色;粟米糕裹着蕉叶,咬一口满是清甜;还有凉拌的脆根菜,撒着细碎的红椒末。众人饿了一路,拿起木筷的动作都带着急切,五特咬下一块兽肉,肉香在齿间散开,他笑着对蒙多晃了晃筷子:“蒙多大哥,你们这炖肉的手艺真不错,不过晚上我露一手,用香料腌渍后再烤,保证让你们尝尝从未吃过的焦香味道!”

蒙多眼睛一亮,指节敲了敲桌面:“好!那我可就盼着了——上次你烤的岩鸟,我到现在还想着那个味儿!”

一顿饭吃得碗筷轻响,暖意顺着食物漫到心里。侍女撤下碗筷,蒙多收起笑容,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五特兄弟,流民安置的事多亏了你,如今总算妥当了,但空间裂缝的事还得抓紧。另外,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你也看到了,我们黑夜帝国的城池,这些年一直没什么起色,百姓日子过得紧,你能不能帮我规划规划,看看怎么才能让城池兴盛起来?”

五特闻言,当即放下茶杯起身,走到殿中央的沙盘旁:“这有何难!其实一路上我就留意了,你们这附近不仅有铁矿、铜矿,还有城西那条常年不枯的墨河,加上城外那片平坦的黑土地,特别适合建作坊、搞种植,只要用对方法,不出三年,城池肯定能大变样!”

他弯腰指着沙盘上的“黑土地”,指尖划过松软的沙粒:“先说种植,你们现在种地都是‘平铺式’,一块地只能种一季,太浪费空间了。其实可以搞‘抽匣式种植’——用结实的木板做成半尺高的抽匣,一层层架在木架上,下面铺上腐叶土和牲畜粪便混合的肥土,种上青菜、萝卜,甚至是止血草、金银花这些药材。这样一来,一块两丈见方的地,能抵得上五六亩平地的产量,而且浇水时用细竹管引水,直接浇到根部,不浪费水;施肥也能精准撒在土里,还不用怕杂草抢养分,产量至少能翻三倍!”

他顿了顿,又指向沙盘边缘的“牧场区”:“再说说养殖,你们现在养猪、养鸡都是散养,猪在泥里滚,鸡到处啄,不仅占地方,还容易传疫病——去年冬天是不是有半窝鸡都得了瘟病?其实可以建专门的棚舍,鸡舍用竹篾隔开,分成小栏,每栏养二十只,既通风又能防止打架;猪舍里铺上干草,三天换一次,定期用石灰水消毒,粪便扫到旁边的粪池里发酵。这样一来,猪长得快、鸡下蛋多,还能减少疫病,发酵后的粪便又是最好的肥料,种地、养花全用得上,一举两得!”

蒙多和一旁的卢昂凑上前,眼睛亮得像映了烛火,卢昂忍不住拍了下手:“这个方法好!咱们城外那片坡地,之前因为不平坦没法种地,要是搭木架搞抽匣种植,正好能用上!还有养猪的法子,去年冬天确实死了不少鸡,要是早有这棚舍,也不会损失那么多!”

五特笑着点头,又指向沙盘上的“城池主干道”:“建城方面,首先要把马路修宽——现在这条主路只有两丈宽,马车错车都费劲,得扩到三丈,用碎石混合黏土夯实,再洒一层细沙,这样下雨后不容易泥泞,马车走得稳,百姓走路也不沾泥。其次要注重卫生,城里现在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百姓都把垃圾扔在墙角,夏天招苍蝇、冬天堵水道,得在城东、城西各建一座公厕,派专人每天清理;再设三个垃圾站,每天傍晚有人推着车收垃圾,拉到城外的洼地埋了,撒上石灰防臭。这样城里才干净,百姓不容易得痢疾、霍乱这些病,日子才能过得舒心。”

“还有炼造铁器,”他指向沙盘角落的“铁匠铺”模型,语气愈发认真,“你们现在打铁全靠老匠人的经验,火候凭眼睛看,用料凭手感,打出来的锄头用半年就卷刃,刀剑也不够锋利。其实可以建专门的熔炉,用风箱控制火候——火候到了,铁料才能烧透;在铁水里加入适量的碳,能让铁变得更坚硬,打出来的锄头能扛住石头地,镰刀割麦不费劲,刀剑砍在骨头上也不容易崩口。不管是百姓种地,还是士兵守城,都能少遭罪,效率也能提上来!”

洛恩和凯伦坐在一旁,手里的茶杯早就凉了,凯伦忍不住起身走到沙盘旁,盯着五特指过的“抽匣种植”区域:“五特大人,您这些方法太精妙了!我们晨曦城种地还是老法子,遇到旱天就减产,要是能用上您这抽匣种植和引水的法子,就算旱天,百姓也不用愁吃的了!还有打铁的法子,我们那的铁匠打一把剑要半个月,要是用您说的熔炉,说不定能快一倍!”

洛恩也点头附和,指尖轻轻点了点沙盘上的“公厕”位置:“是啊!尤其是修公厕、收垃圾这些事,看似是小事,却能让整个城池的环境变干净——之前我们城因为垃圾堆在河边,夏天河水发臭,不少百姓喝了水生病,要是早想到这些,也不会有那么多麻烦!”

五特笑着摆手,语气突然严肃起来:“还有一件事,必须定下规矩——咱们已经知道有跨域的亡灵法师潜入,那些人最喜欢穿斗篷、戴面罩,把脸遮得严严实实,方便混进城搞破坏。以后任何人在城内行走,不许遮面,不许穿带兜帽的斗篷!城门处要安排士兵检查,一旦发现有人刻意遮挡面容,立刻盘问身份,搜身检查,要是说不清来历,直接关起来审问,这样才能防止亡灵法师混进城内作乱!”

“这个规矩好!”蒙多当即拍板,手掌重重落在沙盘边缘,“就这么定了!回头我就传令下去,让各城城主亲自盯着,谁敢违反,直接按通敌论处!”

一直安静坐在角落的阿果,这时轻轻拉了拉五特的衣袖,声音柔柔软软的:“夫君说的这些都太有用了!尤其是抽匣式种植,以后城里的百姓冬天也能吃到新鲜青菜,再也不用靠晒干的菜干过冬了!”

众人的目光都转向她,阿果脸颊微红,连忙低下头,指尖轻轻绞着衣角。五特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眼里满是温柔。

这时,一直沉默的林丫也缓缓起身,走到沙盘旁,声音轻柔却清晰:“如果需要染布,我可以帮忙。我会用墨河里的蓼蓝染蓝色,用山上的野果染红色,还能把几种颜色混在一起,染出渐变色的布。这样一来,百姓能穿上更鲜艳的衣服,也能做些花布卖给过往的商队,多一份收入。”

“还有我。”一旁的骨玲也站起身,清冷的眉眼间多了几分认真,她走到林丫身边,目光扫过沙盘上的“药材种植区”:“我擅长辨识草药,不仅能帮百姓治病,还能指导大家在抽匣里种草药——像止血草、蒲公英这些常用药,种在家里就能用,既不用花钱买,紧急时候还能救命,多出来的草药还能卖给药铺,增加一份收入。”

五特看着众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抬手扫过沙盘上的城池、田地、牧场:“有大家齐心协力,别说让黑夜帝国的城池兴盛起来,就算是整个黑山大陆,也能慢慢变得富庶安稳!不过咱们得按部就班来:先推广种植、养殖和炼铁的法子,让百姓有饭吃、有活干;再修马路、搞卫生、建学堂——学堂得建在城中心,请识字的先生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要教他们辨识草药、分辨矿石,等孩子们长大了,才能接替我们,守住这片土地;同时加固城防,把城墙再加高两丈,城墙上修箭楼,城门处装吊桥,囤积足够的弓箭和铁器;最后集齐矿石,修补空间裂缝。只要把这些事做好,就算达苍晴的亡灵大军来了,我们也能稳稳接住!”

“建学堂这个主意好!”蒙多眼睛一亮,之前他只想着让百姓吃饱穿暖,却没想起教育的事,“咱们这辈人大多不识字,吃了不少亏,要是孩子们能读书识字,以后管城池、算账目都不用愁了!”

洛恩也点头:“城防也重要!之前我们城因为城墙太矮,被野兽闯进来过,要是把城墙加高,再修箭楼,就算亡灵来了,也能守住城门!”

蒙多看着五特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最后一点顾虑也烟消云散,他站起身,双手按在沙盘边缘,对着众人朗声道:“好!就按五特兄弟说的办!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分工:卢昂,你负责带人建抽匣种植的木架和养殖棚舍;城主们,你们各自回去修马路、建公厕和学堂;铁匠们,跟着五特兄弟学建熔炉、炼铁器;士兵们,抓紧加固城防!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黑夜帝国,乃至整个黑山大陆,都会越来越好!”

殿内众人纷纷起身响应,声音响亮得震得烛火微晃,每个人的眼神都坚定无比,空气中满是热烈的期盼。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墨蓝色的夜空里缀起几颗星星,而寝宫内的灯火,却如同点点星光汇聚,亮得晃眼——那是希望的光芒,正一点点照亮黑山大陆的未来。

黑山大陆:基建兴邦的燎原之路

寝宫内的烛火彻夜未熄,众人散去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五特站在沙盘前,指尖仍停留在“学堂”与“熔炉”的标记上——他知道,昨夜定下的不仅是一份计划,更是黑山大陆从“生存”走向“兴盛”的第一步。蒙多派人送来的新墨叶茶还冒着热气,他却顾不上喝,转身对着等候在外的士兵叮嘱:“先把城西那片黑土地圈出来,找二十个手脚麻利的工匠,今天就得把抽匣种植的木架图纸画出来;再通知铁匠铺,让老匠人都到城主府来,我教他们改熔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士兵领命而去时,阿果端着一碟温热的粟米糕走来,见他满眼血丝,忍不住伸手揉了揉他的眉心:“忙归忙,也得垫垫肚子。你昨天说要教铁匠改熔炉,要不要我去后山砍些硬木来?做风箱得用结实的木料才行。”五特接过糕点,咬下一口,清甜的米香驱散了些许疲惫,他笑着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不过不用你去,我已经让士兵去后山伐木了,你要是有空,就去跟林丫聊聊染布的事——她想在城外建个染坊,得选块靠近墨河的平地,还得挖个沉淀池,免得染料废水污染河水。”

阿果应下,转身去找林丫。五特则拿着图纸往铁匠铺赶,刚走到城门口,就见卢昂带着一群百姓扛着木板、麻绳往城西走,远远看见他,卢昂高声喊道:“五特兄弟!你来得正好!我们刚从城里的木料铺凑了二十块厚木板,你看看够不够做第一批抽匣?”五特快步上前,翻看了一下木板的厚度,点头道:“够了,不过得先把木板锯成一尺宽、两尺长的规格,再在侧面钻上小孔,方便用木销拼接成抽匣。对了,木架得用粗壮的圆木当立柱,每隔三尺立一根,横梁要钉得牢固,免得抽匣太重把架子压垮。”

卢昂立刻让人去取锯子和凿子,百姓们也纷纷动起手来,有的锯木板,有的削圆木,还有人拿着墨斗在木料上画线,城门口顿时热闹起来。五特看了会儿,又往铁匠铺赶,刚进门就被一股热浪裹住——铺子里的老铁匠正蹲在老式熔炉前,用蒲扇费力地扇风,炉子里的火苗忽明忽暗,铁料半天烧不透。见五特进来,老铁匠连忙起身:“五特大人,您可来了!我们这熔炉烧了半个时辰,铁料还是凉的,您快给瞧瞧!”

五特走到熔炉旁,蹲下身查看炉腔的大小,又摸了摸炉壁的厚度,眉头微皱:“问题出在炉腔和风箱上。你们这炉腔太浅,热量留不住;风箱是单扇的,风力不够,火苗自然烧不旺。得把炉腔加深到三尺,炉壁再砌厚半尺,用耐火黏土抹一层,这样能保温;风箱改成双扇的,两个风箱交替拉动,风力能翻倍,火苗能烧到发白,铁料很快就能烧透。”

老铁匠听得眼睛发亮,连忙让徒弟去搬耐火黏土,五特则拿起木炭在地上画起风箱的图纸:“风箱的木箱得用三寸厚的硬木,里面装个滑动的木活塞,活塞上裹一层麻布,免得漏气;两个风箱的出风口连在一根铁管上,通向熔炉底部的进风口,拉动活塞时,一个推风、一个吸风,风力就不会断了。”徒弟们按图施工,老铁匠则带着人改造熔炉,凿掉原来的薄炉壁,重新砌起厚墙,铺耐火黏土时,五特还特意叮嘱:“黏土里要掺些头发,这样能增加黏性,不容易开裂。”

忙到正午,第一批抽匣和木架在城西搭好了——二十个抽匣整齐地架在圆木立柱上,每个抽匣里都铺好了腐叶土和牲畜粪便混合的肥土,卢昂让人从家里拿来青菜种子,小心翼翼地撒在土里,又用细竹管引来墨河的水,缓缓浇在根部。百姓们围在旁边,看着一层层的抽匣,忍不住议论起来:“这么多层,真能种出青菜?”“你没听五特大人说吗?一块地抵得上五六亩平地,以后咱们冬天也有新鲜菜吃了!”

五特听见议论,笑着解释:“等种子发芽了,还要在木架顶上搭个棚子,冬天盖层草帘保温,夏天铺层芦苇遮阳,这样不管天冷天热,青菜都能长得好。另外,咱们还能在抽匣里种止血草——上次有个百姓砍柴伤了手,找遍全城都没找到新鲜的止血草,要是种上这个,随时能摘来用。”百姓们纷纷点头,有人还主动提出要负责浇水、施肥,卢昂见状,当即给大家分了工,每人负责两个抽匣,定期照料。

这边刚安排好,就见骨玲带着几个药农往城西走,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各种草药种子,见五特在,她走上前道:“我跟药农们选了些容易种的草药种子,有蒲公英、金银花,还有治疗咳嗽的紫菀,咱们在抽匣里种几排,既能当药材,开花时还能吸引蜜蜂,帮青菜授粉。”五特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蜜蜂还能产蜂蜜,又是一笔收入。对了,你们要是发现草药有病虫害,别用农药,咱们可以用墨河的泥水加些石灰,搅拌后喷洒在叶子上,既能杀虫,又不会污染草药。”

骨玲记下,带着药农们在抽匣里撒下草药种子。五特则往染坊的方向赶,远远就看见林丫带着几个妇人在墨河边丈量土地,旁边还堆着几捆蓼蓝和野果。见他来,林丫连忙迎上前:“五特大人,我们选了这块靠近墨河的平地,离水源近,方便取水染布。不过沉淀池该怎么挖?”五特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长方形:“沉淀池要挖三尺深,分成三格,第一格用来沉淀染料渣,第二格过滤废水,第三格存放清水,这样废水流进墨河前,杂质就都滤掉了。另外,染坊的屋顶要盖茅草,既能遮阳,又能挡雨,染布的木架要搭得高些,方便晾晒布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丫立刻让人去挖沉淀池,妇人们则开始处理蓼蓝——她们把蓼蓝的叶子摘下来,放进石臼里捣烂,再加水浸泡,挤出蓝绿色的汁液,倒进陶罐里发酵。林丫一边忙活,一边对五特说:“等染坊建好了,我们想染些花布卖给过往的商队,不过得先做些样品,看看哪种颜色受欢迎。”五特点头:“可以先染些蓝布、红布,再试试把蓝色和红色混在一起,染出紫色,说不定商队会喜欢。对了,染布剩下的蓼蓝渣别扔,可以晒干了当燃料,既能省钱,又不浪费。”

忙到傍晚,五特才想起还没去看马路修建的进度,刚走到城主府前的主干道,就见几个城主带着百姓在铺路——他们把原来的泥土路挖开,铺上一层碎石,再用石碾子反复碾压,碎石间的缝隙里填着黏土和细沙,最后洒上一层水,让黏土凝固。见五特来,城主之一的巴图上前道:“五特大人,我们按您说的,把马路扩到三丈宽,现在已经铺了半里路,再过三天就能把全城的主干道铺完。另外,城东和城西的公厕也开始挖地基了,用的是青砖砌墙,屋顶盖瓦,保证干净又结实。”

五特走到路边,踩了踩铺好的路面,结实平整,没有一点松动,他满意地点头:“不错,不过得在马路两边挖条排水沟,免得下雨后积水淹了路面。还有,公厕要派专人每天清理,粪便运到城外的粪池里发酵,以后种地就有肥料了。”巴图连忙让人去挖排水沟,还特意选了两个细心的妇人负责公厕的清洁。

回到城主府时,蒙多正拿着学堂的图纸等着他,见他进门,连忙递过图纸:“五特兄弟,你看看这学堂的图纸行不行?我们想建三间教室,一间教读书写字,一间教辨识草药,还有一间教分辨矿石,另外再建个院子,让孩子们课间活动。”五特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教室的窗户要开大些,这样光线好,孩子们读书不伤眼睛;院子里要种些果树,既能遮阳,秋天还能摘果子吃。对了,先生的人选找好了吗?”

蒙多点头:“找好了,城里有个老秀才,之前在晨曦城教过书,还有骨玲和铁匠铺的老匠人,他们可以分别教草药和矿石知识。等学堂建好了,就请他们来上课,不管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五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样就好,孩子们学好了知识,以后才能把黑山大陆建设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黑夜帝国的基建工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城西的抽匣种植区又扩大了一倍,青菜种子发了芽,嫩绿的叶子从土里钻出来,草药也长势喜人;铁匠铺的新熔炉终于建成,双扇风箱拉动时,炉子里的火苗窜得老高,铁料很快烧得通红,老铁匠用锤子敲打时,铁花四溅,不到半天就打出了三把锋利的锄头,比之前快了整整三倍;染坊的沉淀池挖好了,林丫和妇人们染出了第一批蓝布,颜色鲜亮,被过往的商队看到,当即订了二十匹;马路铺完了,排水沟也挖好了,下雨时雨水顺着排水沟流进墨河,路面再也不会泥泞;公厕和学堂也相继建成,学堂开学那天,孩子们背着新做的布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老秀才站在讲台上,拿着书本教大家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城池。

这天傍晚,五特和蒙多站在城墙上,看着城里的变化——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飘着炊烟,染坊前晾晒的花布在风中飘动,学堂的院子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城西的抽匣种植区里,百姓们正在浇水施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蒙多感慨道:“要是早几年遇到你,咱们的城池也不会穷这么久。现在百姓有饭吃、有活干,孩子们能上学,就连过往的商队都多了,城里的客栈和商铺都热闹起来了。”

五特望着远处的墨河,轻声道:“这只是开始。等过段时间,咱们还要在墨河上建座石桥,方便百姓过河;再在城外建个粮仓,囤积粮食,免得遇到灾年饿肚子;另外,还要修条通往晨曦城的大道,这样两地的商队往来更方便,咱们的铁器、花布能卖过去,他们的丝绸、茶叶也能运过来,互通有无。”

蒙多眼睛一亮:“建石桥好!现在百姓过河都靠木船,遇到大风天就不敢走,要是有了石桥,不管刮风下雨都能过河。粮仓也得建,去年冬天咱们就差点断粮,有了粮仓就踏实了。”正说着,就见远处的路上来了一队商队,为首的商人骑着马,远远就对着城墙上的他们挥手,蒙多笑着道:“你看,又有商队来了,肯定是来买咱们的铁器和花布的。”

五特也笑了,他知道,随着基建工程的推进,黑夜帝国会越来越兴盛,而这份兴盛,会像燎原之火一样,蔓延到整个黑山大陆。夜幕降临,城里的灯火次第亮起,比之前多了一倍,星星点点的灯光映在墨河上,像撒了一把碎钻。五特和蒙多走下城墙,往城主府走去,他们还要商量建石桥和粮仓的事,而寝宫内的沙盘上,又多了“石桥”“粮仓”“通商大道”的标记,这些标记,正一点点勾勒出黑山大陆繁荣的未来。

几天后,建石桥的工程正式开工。五特让人在墨河两岸打下粗壮的木桩,再用青石砌桥墩,桥墩之间架上厚重的石板,石板的缝隙里灌满糯米灰浆,这样既结实又防水。百姓们纷纷主动来帮忙,有的搬青石,有的搅拌灰浆,就连学堂的孩子们放学后,也会拿着小铲子帮忙清理河底的碎石。林丫和阿果则带着妇人们,每天给工匠和百姓送茶水和点心,染坊里的花布卖得好,她们还特意给工匠们做了新的布衣,让大家干活时能穿得舒服些。

骨玲也没闲着,她带着药农在石桥附近种了些薄荷和艾草,薄荷能驱蚊,艾草能入药,还能在夏天晒成艾条,冬天给百姓取暖。老铁匠则带着徒弟们,打造了许多凿子、锤子和撬棍,供建桥时使用,还特意打了一把巨大的铁钳,用来搬运沉重的石板。

就这样,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石桥的进度很快,不到一个月,桥墩就砌好了,开始架石板。最关键的是架中间的石板,那块石板有一丈长、三尺宽,重上千斤,百姓们找来十几根粗壮的圆木当滚轴,再用绳子绑住石板,几十个人一起用力拉,老铁匠则在旁边指挥,调整滚轴的方向,避免石板倾斜。五特站在河边,盯着石板的动向,时不时喊一声:“慢点拉!左边的人用点力!”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中间的石板终于架好了,百姓们欢呼起来,纷纷往石板上跑,踩在结实的石板上,感受着石桥的稳固。蒙多站在桥上,望着墨河两岸的田地和房屋,笑着对五特说:“以后百姓过河再也不用怕了,商队的马车也能直接从桥上过,咱们的铁器和花布能更快地运到晨曦城了!”

石桥建成的那天,城里举行了热闹的庆典,百姓们杀猪宰羊,在桥上摆起了长桌宴,林丫和妇人们染的花布挂满了桥栏,骨玲还把晒干的艾草编成花环,送给孩子们。五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座石桥不仅连接了墨河两岸,更连接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这样的期盼,会随着更多基建工程的落地,一点点变成现实。

庆典过后,建粮仓的工程也提上了日程。五特选了块地势高、干燥的平地,让人用青砖砌墙,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还在粮仓的底部垫了一层木板,木板下铺着石灰,用来防潮。粮仓的窗户开得很高,还装着铁栅栏,防止老鼠和小偷进去。百姓们把家里多余的粮食都捐了出来,装满了粮仓的第一格,蒙多看着满满的粮食,感慨道:“有了这个粮仓,就算明年遇到旱灾,咱们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五特点头:“不仅如此,咱们还能把多余的粮食卖给过往的商队,换些银子来买药材和布料。对了,咱们还要在粮仓旁边建个磨坊,百姓们磨面粉不用再靠石磨费力地推,用磨坊的水车带动石磨,又快又省力。”蒙多当即让人去设计磨坊的图纸,还特意选了靠近墨河的位置,方便用水车引水。

就在这时,洛恩从晨曦城赶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晨曦城的百姓听说你们建了抽匣种植、染坊和石桥,都想学着做,我这次来,是想请你去晨曦城指导指导,顺便跟你们商量修通商大道的事——我们城主已经同意了,两家一起出钱出力,把大道修得宽宽的,方便商队往来。”

五特笑着答应:“没问题!我正好想去晨曦城看看,顺便把抽匣种植和改熔炉的法子教给他们。通商大道也得尽快修,咱们可以用碎石和黏土铺路,跟黑夜帝国的主干道一样,这样既结实又耐用。”洛恩大喜,当即拉着五特去见蒙多,三人商量好修大道的细节,洛恩便急匆匆地赶回晨曦城,准备开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