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厕所声学研究(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他的微笑是假的》最新章节。
周默觉得自己快被公厕腌入味了。
自从被发配到《环卫之声》,他的工作半径就从高大上的录音棚,精准收缩到了深港市各大公厕方圆五十米内。此刻,他正猫在金融中心区“金鼎大厦”底层一个号称“五星级”的公共卫生间里。空气里弥漫着昂贵的柠檬香薰味,试图掩盖所有不雅的气息。光洁如镜的黑色大理石墙面,感应式水龙头闪着冷光,连烘手机都散发着“我很贵”的气质。背景音乐,是慵懒的萨克斯风,吹奏着一首旋律熟悉却明显被“高级化”处理过的曲子——绿洲那无处不在的《微笑曲》,此刻被改编成了舒缓的爵士版本,鼓点轻摇,贝斯低沉,透着股精英阶层的漫不经心。
周默没在隔间里,而是像个变态一样,耳朵紧贴在男厕入口旁一个隐蔽的、嵌入墙体的白色小音箱上。他手里拿着一个改造过的分贝仪(外壳上贴着“此设备曾测过放屁声”的标签),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的声压曲线和频谱分析。
“啧,62分贝…频率集中在80-5000Hz…中低频饱满,高频丝滑…比特率不低啊…”周默盯着屏幕上平稳优雅的频谱图,低声嘟囔。这音质,放咖啡厅里都算上乘。他想起自己那间地下室“播音室”里那台破音响,播个坑位占用率都带着电流杂音,简直侮辱“声学”二字。
“哟,小周?又搁这儿‘采风’呢?”一个穿着深蓝色保洁制服、身材微胖的中年大姐推着清洁车进来,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她是负责这片区域的张姨,周默这几天“蹲点”公厕认识的“战友”。
“张姨,早。”周默尴尬地直起身,晃了晃手里的分贝仪,“工作,工作需求,监测一下环境噪音。”
张姨熟练地把“正在清洁”的牌子往门口一放,拿起拖把开始划拉光洁的地面,闻言嗤笑一声:“噪音?这破曲子算啥噪音!软绵绵的,跟没吃饱饭似的!你是没去过城西‘老棉纺厂’那片儿的公厕!那才叫一个吵!”她拖把杵在地上,一脸嫌弃地模仿,“天天放那个…‘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还有‘两只老虎跑得快’,翻来覆去,调门儿又尖又高!听得人脑仁疼!跟催命似的!”
周默心中一动:“老棉纺厂?那边也放《微笑曲》?”
“放!咋不放!”张姨翻了个白眼,“不过放的是小孩儿唱的那个版本!调子一样,词儿不一样!奶声奶气的,吵得人想砸喇叭!你说这绿洲公司是不是有病?一个破厕所,放啥音乐不行?还分三六九等?金贵地方放‘洋气’的,我们穷地方就配听儿歌?”
阶级隐喻?周默的眉头瞬间拧紧。他之前只关注坑位占用率,还真没留意背景音乐的门道!张姨的话像一根针,扎破了他这几天的麻木。
“张姨,您受累,具体说说,除了金融区这种爵士版,和老棉纺厂那种儿歌版,还有别的版本吗?”周默凑近些,语气带着“深入基层调研”的诚恳。
“有啊!”张姨来了精神,仿佛找到了倾诉对象,拖把也不拖了,掰着手指头数落,“市中心公园的公厕,放的是那种…叮叮咚咚的,像八音盒一样的轻音乐版,听着还行,就是太催眠,好几次差点让我在工具间睡着!”
“高新区科技园那边的,放的是…嗯…有点像打游戏那种,节奏快,噔噔噔的电子乐版!吵死个人!”
“老城居民区小公园的,就是儿歌版,没跑!”
“还有啊,”张姨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我听在港口那边干活的老李说,他们码头货运区的移动公厕,放的是…纯哼哼的!没歌词,就一个调子,嗡嗡的,听着心里发毛!跟鬼叫似的!”
不同区域,不同版本的《微笑曲》?爵士、轻音乐、电子乐、儿歌、甚至无人声哼唱?绿洲在搞什么?厕所音乐分区制?周默脑子里警铃大作。这绝不可能是为了提升如厕体验这么简单!联想到绿洲无处不在的神经调谐技术,还有那能吓瘫流浪狗的次声波…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
“张姨,您觉得…这些不同的音乐,听着感觉有啥不一样吗?”周默试探着问。
“感觉?”张姨叉着腰,认真地想了想,“金融区这个…听着是挺放松,但总觉得…有点假?像戴着面具说话,听着舒服,心里不得劲。老棉纺厂那个儿歌版…吵是吵,听着烦,但…好像更容易走神?脑子里空空的,也没那么焦虑了?反正比听领导训话强!”她自嘲地笑了笑,“至于港口那个嗡嗡的…老李说听着就想赶紧拉完跑路,浑身不自在!”
放松但假(金融区爵士版)?烦躁但放空(贫民区儿歌版)?焦虑催促(港口哼唱版)?周默的心沉了下去。这描述…太像不同强度的神经干预效果了!
“对了小周,”张姨突然想起什么,抱怨道,“最烦人的是,这破音乐一放,想偷个懒都不行!以前没音乐的时候,拖完地还能在工具间眯瞪会儿,刷刷手机。现在可好!这音乐跟长了眼睛似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你没法静心!尤其是金融区这个,听着软绵绵,但那个调子老在脑子里转,想点别的都费劲!搞得我摸鱼…呃…休息时间都少了!绩效奖金都受影响!”她愤愤地用拖把杵了下地面,表达对“摸鱼权”被剥夺的强烈不满。
音乐干扰思维?让人无法静心?摸鱼困难?周默捕捉到了关键词。这更像是某种持续性、低强度的认知干扰或注意力引导!
“张姨,您这抱怨太有价值了!这是重要的民生反馈!我记下来,回头向台里反映!”周默立刻掏出他那屏幕碎得像蜘蛛网的旧手机,装模作样地打开备忘录记录,心里却翻江倒海。他需要数据!更硬核的证据!
接下来的两天,周默化身“厕所声学研究员”,扛着他的破烂分贝仪和频谱分析设备(一个用旧手机加自制APP魔改的玩意儿),穿梭于深港市不同阶层的公厕之间。从金碧辉煌的CBD到机器轰鸣的工厂区,从鸟语花香的公园到污水横流的棚户区临时厕所。
数据像冰冷的潮水般涌来,在他自制的简陋分析软件上汇集成清晰的图表:
**区域:CBD金融区 (样本:金鼎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公厕)**
* **音乐版本:** 舒缓爵士版《微笑曲》
* **平均分贝:** 58-65 dB (舒适交谈区间)
* **主频率范围:** 80 Hz - 5 kHz (中低频饱满,高频柔和)
* **动态范围:** 宽 (细节丰富)
* **节奏:** 中慢速 (≈80 BPM),大量切分音,即兴solo
* **主观感受(清洁工反馈):** “听着高级,放松,但脑子转得慢,不想事。” / “摸鱼困难指数:★★★★☆”
**区域:高新科技园 (样本:创新谷、比特大厦公厕)**
* **音乐版本:** 快节奏电子乐版《微笑曲》
* **平均分贝:** 65-70 dB (略感吵闹)
* **主频率范围:** 150 Hz - 8 kHz (中高频突出,能量感强)
* **动态范围:** 中等偏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