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纷争与离别(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最新章节。

许昌皇宫深处,近来气氛愈发凝重。曹操自得知袁绍有意领兵前来,便日夜甲胄在身,哪怕身处宫中,也一身玄铁铠甲未曾卸下,腰间悬着的佩剑更时刻提醒着旁人他的威严。今日,他亲自带着一位面容清秀的妙龄女子,径直走向献帝的寝宫。

寝宫内,献帝见曹操踏入,身子不由自主地一颤,连忙在主位上坐好,双手紧紧攥着衣袍下摆,指尖泛白。他望着眼前之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此前董氏的遭遇,心中满是惊惧,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曹操却似未察觉献帝的不安,既不行礼,也不寒暄,径直走到献帝面前,侧身指了指身旁的女子,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陛下,可知此女是谁?”

献帝连忙点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朕…… 朕知晓,她是孟德爱卿的女儿,也是朕的曹宓。”

曹操闻言,转向那女子,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脸颊,动作看似温和,眼神却无半分温度。随后,他直接将女子拉到献帝身旁的座位上坐下。献帝见状,身子下意识地连连向后挪动,直到后背抵到椅背,再也退无可退,才勉强停下。

曹宓在献帝身旁坐定,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低垂着眼帘,不敢与献帝对视。曹操目光扫过二人,再次开口,依旧是那般平淡的语气:“陛下,您看曹宓如何?可还喜欢?”

献帝哪里敢说半个 “不” 字,连忙点头,声音比之前更显怯懦:“喜…… 喜欢。”

“喜欢便好。” 曹操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转身从一旁许褚手中接过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放着一顶镶嵌着珠玉的凤冠,正是象征后宫之主的饰物。他捧着凤冠走到献帝桌前,缓缓放下,语气带着几分 “劝诫”:“中宫之位空置已久,陛下身为天下之主,不可无后。曹宓性情贤淑,又知书达理,臣以为,可立她为后,主持后宫事宜。”

献帝看着桌上的凤冠,又看了看曹操眼中不容拒绝的神色,身子抖得愈发厉害。他不敢有半分迟疑,连忙拿起凤冠,小心翼翼地为身旁的曹宓戴上。凤冠虽重,却远不及他心中的压力沉重,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

曹操见凤冠戴好,突然对着献帝单膝跪地,动作干脆利落。身后的许褚与数百名亲兵见状,也齐齐跪倒在地,声音整齐划一,震得寝宫殿顶的瓦片都似在微微颤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突如其来的跪拜,让献帝更加惶恐,连忙起身想要搀扶,却被曹操一个眼神制止。曹操起身,不再看献帝与新立的曹后,转身带着许褚等人,大步走出寝宫,脚步声渐渐远去,只留下献帝与曹后在寝宫内,一个惊魂未定,一个茫然无措。而此时的许昌城外,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曹操的十几万大军早已集结完毕,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兵器,严阵以待。曹操策马来到阵前,目光扫过麾下将士,声音洪亮:“袁绍无故兴兵,犯我疆土,今日我等便率军迎敌,定要让他知晓,我许昌将士的厉害!”

“愿随丞相出征!必胜!必胜!” 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连许昌城外的尘土都似被震得微微扬起。曹操缓缓举起右手,掌心朝下虚按,大军的呐喊声瞬间停歇,只余风吹过旌旗的 “猎猎” 声。紧接着,“咚 —— 咚 —— 咚 ——” 浑厚的战鼓接连敲响,低沉的出征号角随之响起,绵长而激昂,在天地间回荡。十几万大军如一条玄色长龙,缓缓朝着兖州与冀州的边境进发,甲胄反光在阳光下连成一片,气势如虹。

而此时的冀州境内,与曹操大军的雷厉风行截然不同 —— 袁绍的八十万大军早已抵达边境地带,却始终安营扎寨,寸步未进。连绵数十里的营寨,帐篷密密麻麻如蜂巢,却少了几分临战前的紧张,多了几分莫名的沉寂。

中军帐内,袁绍身着锦袍,端坐于主位,却全然没了往日的威严。他眉头紧锁,目光时不时飘向帐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案上的兵符与地形图被随意推到一旁,无人问津。帐内的将领们站在两侧,面面相觑,却没人敢主动开口 —— 谁都知道,主帅近来心神不宁,皆因小公子袁尚突然染病。

“报 ——” 一名亲兵快步走进帐内,单膝跪地,“主公,太医令刚刚来报,小公子的高热还是没退,方才又哭闹了一阵。”

袁绍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焦灼,原本就紧锁的眉头拧得更紧:“怎么还没退?不是让你们把冀州最好的医师都请来吗?再去催!告诉太医令,若是尚儿有半点差池,我唯他是问!”

“是!” 亲兵连忙应声退下。袁绍在帐内踱来踱去,脚步急促,脸上满是担忧,全然忘了帐内还站着一众将领。

就在这时,许攸大步流星地走进帐内,他身着墨色长衫,手中握着一卷文书,脸上满是焦急。见到袁绍只顾着踱步,连自己进来都未曾察觉,许攸忍不住开口:“主公!”

袁绍这才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许攸,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子远来了,可是有什么要事?”

“要事?” 许攸将手中的文书重重拍在桌案上,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主公,曹操的十几万大军已经朝着边境出发了!咱们的八十万大军却在这儿停滞了整整三日,将士们早已人心浮动,再这么耗下去,战机就全没了!”

袁绍眉头一皱,语气带着几分不耐:“我知道战机重要,可尚儿病得厉害,我怎能安心出征?若是我离营后,他有个三长两短……”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渐渐软了下来,眼中满是父爱与担忧,“再等等,等尚儿的病好了,咱们再出兵不迟。”

“等?” 许攸不敢置信地看着袁绍,声音陡然拔高,“主公!战机稍纵即逝!曹操如今倾巢而出,许昌城内空虚,正是咱们趁势进攻的好时机!若是等曹操站稳脚跟,两军在边境对峙,咱们八十万大军的粮草消耗便是天文数字,到时候别说击败曹操,恐怕咱们自己先撑不住了!”

他上前一步,指着桌案上的地形图,语气急切:“主公您看,咱们只需派十万大军牵制曹操的先锋部队,再派二十万大军绕后突袭许昌,曹操必然首尾不能相顾!可现在呢?咱们的大军连营都没出,就因为小公子生病,把这么好的机会白白浪费!”

帐内的将领们也纷纷附和,一名武将上前说道:“主公,许先生说得对!小公子有太医令照料,定然无虞,可战场之事耽误不得啊!”

袁绍却摆了摆手,脸色沉了下来:“我说等,就等!尚儿是我最疼爱的儿子,他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别说战机,就算是整个天下,若要以尚儿的安危为代价,我也不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事休要再提!传令下去,大军继续驻扎,何时出兵,待我尚儿病愈再说!谁若再敢多言,军法处置!”

许攸看着袁绍固执的模样,心中满是失望与焦急,却也不敢再反驳,他知道此刻的袁绍,早已被对幼子的担忧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任何劝谏。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身退出军帐外,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忍不住仰天喃喃自语:“庸主!庸主!庸主啊!” 每一声 “庸主”,都带着无尽的惋惜与愤懑,似要将胸中的郁气尽数宣泄出来。

“许先生!”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铠甲的校尉快步上前,脸上满是焦急,他身后还跟着两名士兵,眼神中也满是期待,“主公可有说什么时候发兵?将士们在营中已经等了三天,粮草虽还充足,可再这么耗下去,大家的心都快散了!” 许攸听到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真乃亘古奇闻!天下哪有这般用兵的?为了一个稚子,竟把突袭许昌、击溃曹操的绝佳战机白白延误!庸主!这就是咱们侍奉的庸主!” 他此刻满心愤懑,并未刻意降低声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到周围,甚至透过帐帘的缝隙,一字不差地飘进了帐内。

帐内的袁绍本就因许攸的离去心中不快,听到这声 “庸主”,顿时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案,案上的兵符都被震得跳了起来:“好个许攸!竟敢当众辱我!来人!” 帐外亲兵闻声而入,袁绍指着帐门,怒声喝道,“许攸以下犯上,辱没主将,仗责二十军棍!押下去,让他好好反省!”

“是!” 几名亲兵快步冲出帐外,不等许攸反应,便将他按倒在地。许攸挣扎着想要起身,口中却依旧不依不饶地喊着:“庸主!袁绍!你就是个葬送大业的庸主!” 军棍 “噼啪” 落下,打在他的背上,疼得他额头直冒冷汗,可那声 “庸主”,却始终未曾停歇,直到被亲兵拖远,声音才渐渐模糊。

帐内的袁绍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帐内将领们见状,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触怒这位正在气头上的主帅。冀州军营的气氛,因这一场惩罚,变得愈发压抑。

而与此同时,兖州边境的一处驿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刘备身着素色长衫,正站在窗边望着远处的道路,身旁的张飞双手抱胸,时不时皱着眉头看向驿站门口,似在等待着什么。驿站中央,马超坐在一张木椅上,左腿与右臂都缠着厚重的纱布,纱布上还隐隐透着淡淡的药味。

他眼目低垂,目光落在自己缠着纱布的手脚上,眼神空洞。自刘备将他救下,昏迷了整整五日,昨日才悠悠转醒,看着自己被项羽打断的手脚:“虽保住了性命,却连抬手、站立都需旁人搀扶,一臂一腿皆废,就算活着,又有何用?” 马超心中喃喃自语,一股绝望涌上心头,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一旁赵云看出了马超的心思,轻声说道:“孟起,莫要胡思乱想。方才医师来看过,说你的手脚并未真的废掉,只是筋骨受损,需要修养几年,只要好好调理,日后定能恢复如常。”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温和,“主公也说了,咱们此次前来兖州,一是为了避开凉州的战乱,二是为了联络关将军。等咱们在这里等曹操大军路过,如果云长将军真在曹操大营,主公便会亲自前去询问,看关将军是愿和咱们一起南下,还是留在曹操军中。”

马超听到 “关羽” 二字,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微光。他抬起头,看向赵云,声音沙哑地问道:“子龙,你说…… 云长将军会跟我们走吗?”

刘备也转过身,走到马超身旁,语气坚定地说道:“孟起放心,云长与我桃园结义,情谊深厚,只要见到他,说清缘由,他定然会跟我们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正要再嘱咐 “耐心等候” 的事宜,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碰撞的 “铮铮” 声。

“主公!主公!有紧急消息!” 一直负责在外打探情报的张辽,浑身风尘仆仆地冲进驿站,脸上满是急切,连气息都未平复,便急忙开口,“许昌传来消息,曹操已立其女曹宓为后,稳住后方后,如今正率领十几万大军往兖州边境赶来,不出三日便能抵达!”

这话让帐内众人心中一紧,刘备眉头微微皱起,曹操动作竟如此之快,看来与袁绍的对峙已箭在弦上。可不等众人消化这则消息,张辽又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几分难掩的沉重:“还有一件事…… 奉先…… 在天水城…… 战死了!”

“什么?!” 这短短一句话,如惊雷般在帐内炸响,众人瞬间愣住,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刘备原本还皱着的眉头猛地舒展,随即又死死拧起,大声道:“文远,你再说一遍?奉先怎么会战死?我们离开凉州才短短五日!”

张辽看着刘备急切的目光,缓缓叹了口气,将自己从凉州探子口中得知的细节一一说来:“据探子回报,奉先本已在天水城外压制住薛仁贵、高长恭,眼看就要攻破内城,可貂蝉姑娘突然出现,奉先兄为了迎她,竟放弃了进攻…… 后来西凉军中突然朝貂蝉姑娘放箭,奉先兄为了护住她,硬生生挡在前面,被数百支利箭射中,当场殒命。而那放箭的命令,是贾诩下的,他本想杀貂蝉,却误杀了奉先。”

“贾诩!” 刘备猛地松开张辽的手臂,后退两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悲愤。他想起自己离开西凉军大营时,曾特意叮嘱 “要多听贾诩的话”,可吕布竟因贾诩丢了性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