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讨伐袁术(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最新章节。
凉州之外,千里之遥的徐州彭城,州牧府议事大厅内。刘备身着青色锦袍,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容温和却难掩眉宇间的忧色;堂下两侧,站着的皆是徐州如今的核心战力 —— 关羽丹凤眼微眯,手持青龙偃月刀,红袍在身更显威严;张飞环眼圆睁,腰间悬着丈八蛇矛,粗声粗气地立在一旁;赵云白袍银甲,手中长枪斜指地面,身姿挺拔如松。
而最令人意外的,是站在赵云身侧的三人:吕布身披兽纹铠甲,手中方天画戟斜靠在身侧,眼神少了往日的桀骜,多了几分沉稳;张辽身着黑色轻甲,双手抱胸,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厅内众人,尽显名将风范;陈宫则穿着灰色谋士袍,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眉头微蹙,似在思索着什么。角落里,还有一人身着银色铠甲,正是被陈宇驱逐出凉州的马超,他手中长枪上的红缨随风微动,眼中满是不甘与期待。
这奇特的阵容,源于上次吕布被项羽重伤后,一路逃亡得刘备所救,将他接入城中悉心医治,甚至亲自派赵云前往吕布旧部藏匿之地,接回貂蝉与吕布团聚。吕布本就因 “三姓家奴” 的骂名耿耿于怀,见刘备如此待他,再加上陈宫在一旁劝解,居然没有像三国历史上那样,被刺刘备,而是真的认同了刘备,还拜刘备为大哥,准备尽心辅佐;张辽见吕布归心,也随之加入刘备阵营;马超则被陈宇驱逐出凉州后,率领残部前往兖州投奔曹操,可曹操深知马超与陈宇的恩怨,又忌惮马超的勇武,怕养虎为患,不仅拒不接纳,还派兵清剿。马超走投无路,只得带着残兵一路逃亡至徐州,刘备见马超勇冠三军,当即升起爱才之心,力排众议将他收下,也让马超提前进入刘备帐下,而这一切变数,远在凉州的陈宇尚且一无所知。
刘备轻咳一声,打破了厅内的寂静。他拿起案上的明黄色圣旨,语气带着几分复杂:“诸位兄弟,先前我还以为朝廷会嫌我官职低微,不会将徐州牧的职位敕封于我,可如今不仅如愿领了徐州牧,还被朝廷封为偏将军。只是眼下局势有变,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已在许昌号令天下诸侯,出兵南阳郡征讨袁术。你们对此,有何建议?”
关羽率先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几分不屑:“大哥,依某之见,您只管安心做您的徐州牧,招兵买马、练兵备战,巩固徐州根基才是重中之重!至于讨伐袁术,那分明是曹操假借天子之名发的矫诏乱命,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已是天下皆知,咱们根本无需理睬!”
刘备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正欲开口反驳,赵云却已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关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曹操挟天子迁都许昌,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对徐州早已虎视眈眈。此次下旨让主公出兵,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故意让主公领兵出征,使徐州空虚,他好趁机夺取徐州!”
“就是!这仗不能打!” 张飞瓮声瓮气地附和,嗓门震得厅内烛火微微晃动,“就算咱们真去了南阳,能不能打赢袁术先不说,到头来肯定是便宜了曹操那厮!咱们才刚拿下徐州不过半年,根基未稳,怎能让曹操白白占了便宜!” 说罢,他还重重朝空处呸了一口,引得厅内众人侧目,却也没人反驳 ,曹操的算计,在场众人皆心知肚明。
吕布与马超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吕布想起自己此前被曹操算计、险些丧命的经历,语气带着几分警惕:“大哥,曹操此人阴险狡诈,最善用借刀杀人之计,咱们绝不能中了他的圈套!” 一旁马超虽是急于证明自己,却也清楚自己初来乍到,地位尚不稳,便只是沉默点头,没有多言。
刘备却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严肃:“兄弟们,朝廷的恩诏咱们接了,可战令却斥为矫诏乱命,这岂不是说,哪个对咱们有利,咱们就接哪个?如此行事,非臣子之道啊!” 他素来以 “仁义”“忠君” 自居,自然不愿落下 “择令而从” 的话柄,更怕因此失去天下民心。
众人听完,皆沉默不语。张飞性子最急,忍不住嚷嚷道:“大哥,打就打呗!那袁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初酸枣联盟时,就是这老贼断咱们的粮草,还处处给咱们使坏,今日要是能揍他一顿,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那才痛快呢!”
刘备站起身,走到厅中央,目光坚定却又带着几分无奈:“之前的恩怨暂且不提,今日之所以决定出兵,确实是因为袁术僭越称帝,罔顾汉室威严,天子下令征讨,我身为徐州牧,食朝廷俸禄,只能奉旨讨贼!” 话虽如此,他脸上却难掩不情愿的表情,显然也清楚这一战的风险:出兵则会损耗徐州兵力,曹操偷袭;不出兵则落下 “不忠” 之名,于日后发展不利。
堂下的陈宫何等精明,一眼便看穿了刘备的心思。他当即上前一步,躬身说道:“主公,您既想奉旨出征,保全‘忠君’之名,又怕曹操趁机来袭、损耗徐州兵力,某倒有一计,可解主公之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备眼中顿时一亮,连忙上前一步,语气急切:“公台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厅内众人也纷纷侧目,连一直沉默的马超、张辽都看向陈宫,想听听他有何应对之策。
陈宫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曹操此次讨伐袁术,打着‘天下大义’的旗号,咱们若拒不从命,他定会四处散播‘徐州抗旨’的言论,日后他若攻打徐州,便有了‘讨伐不忠之臣’的理由,到时候天下诸侯或许还会助他一臂之力。所以,咱们不仅要出兵,还要‘积极’出兵!”
这话一出,关羽丹凤眼微微一挑说道:“公台先生要置徐州不顾,帮助曹操?”
陈宫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算计:“关将军莫急,且等在下说完,出兵归出兵,咱们绝不可倾巢而出。可等曹操大军在会盟之地摆好阵营,粮草运输路线、营寨布防全部确定后,咱们再率军前往会合,而且咱们只率三万大军前往,留下三万大军镇守徐州,交给陈登统领。陈登久居徐州,熟悉各州郡地形,又深得百姓拥戴,有他在,可保徐州无虞。”
“至于这三万大军,也不是真去帮曹操打袁术。” 陈宫眼中光芒更盛,声音压得更低了些,“曹操大军从许昌出发,距离寿春足足几百里,中间还要攻克袁术麾下的汝南、汝阴两座城池,粮草运输本就困难。咱们可提前派细作混入曹操粮道沿线,摸清他的粮草运输时间、路线与护卫兵力,等曹操主力攻到寿春城下、分身乏术时,再动手断其粮草,让臧霸将军率领三千精锐,换上袁术军的衣甲,趁着夜色突袭粮营,不仅要劫掠粮草,还要故意留下些袁术军的兵器、旗帜,让曹操误以为是袁术的人干的,绝不会怀疑到咱们头上。”
张辽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公台先生此计甚妙,可臧将军麾下多是并州旧部,对袁术军的战术不熟,万一露出破绽怎么办?”
陈宫早有准备,从容答道:“文远将军放心,我已让人从俘虏的袁术军口中摸清了他们的行军口令、哨探规矩,出发前再让俘虏对臧将军的部下拉练三日,确保万无一失。而且咱们劫掠曹操的后援粮草,他前期的作战粮草我们并不动,不会让他立刻断粮,也能为咱们后续的计划争取时间。”
他继续说道:“咱们这五万大军的粮草,也不用带太多,够支撑到寿春城下即可。到了盟军大营后,咱们再以‘愿为先锋,攻打寿春城门’为由,多向曹操索要粮草,他既想让咱们出力,又要维持‘盟主’的体面,定然不会拒绝。如此一来,既能减少咱们的粮草消耗,又能尽可能掏空曹操的储备,可谓一举两得。” “诸位想必也清楚,寿春城作为袁术的大本营,城墙高厚,又囤积了足够三十万大军消耗三年的粮草,曹操想破城,绝非易事。” 陈宫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十足的把握,“等曹操攻了十几天、损兵折将却毫无进展,咱们再让臧将军动手,彻底截断他的粮道。没了粮草,他麾下十几万大军撑不了几日,士兵必然会哗变,到时候就是咱们徐州军‘表演’的时刻!”
“表演?” 张飞听得兴起,忍不住追问,“怎么个表演法?”
“其一,继续让臧将军盯着粮道,绝不让一粒粮食运到曹操大营;其二,咱们提前把劫掠到的曹操粮食印上徐州军标识,在曹操大军断粮两天后,派率军押运,打着‘雪中送炭’的旗号,把粮草运到寿春城下,‘慷慨’地借给曹操。” 陈宫解释道,“如此一来,曹操大军的士兵会感激咱们的救命之恩,军心定然会偏向徐州;曹操虽心知肚明,却也只能受下这份人情,不敢与咱们翻脸。”
他话锋再转:“与此同时,咱们再以‘徐州军连日充当先锋,将士疲惫不堪’为由,请求暂时休整,曹操刚得了咱们的粮草,又怕咱们撤军后他独自面对袁术,必然会答应。等曹操重新整顿兵马、继续攻城时,咱们的士兵早已养精蓄锐。若曹操真能攻破寿春,他的大军也已是强弩之末,咱们再趁机率军入城,以‘保护献帝诏书、接收袁术降部’为由,抢占城池要地与粮草,战功自然能得大头;若曹操攻不下寿春,必然伤亡惨重,咱们便立刻断掉给他的粮草,再从徐州调齐剩下的大军,趁着他军心涣散之际发起突袭,定能一击击溃!”
说到这里,陈宫躬身拱手,语气激昂:“到时候,主公不仅能除掉曹操这个心腹大患,还能率领大军挥师许昌,迎回天子,以‘匡扶汉室’之名号令天下诸侯 —— 这才是咱们徐州真正的崛起之机!”
厅内瞬间陷入寂静,只有烛火 “噼啪” 作响。关羽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赞同;张飞拍着大腿,连声叫好:“好计策!这曹贼要是中了计,保管他有来无回!”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他从未想过,竟有人能将 “借刀杀人”“坐收渔利” 的计策谋划得如此周密;赵云、张辽也纷纷点头,认可这计策的可行性。
刘备看着众人的反应,又想起陈宫计策中的每一步细节,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兴奋。他猛地一拍案几,沉声道:“好!就依公台之计!即刻传令:让臧霸将军挑选三千精锐,秘密前往下邳城训练,熟悉袁术军的战术;陈登留下镇守徐州,赵云、关羽、张飞,吕布,张辽,马超随我率军三万,五日后启程前往寿春!”
“遵命!” 众人齐声应下,厅内的凝重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战意。
建安元年六月中旬,中原腹地的陈留城外,一处临时搭建的军营绵延数十里,黑色的 “曹” 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营内甲胄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不绝于耳 —— 这里便是曹操召集诸侯讨伐袁术的王师聚集之地。
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曹操身着紫色丞相朝服,手中握着一柄镶嵌宝石的长剑,剑鞘上 “天子御赐” 四字格外醒目。他端坐于主位,目光扫过帐内的荀彧与郭嘉,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与不屑:“某早说过,天下诸侯除了某,没有一个英雄。讨贼檄文已发十天,满世界都在喊着‘匡扶汉室’,可到如今,除了咱们这十五万兵马,还有谁率军前来?”
他将手中的天子剑轻轻搁在案上,发出 “当” 的一声轻响:“袁绍忙着打公孙瓒,刘表龟缩在荆州,孙策刚占了江东自顾不暇…… 一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哪里还记得‘汉贼不两立’?可笑,可叹!”
荀彧躬身道:“丞相不必动怒。诸侯虽未响应,可我军十五万精锐已集齐,粮草充足,足以平定袁术。待斩了袁术这个逆贼,丞相威望更盛,届时诸侯自会俯首。”
郭嘉也附和道:“文若所言极是。袁术虽有三十万兵马,却多是乌合之众,且他称帝失了民心,我军只要稳扎稳打,定能一战而胜。”
曹操微微点头,正欲再言,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几分激动与慌乱:“报!丞相!凉州牧陈宇大人,亲率三万铁骑,已到营外,说是来与丞相会合,共讨袁术!”
“什么?” 曹操猛地从座椅上站起来,眼中满是意外,随即又闪过一丝欣喜。他与陈宇已有一年多未见,去年陈宇平定凉州后,他还特意在献帝面前举荐,为其求得 “凉州牧” 的册封,本以为陈宇会固守凉州,没想到竟真的率军前来。“快!随我去帐外相迎!” 曹操话音未落,已大步朝着帐外走去,连天子剑都忘了携带。荀彧与郭嘉对视一眼,也连忙跟上 —— 能让曹操如此郑重相迎的诸侯,整个天下,也只有陈宇一人。
营外的空地上,此刻正上演着一幕震撼人心的景象:三万凉州铁骑列成整齐的方阵,玄色的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士兵们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连战马都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只有偶尔喷鼻的声响,却更显威严。方阵最前方,陈宇身着黑色铠甲,腰间悬挂着一柄长剑,面容沉稳;项羽、霍去病、薛仁贵、刘伯温、花木兰分侍两侧,项羽的霸王枪斜倚在身侧,枪身乌黑发亮;霍去病的破虏枪紧握手中,少年将军眼神锐利;薛仁贵的方天画戟泛着银光,气势凛然;花木兰一身银甲,手持长剑,身姿挺拔,丝毫不逊于男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