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系统任务,清剿流寇?固本培元(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最新章节。

第一场冬雪落在黑风山时,陈宇正在训练场跟着霍去病练枪。鹅毛般的雪片飘落在青石板上,很快积起薄薄一层,踩上去发出 “咯吱” 的轻响。他握着一把铁枪,动作比半个月前熟练了太多,虽然力道仍不及霍去病,却也能稳稳接下对方的基础招式,额头上冒着热汗,竟丝毫没觉得冷。

“主公,收枪时手腕再沉些,别让力道泄了。” 霍去病站在对面,手里的破虏枪轻轻一点,挡住陈宇的枪尖,银甲上落满了雪,却丝毫没影响他的动作,“您看,这样收枪,既能卸力,又能快速反击,战场上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生机。”

陈宇点点头,按照指点调整动作,铁枪在雪地里划出一道浅痕,果然比之前稳了不少。他抬头看向整个前哨,心里满是暖意 —— 入冬后,靖安营的景象比预想中还要安稳:

前哨的草屋都加盖了厚厚的茅草,窗户糊上了油纸,再也不怕寒风灌进去;百姓们穿着新缝的棉衣,有的在屋里缝补衣物,有的在空地上扫雪,孩子们则在雪地里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前哨;马厩里,50 匹战马都铺上了干草,养马技工老周正带着人给马喂豆饼,战马们时不时打个响鼻,显得格外精神;后山的铁匠炉依旧没停,炉火映着铁匠们黝黑的脸,“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在雪地里传得很远,新炼出的铁刀和铁枪,正一批批送到青壮手里。

这就是入冬后的靖安营 —— 没有冻饿的百姓,没有慌乱的流民,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安稳的笑容。陈宇心里清楚,这份安稳来之不易,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许文盯着物资调配,确保每个人都有棉衣穿、有粮食吃;苏文继续接收流民,半个月又招了 43 人,现在靖安营总人数已经 600 人;霍去病和陈庆之则轮流训练青壮,骑兵队和步兵队的战力越来越强;周虎、郁保四带着人加固防御,黑风寨的箭塔和矮墙又加了一层,连护城河都冻上了冰,更难攻打。

“主公!主公!有急事!” 远处突然传来马探的喊声,他骑着马,冒着雪从黑风寨方向赶来,身上的披风都被雪打湿了,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陈宇停下练枪,心里咯噔一下 —— 马探平时沉稳,很少这么慌张,肯定是出了大事。他快步走过去,问道:“马探,怎么了?是不是周边有残匪动静?”

马探翻身下马,喘着粗气,连忙道:“不是残匪!是前哨来了两骑,说是曹操曹大人的部下,还带着曹大人的令牌,说有要事要跟主公商讨,现在就在前哨的议事屋等着!”

“曹操的部下?” 陈宇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铁枪差点掉在地上。他心里瞬间翻起惊涛骇浪 —— 现在是中平六年末,按历史时间线,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讨董,就是明年开春的事!曹操这时候派部下过来,肯定跟讨董有关!

他穿越前研究三国多年,太清楚 “十八路诸侯讨董” 的意义 —— 那是诸侯们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也是乱世混战的导火索。曹操作为讨董联军的核心成员之一,这时候找他,绝不是简单的寒暄,大概率是想拉靖安营加入讨董联军,或者打探他的态度,毕竟靖安营有霍去病这样的猛将,还有 600 人的规模,在周边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霍将军,你跟我去前哨,其他人继续训练。” 陈宇当机立断,心里快速盘算着 —— 现在靖安营虽然有了一定实力,但跟曹操、袁绍这样的诸侯比,还是太弱了。加入讨董联军,既能借讨董的名义扩充声望,又能暂时依附曹操,避免被其他势力吞并;可要是拒绝,又会得罪曹操,之前从他那里拿的一万钱和物资,说不定会成为麻烦。

霍去病点点头,把破虏枪背在背上,跟着陈宇朝着前哨走去。雪越下越大,两人踩着积雪,很快就到了前哨的议事屋。议事屋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说话声,陈宇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屋里生着一盆炭火,暖意融融。两个穿着铠甲的汉子正坐在桌边,手里捧着热粥,看到陈宇进来,连忙放下粥碗,站起身拱手行礼。为首的汉子约莫三十岁,身材魁梧,腰间挂着一把环首刀,手里拿着一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一个 “曹” 字,正是曹操的令牌。

“在下曹仁,乃孟德公堂弟,这位是夏侯尚,孟德公麾下校尉。” 为首的汉子开口道,语气恭敬却不失威严,“奉孟德公之命,特来拜访陈主事。”

“曹将军,夏侯校尉,不必多礼。” 陈宇连忙回礼,心里却有些惊讶 —— 曹仁是曹操的核心宗亲将领,夏侯尚也是夏侯氏的子弟,曹操居然派这么重要的人来,可见对这次会面的重视。

众人坐下后,曹仁开门见山,从怀里掏出一封竹简,递给陈宇道:“陈主事,孟德公让在下给您带了封信。近日袁绍袁本初大人,正召集天下义士,准备明年开春讨伐董卓,孟德公觉得陈主事您仁勇双全,靖安营战力也不俗,想邀请您加入讨董联军,一起为匡扶汉室出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宇接过竹简,展开一看,上面果然是曹操的字迹,内容和曹仁说的一致,还特意提到 “靖安营若愿加入,联军粮草可接济一部分,战后论功行赏,必不亏待”。他心里更确定了 —— 曹操这是想拉他入伙,壮大讨董联军的势力,同时也想把靖安营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曹将军,夏侯校尉,讨董安天下,是宇的心愿,靖安营也愿意为讨董出力。” 陈宇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放缓语气,“只是靖安营刚稳定下来,百姓们还在适应冬天的生活,青壮的训练也还没完成,要是现在就加入联军,怕是会拖累孟德公和袁大人的计划。”

他这话既是实话,也是试探 —— 靖安营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在讨董联军中立足,贸然加入,很可能会成为炮灰。他想看看曹操的态度,是不是真的重视靖安营,还是只是想多凑个人数。

曹仁似乎早就料到陈宇会这么说,笑着道:“陈主事不必担心!孟德公说了,靖安营可以先不用全员加入,只需在明年开春联军集结时,派一部分青壮参战即可,主要是为了壮大声势,孟德公也会派士兵协助靖安营守护据点,保证百姓们的安全。”

夏侯尚也补充道:“是啊!陈主事,董卓残暴,天下人都想诛之!您要是加入讨董联军,不仅能得天下人的称赞,还能借联军的名义招募更多流民,壮大靖安营的实力,这对您和靖安营来说,都是好事!”

陈宇心里一动 —— 曹仁和夏侯尚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加入讨董联军,确实能带来声望和流民,还能暂时得到曹操的庇护,避免被其他势力打压。而且按历史时间线,讨董联军虽然最终解散,但前期确实能积累不少声望,对靖安营的发展很有利。

他看向坐在一旁的霍去病,眼神里带着询问。霍去病会意,微微点头 —— 他虽不懂讨董的复杂局势,却知道陈宇的决定都是为了靖安营,而且加入讨董,也能让他有机会率领骑兵上阵,实现之前组建骑兵的目标。

“好!” 陈宇不再犹豫,对着曹仁和夏侯尚拱手道,“曹将军,夏侯校尉,我代表靖安营,答应加入讨董联军!明年开春,我会亲自带着 50 名骑兵、100 名步兵,前往酸枣与孟德公会合!”

曹仁和夏侯尚脸上都露出笑容,曹仁连忙道:“太好了!陈主事果然是识大体之人!孟德公要是知道您答应加入,肯定会很高兴!这是孟德公给您的信物,明年开春,您带着信物去酸枣,自然有人会接应您。”

说着,曹仁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陈宇 —— 玉佩是白玉制成的,上面刻着 “讨董义士” 四个字,质地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

陈宇接过玉佩,握在手里,心里满是感慨 ——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要参与到讨董之战中,这可是三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虽然靖安营现在还很弱,但只要抓住这次机会,说不定就能在乱世里,闯出更大的天地。

“曹将军,夏侯校尉,一路辛苦,不如在靖安营住一晚,等雪停了再走?” 陈宇热情地挽留道,“正好让你们看看靖安营的情况,也好跟孟德公汇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