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淬火侦察营(上)(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兄弟戎装:我的狼牙生涯》最新章节。
侦察营的野外生存训练,远非史小凡在警卫连时接触的那么简单。
三天两夜,仅配发少量压缩饼干和食盐,一把军用开山刀,一个指北针,地图自辨。
要求在指定时间内穿越二十公里复杂山地,并抵达目标点。
饥饿、疲惫、蚊虫叮咬、方向迷失……这些还只是开胃菜。
侦察营的教官们扮演的“蓝军”追捕小队,如同跗骨之蛆。
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追踪、围堵,逼迫受训人员不断改变路线,消耗本就所剩无几的体力。
史小凡将系统的状态监测功能运用到了极致。他精确计算着每一分体能的消耗,利用【肌体疲劳度】的提示,合理安排休息和行进节奏,避免过度透支。
当【战术风险提示】偶尔亮起,警示某片区域可能存在“蓝军”传感器或巡逻队时,他总能提前规避,选择更隐蔽但更安全的路径。
他前世所学的野外生存知识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能准确辨识可食用的野果和植物根茎,利用简陋的工具设置陷阱捕捉小动物补充蛋白质,甚至用特定的苔藓和地衣判断方向,弥补了指北针在强磁矿区可能失灵的不足。
他的这些表现,让同组的三班老兵们刮目相看。
起初,他们认为这个师部来的兵只是个理论派,但在史小凡第三次带着他们避开“蓝军”巡逻,并找到干净水源后,质疑的目光渐渐变成了信服。
班长,那位沉默的四级军士长,看着史小凡熟练地用削尖的树枝叉起一条鱼,终于开口说了除了命令以外的第一句话:“你以前在野外待过?”
史小凡将鱼穿在树枝上准备熏烤,平静地回答:“报告班长,喜欢看这方面的书,自己瞎琢磨过。”
班长没再追问,只是默默地将自己水壶里最后一点水分了一半给史小凡。
最终,史小凡所在的小组,凭借有效的规避和顽强的毅力,成为少数几支未被“蓝军”抓获并成功抵达目标点的小队之一。
野外生存归来,短暂的休整后,侦察营组织了连级战术对抗。
史小凡被孙连长点名,临时加入红军指挥组,担任“战术分析员”,负责根据前线传回的情报,分析蓝军可能的部署和意图。
对抗一开始,红军进攻受挫,蓝军的防御韧性和反击力度超乎寻常。
“蓝军火力配置前重后轻,右翼明显是佯动,他们的预备队很可能藏在左翼那片洼地。
”史小凡盯着沙盘,结合前线侦察兵传回的零碎信息,迅速做出判断。
“左翼?”一名红军排长质疑,“左翼地形开阔,不利于隐藏预备队。”
“正因为开阔,我们才容易忽略。
”史小凡指着沙盘上几个不起眼的标高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有几处反斜面和小型冲沟,足以隐蔽一个排的兵力。
如果我们的主攻方向按原计划放在右翼,他们的预备队从左翼洼地突然杀出,正好打在我们的侧肋上。”
红军连长沉吟片刻,选择相信史小凡的判断,调整了主攻方向,并加强了对左翼的侦察和警戒。
果然,后续侦察证实了蓝军一个精锐排确实隐蔽在左翼洼地。
红军及时调整战术,避免了被侧翼包抄的风险,虽然最终未能突破蓝军防线,但也打了个旗鼓相当,展现了极高的战术水平。
对抗结束后的复盘会上,孙连长重点表扬了指挥组的临机决断,并特意提到了史小凡的分析起到关键作用。
侦察营的官兵们看史小凡的眼神,彻底变了。
从最初的好奇和审视,变成了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实力,是军营里唯一的通行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