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高句丽の胃,渔阳的税与人才引进计划(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最新章节。
渔阳的“自动连弩”项目在马钧和王铁柱的带领下,进展得如火如荼——字面意义上的“如火如荼”。就在昨天,研发小组为了测试新设计的“弹簧”(其实是王铁柱用牛皮筋和鱼线缠出来的玩意儿),不小心把半个工坊给点着了。幸亏旁边就是水泥仓库,王铁柱急中生智,指挥手下用刚出炉的水泥粉来了个“物理灭火”,火是灭了,但参与测试的几位工匠连同马钧本人,现在都顶着一头灰扑扑、硬邦邦的水泥发型,走在路上像一群移动的雕塑,被士兵们私下称为“渔阳兵马俑”。
张承闻讯赶来视察灾情,看着眼前这群“出土文物”,非但没生气,反而摸着下巴啧啧称奇:“不错不错!这造型,这质感,很有后现代艺术风格!下次搞文化输出,可以把你们当成'渔阳行为艺术团'派去高句丽展览,门票收他们十张貂皮一位!”
马钧顶着沉重的“水泥头盔”,口齿更加不清:“主……主公,连……连弩的连发机构,还……还是卡壳。”
“卡壳?那是灵感在酝酿!”张承大手一挥,毫不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多失败几次,就能凑一桌麻将了!继续搞!需要什么材料,列单子!老子现在穷得只剩下钱了!”
他这话倒不是吹牛。随着“辣椒霸权”计划的深入推进,高句丽那边的情形已经不能用“贸易顺差”来形容了,那简直是单方面的“经济抽血”。
高句丽王宫近日发布了一道奇葩诏令:为节约开支,支援前线(虽然不知道前线在哪儿),即日起,宫中膳食标准下调,每日午膳仅限四菜一汤,且其中必须有两道是渔阳进口的麻辣口味,美其名曰“与民间同甘共辣”。
诏令一出,高句丽贵族们心态崩了。以前还能偷偷吃个小灶,现在连大王都带头啃辣条、涮火锅(清汤锅底已被视为异端),这日子没法过了!更让他们崩溃的是,由于长期、大量、高频次地食用麻辣食品,整个高句丽上层社会集体患上了严重的“肠胃依赖症”。
据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句丽御医(偷偷用三根老山参跟渔阳商队换了一箱健胃消食药品)透露:“如今大王一日不食辣,则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两日不食辣,则易怒暴躁,口舌生疮;三日不食辣……恐有捶胸顿足、涕泪横流之风险。此症,老夫称之为'渔阳胃'。”
“渔阳胃”迅速成为高句丽的国民病。朝会上,大臣们一边激烈辩论国事,一边偷偷从袖子里掏出渔阳肉干嚼两口提神。边境哨所,士兵们站岗放哨的标配不再是弓箭,而是一壶水和一包辣条,用以抵御严寒和……馋虫。
民间更是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景象。原本供奉山神、祖先的祭坛上,悄然出现了麻辣火锅底料和英雄血酒的身影。甚至有狂热的“渔阳美食信徒”宣称,曾在月圆之夜,看到辣椒酱在碗中自行旋转,并发出“咕嘟咕嘟”的神谕(后来被证实是碗没放平)。
高句丽的经济,就在这全民“嗦哈”的狂欢中,肉眼可见地滑向深渊。国库里堆满了渔阳的“五铢钱”(张承仿制的,成色一般,但在高句丽硬通货),而本国的人参、皮毛、药材等资源几乎被掏空。民间出现了“拿人参换辣酱,捧着貂皮求毛衣”的魔幻现实。
高句丽大王高男武某次深夜对着空荡荡的国库暗自垂泪,恰好被起夜的宫廷侍卫看见,其主要工作是帮大王试吃新到的渔阳零食。侍卫于心不忍,递上一包渔阳产的“清香型”辣条(据说能解腻),安慰道:“大王,想开点,至少……咱们的民众,精神上是快乐且火辣的。”
高男武接过辣条,咬了一口,感受着那熟悉的灼烧感从舌尖蔓延到胃里,混合着屈辱与满足的复杂泪水再次涌出:“快乐?火辣?再这么下去,寡人怕是要成为史上第一个因为辣椒而亡国的君王了!”
与此同时,渔阳太守府内,张承正在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财政总结暨未来发展吹风会”。
李敏捧着一本厚得像砖头的账册,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主公,截至本月,与高句丽的贸易顺差再创新高!仅辣椒酱一项,利润就高达百分之八百!羊毛衫、雪花盐、英雄血等产品也持续热销。如今我渔阳库府充盈,钱粮堆积如山,足以支撑三年大规模基建和扩军之需!”
“才三年?”张承翘着二郎腿,剔着牙(刚吃完麻辣兔头),表示不满,“格局小了!老田!我们要有'百年大计'的眼光!这点钱,也就够修几条高速水泥路,造几艘水泥航母……呃,是水泥战列舰,再给全军换装一下'自动连弩'(如果搞得出来的话)。”
郭嘉裹着羊毛毯,慢悠悠地补充:“主公,高句丽经济已近崩溃,其民依赖于我,其财尽入我彀。然,竭泽而渔,恐生变故。是否应考虑……适当提高部分商品价格,实施'梯度收割'策略?比如,对王室特供的'至尊无敌辣'火锅底料,涨价三成?”
“哎,奉孝此言差矣!”张承摆摆手,一脸“我是良心企业家”的表情,“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可持续发展!涨价多伤感情?我们要从扩大内需……啊不,是扩大'他们'的需求入手!”
他眼睛一亮,又有了新点子:“比如,我们可以推出'火锅会员卡'!在高句丽搞连锁火锅店,充值满一百张貂皮送鸳鸯锅!再比如,开发'麻辣味'的胭脂水粉!要把'渔阳制造'融入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从睁开眼睛到闭上眼睛,想的、用的、吃的、穿的,都离不开咱们渔阳!”
众将听得目瞪口呆。
赵云忍不住提醒:“主公,高句丽毕竟是一国,若将其逼至绝境,恐狗急跳墙,武力犯边。”
“怕什么?”张承嗤笑一声,“就他们现在那状态?士兵站岗都得靠辣条续命,将军上马都得先问问今天火锅底料送到没有,拿什么跟老子打?用人参砸死我吗?还是用泡菜坛子当武器?”
他越说越起劲,直接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高句丽的位置:“再说了,咱们的'大数据精兵'是吃素的?阎柔在辽东天天搞'麻辣军演',吓得高句丽边境守军现在看到冒烟的东西(不管是炊烟还是烽火)就条件反射流口水!他们要是真敢动武,老子就断他们的辣条供应!看谁先崩溃!”
严纲挠头问道:“主公,那叫……'辣条制裁'?”
“没错!”张承打了个响指,“这就叫——掌控你的胃,就等于掌控你的国!高句丽的税,不是靠收的,是靠他们自愿用资源换辣条换来的!这就叫'胃动力征税'!比什么苛捐杂税都高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