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辽东第一站的“硬骨头”与主公的“三十六计选择困难症”(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最新章节。
辽西郡的烂摊子总算被张承用“水泥加大棒”的粗暴方式暂时糊弄上了正轨。看着乐阳城外初具雏形的水泥路和那些在皮鞭(以及夏侯兰死亡凝视)下变得“乖巧懂事”的俘虏们,张承满意地点点头,感觉自己像个刚刚完成大型沙盘作品的幼儿园老师,虽然过程鸡飞狗跳,但成果……勉强能看。
是时候继续东进了!辽东那块肥肉,可不能让公孙度那老小子独吞太久!
临行前,张承开始点将分兵。他拍着严纲那能扛鼎的肩膀,语重心长:“老严啊,辽西这摊子,还有后续粮草转运,可就交给你了!老子给你留一万骑兵,够意思吧?记住,谁敢炸刺,别跟他客气,直接摁进水泥搅拌机里清醒清醒!实在不行,就放‘回马射’风筝玩死他们!”
严纲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大嗓门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主公放心!有某在,辽西乱不了!保证一根粮草毛都少不了前线的!”
轮到安排郭嘉时,张承就谨慎多了。他看着郭嘉那依旧没什么血色的脸,以及时不时掏出手帕捂嘴轻咳的样子,心里直打鼓。历史上这位鬼才好像就是在北伐路上病死的?可不能让这悲剧在自己这儿重演!辽东苦寒之地,万一奉孝这小身板扛不住,折在那儿,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奉孝啊,”张承堆起一脸“慈祥”的笑容,“你看你这脸色,跟咱那没漂白的雪花盐似的。辽东那地方,听说比辽西还冷,风跟刀子似的。你这身体……要不就先在乐阳歇着?这里好歹有房子(虽然是水泥的),有火锅(虽然食材依旧感人),你好好将养将养,顺便帮老子看着点严纲那莽夫,别让他把辽西给拆了。”
郭嘉抬起眼皮,懒洋洋地瞥了张承一眼,哪能不知道主公那点小心思。他晃了晃似乎永远喝不完的酒葫芦,慢悠悠道:“主公是怕嘉成了累赘,还是怕嘉步了古人后尘,病逝征途?”
张承被戳穿心思,老脸一红,梗着脖子道:“胡说!老子是那种人吗?我这是爱惜人才!你看你这小身板,风一吹就倒,去了前线,老子还得派人照顾你,多耽误事!就这么定了!你留下!这是命令!”
郭嘉无奈地笑了笑,也没再坚持。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确实达不到经受长途跋涉和前线艰苦环境的程度。“既如此,嘉便恭敬不如从命了。主公此行,辽东公孙度非易与之辈,需谨慎行事,切莫……咳咳……切莫贪功冒进。”
“知道知道!老子心里有数!”张承大手一挥,随即又想起一件顶重要的事,对身旁的李敏(已从渔阳调来)吩咐道:“老李,赶紧的,以老子的名义,发布‘求贤令’!不,是‘求医令’!重金招募天下名医!找找名叫华佗和张仲景的名医,这两人优先给老子找来!找不到活的,找到他们徒弟、他们写的书也行!再在军中和社会上招募懂草药、会处理外伤的人,组建一个……嗯,‘战地医疗营’!以后咱们的士兵受伤了,不能光靠命硬扛!这事儿关乎军队战斗力,必须抓紧办!”
李敏连忙记下,心里盘算着这又是一大笔开销,不由得一阵肉疼。
安排妥当,张承终于率领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离开乐阳,剑指辽东。队伍中,一个脸上贴着狰狞刀疤、粘着两撇怎么看怎么别扭的小胡子、穿着普通骑兵号衣的“糙汉子”,正低着头,混在队伍里,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正是我们的糜贞糜大小姐!
她凭借精湛的(自以为)伪装技术和一颗永不熄灭的搞事之心,再次成功混入了东征大军。这次她学聪明了,见到汉人士兵,就故意用蹩脚的胡语嘟囔两句;遇到乌桓骑兵,就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比划。结果汉人士兵以为她是哪个被同化了的胡人,乌桓骑兵又以为她是哪个口音奇怪的汉人士兵,双方都把她当成了“自己人”(对面的自己人),居然没人怀疑!糜贞心里那叫一个得意,感觉自己简直就是潜伏界的奇才!
大军一路东行,气候愈发寒冷。当那座被修葺一新、城墙高达五米、旌旗招展、戒备森严的辽阳县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张承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勒住战马,举起望远镜(粗糙的水晶磨制,效果感人,但比没有强),看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守军和城下严阵以待的敌方阵列,嘴角狠狠抽搐了一下。
“卧槽……公孙度这老小子,动作够快的啊!”张承放下望远镜,感觉牙花子有点疼,“这城墙,这阵势……看样子是早有准备,以逸待劳啊!”
他原本以为拿下辽西后,可以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冲进辽东,打公孙度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在辽西耽搁了那么久,给了对方充足的备战时间。眼前这辽阳县,俨然成了一只浑身是刺的钢铁刺猬!
“子龙,探清楚了吗?对面有多少人?”张承沉声问道。
赵云神色凝重:“回主公,据斥候回报,公孙度在辽阳集结了不下十万兵力,且城墙经过加固,护城河也被拓宽挖深。强攻……恐难奏效,伤亡必大。”
张承心里咯噔一下。十万!还是守城方!自己这边满打满算七万,虽然是精锐骑兵,但攻城本就是骑兵的短板,更何况对方兵力还占优!这特么不是碾压局,是攻坚战,是硬骨头啊!
要是郭嘉在就好了,那家伙鬼主意多……张承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望来路,只看到一片尘土和自家军队的旗帜,哪有郭奉孝那慵懒的身影?
张承感觉压力山大。他以前打仗,要么是靠装备碾压(比如马中三宝),要么是靠信息差(比如文抄公装文化人),要么是靠对方菜(比如辽西“三大神将”),真正需要绞尽脑汁玩谋略的硬仗,还真没打过几场。
现在郭嘉不在,这出谋划策的重担,不就落到他自己头上了?
张承挠了挠头,开始在自己那库存不多的兵法知识里翻找起来。三十六计?对!三十六计!老祖宗的智慧!
他闭上眼睛,开始默念:“三十六计,走为上……呸呸呸!还没打就跑,太丢份了!瞒天过海?怎么瞒?七万大军杵在这儿,当公孙度是瞎子吗?借刀杀人?借谁的刀?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以逸待劳?现在是人家以逸待劳我们啊!趁火打劫?也没见辽阳城里着火啊……”
“声东击西?”张承眼睛微微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往哪儿声?往哪儿击?西边是辽西,打下来也没意义。北边?南边?情报不足啊……”
“无中生有?”张承琢磨着,“凭空变出点啥来吓唬公孙度?变啥?天兵天将吗?”
“暗度陈仓?”他看了看辽阳那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这陈仓……不太好度啊……”
“隔岸观火?”张承看了看自己身后的七万大军,“火在哪儿?我们就是最大的火把……”
“借尸还魂?”张承打了个哆嗦,“太晦气了!不行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