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小说创作的新高度(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最新章节。

说明人在认真读,不是刷完就走。

她把热力图导出,顺手点开一个读者上传的二创视频。标题是:“当小说开始反向入侵现实”。

视频用《镜渊》小说片段做旁白,画面是城市监控录像的拼接:地铁站里戴耳机的女孩突然抬头,像是听见了什么;录音棚里,制作人反复调试一段人声,嘴里念着“再偏0.3赫兹”;甚至有个程序员在代码注释里写:“此处加入随机扰动,模拟人类母亲的不完美哼唱。”

她关掉视频,打开邮箱。

主编来信。

“我们决定正式推荐你参评。不是因为你有话题度,而是你让网文第一次有了‘文献感’。读者在你的文字里读到了证据,也读到了光。”

最后问了一句:“下一章,还这么写吗?”

她摘下右耳的音符耳钉,轻轻拨了一下。

不是紧张,是确认它还在。

她回:“写更真的。”

发完邮件,她打开新文档,准备构思第八章。刚敲下标题,手机震了一下。

是平台通知。

“您的作品《镜渊》第七章评论数突破五十万,触发‘深度共情’标签,已进入编辑精选推荐池。”

她没看具体内容,而是调出评论区的关键词云。最大的词是“真实”,其次是“母亲”“声纹”“0.3赫兹”,最小的词是“炒作”“人设”“剧本”。

她把关键词云截图,存进“证据03”文件夹。

然后打开录音软件,导入母亲那段哼唱。这次她没加速,也没逆向,只是把音频拉长,慢放三倍。音符变得绵长,像一根线,穿过所有杂音,直抵最底下的呼吸声。

她把这段处理后的音频嵌入新章节的元数据层,设置触发条件:只有连续三次完整播放,才会在结尾弹出隐藏段落。

内容只有一句:

“你听见的不准,才是我最准的记忆。”

文档保存,命名:《镜渊·第八章(草稿)》。

她退出软件,拿起桌上的耳钉,重新戴上。右耳那枚,金属边缘有点磨耳,但她没摘。

手机又震。

这次是系统推送。

“用户【林清歌】的作品《镜渊》第七章被收录至‘当代青年文学真实叙事研究’课题参考书目,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她看了两秒,锁屏。

窗外传来外卖电动车的提示音,和昨晚一模一样。

她没动,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

20:17。

邮箱弹出新消息。

发件人空白。

主题空白。

正文只有一行字:

“你写的听证会,我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