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保险柜密码的艰难探寻(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最新章节。

手机屏幕还亮着,那句“你以为你赢了?你只是把我关进了镜子里”像钉子一样卡在视线中央。林清歌没动,只是把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一划,页面消失,连同那张撕扯指甲的照片一起被拖进加密文件夹。她顺手将设备调成离线模式,断网,关通知,连震动都关了。现在,她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声音。

她打开另一个文件夹,封面是周砚秋的授课录像截图,时间戳从三年前开始排列。鼠标点下播放,画面里的人穿着那件熟悉的衬衫,第三颗纽扣缝着半截烧焦的乐谱,钢笔在谱边画下第一个骷髅。她把进度条拉到00:03:17,暂停,逐帧播放。

这是她第三次看这段录像。

前两次是为了学声压技巧,这次是为了找密码。

她把耳机戴上,调低音量,反复听周砚秋说“这里要撕开”时的语气节奏。每一次重音都落在第三拍,手指敲击琴键的顺序固定:C#-E-B。她记下音符,转成数字编码——3、5、2。这不是巧合。她翻出自己之前门禁刷卡记录的照片,末三位是352。再查他办公室空调温控面板的设定,常年固定在23度,但维修日志显示他曾亲手改过一次——35.2℃。

她把这三个352记在纸上,圈起来。

规律出现了。他不用随机数,而是用重复出现的数字组合,嵌套在日常行为里,像一种隐秘的签名。

她开始筛查他所有公开手稿的边缘批注。有些是节拍标记,有些是音程代码,但总有一两个数字格格不入。比如一份《夜行者协奏曲》的草稿背面,写着“7.12→07:19”,旁边画了个箭头指向乐谱第35小节。她记下这串数字,又翻出另一份未发表作品《灰烬回旋曲》,在页脚发现一行小字:“子夜00:00,频率校准”。

她把所有异常数字列出来,筛选出四位数组合:3527、7120、7190、3520、1207……共五组。

她需要验证。

保洁换班时间是晚八点十五分,陈薇薇之前随口提过一次,说“每次去偷拍周总监都是这个点”。她没问细节,但现在这句闲聊成了唯一的入口。

八点十分,她套上深棕色卫衣,把发尾塞进帽兜,手里夹着一叠旧乐谱复印件,伪装成助教去整理资料。走廊灯光微黄,监控探头的位置比上次多了两个,角度也变了,正好覆盖保险柜所在书柜的侧面。她低头走过去,脚步放轻,推门,进去,反手关门。

办公室没人。

她直奔书柜,手指摸到暗格边缘,轻轻一推,保险柜露出半寸。面板是四位数密码锁,红灯静默。

第一组:3527。

输入。

滴——红灯闪烁三秒,未开。

她心跳没乱,试第二组:7120。

滴——同样反应。

第三组:7190。

滴——红灯持续亮起,三秒后自动锁定,屏幕出现倒计时:180秒。

警报没响,但系统已经记录了异常尝试。这是静默警报,会同步到后台,如果周砚秋正在查看监控,现在就能看到她的脸。

她迅速把一叠乐谱塞进文件夹,翻开第一页,低头假装查阅。手指却在桌沿轻轻敲击,还原周砚秋讲课时的节奏——三下重拍,停顿,再两下轻点。

脚步声从走廊传来。

她没抬头,只听见门被推开的声音,空气微动。那人站在门口,没说话,目光扫过她,又落在保险柜上,停留两秒。她能感觉到那道视线像探针一样在房间里扫了一遍。

然后,门关上了。

她没动,等了整整一分钟,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倒计时还剩147秒,她不能继续试了。

回到宿舍,她把录像重放,重点看周砚秋关门的动作。右手扶门框,左手习惯性地轻敲衬衫第三颗纽扣——一下,两下,三下。

她突然停住。

那颗纽扣下的乐谱残片,她一直以为是装饰,甚至怀疑是某种加密载体。但她从没真正放大看过。

她调出之前拍的高清照片,放大纽扣边缘。烧焦的纸片边缘有一行极小的手写字,几乎被碳化覆盖:7|12|07|19

她盯着这串数字,脑子飞转。

7——母亲生日。

12——她重生那天。

07——实验体编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