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文化衫T恤和鸭舌帽(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小巷人家我有一个摸鱼系统》最新章节。

“诶--同学你们说话呀,校车呢?”

除复旦的接待点外,其他的几个接待点,面对这新生和家长们的询问,那是有苦难言呀。

好一阵解释和安抚,这才算是勉强平息了众人的怨念,也由此纷纷记恨上了复旦这边的人。

学生和家长们虽然暂时被安抚了,但心急的人始终心急,于是几人小声的说到:

“也不知道复旦校车,我们能不能坐?这大热天的,能早点去学校也好呀,这车站人又多,空气又闷热的,要不我们几个过去问问?”

“你这个提议好呀,我觉得可以,走我们去问问。”

这几人说着,弯腰拿起行李,拉着各自的孩子,接着径直朝复旦接待点走了过去。

等近了,其中一位女家长,拉着欧阳文静,笑着问道:

“这位同学,我看你是他们的领导吧,我们想问问,你们的迎新校车,能不能也送我们去学校报到呀?

你看这大热天的,一直待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呀,人还容易中暑。”

“是呀是呀,你们的这个饮料我们能领一瓶么?”

听着这些人七嘴八舌的问题,欧亚文静微面带微笑,十分亲和的说到:“各位同学和家长们听我说。

原则上我们的迎新校车是不能拉你们的,但是如果有顺路的,刚好我们发车的车上也有空位置的话。

是可以带你们一程的,至于这个饮料我们是不卖的,这些都是专门为我们学校的新生和家长们的。

所以,不能卖,也不能发给大家,还请大家多多理解。”

过来的学生和家长们听了,都表示理解,但也有个别不讲理的存在,好在都被人劝阻了,所以双方的交流,还是很愉快的。

就在这时候,车站的广播再次响了起来,有列车到站了。复旦这边又接待了四位报到的新生和家长们。

欧阳文静看了看时间,快中午十二点了,于是对着刚才的一行学生和家长们说到:

“现在我们的校车还能带几个人,但需要是同济、财经大学、外国语大学的新生,有没有?有的可以拿上你们各自的行李,跟我们走了。”

说完,转身招呼好自己学校的人,朝客车的位置走去。

刚才一行人里面,听到这话,都十分开心的带好自己的东西跟了上去了。这一幕可是把那几个接待点的同学弄的相当的无语和难堪。

再说提前离开的刘胜勇一行人,回学校的路上。

随着客车不停的接近目的地,车上众人都在兴奋的议论着,学生和家长们看着从车窗前,划过的一座座漂亮的建筑。

纷纷感叹着大城市的繁华,建筑的高大雄伟。嘱咐着各自的孩子们,到了大学要努力的学习。

多学知识努力的留下来,成为城里人,不要再回到那小城市,以及山沟沟里面。

这是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学生们一边点头应着,一边感受着手里的东西,那关于整个学校介绍的小册子,以及短袖T恤文化衫。

有手快的已经拆开了塑料包装,把文化衫穿到了身上,那自豪的神情,以及满脸的笑意想藏都藏不住。

坐在前面的张教授看着穿上文化衫的学子们,笑着同刘胜勇说到:“刘同学呀,这个文化衫的想法是谁想的?

可真不错,这可不单单是一件衣服呀,它通过校徽、院系标志、专属口号这些东西的巧妙搭配,

是可以很好的强化学生们对学校及专业身份和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的。”

拿着文化衫朝身上套的李教授说到:“这东西表面看,和我们以前奖励的背心差不多一个意思,

但是不同的是这个做的更好,更细致,规模也更大,质量也更好,这衣服好像是纯棉的料子呀。

老张呀,这不仅是你说的那些,我觉得呀,它还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能够承载同学们在一个特定阶段的集体记忆嘛,就像是今年的新生入学。

他们绝对会记忆犹新的,甚至等他们老了,在写回忆录或者忆往昔的时候,都会很自然的响起今天的场景。”

看了一眼老友的张教授笑道:“是呀,就是这代价有点高,我大概估算了一下,每个人就这么一件纯棉的短袖,

加一顶鸭舌帽子,就这两样就差不多十七八块了吧,更别说每人至少一瓶的汽水,对吧小刘同学?”

摩挲着身上体恤的,感受着两位教授的话,刘胜勇笑着说到:“还行吧,这东西批量采购的话,也没那么贵。

帽子加衣服,在加一瓶饮料,一套下来也就差不多15块的样子。”

听到这数据,后面的家长和孩子们都惊住了,喃喃的说到:“我的乖乖,这就15块钱了,都顶的上我半个月的工资了,这学校可真舍得花钱呀。”

说话间,复旦大学的校门已经可以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