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荠菜飘香(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东北大姨捡到个丧尸闺女》最新章节。
王淑芬和吴秀兰则是剁馅的好手。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二人的刀下飞快地变成细腻的肉糜,刀刃与案板碰撞发出急促而富有节奏的“咚咚”声。洗好的野菜控干了水,被堆在另一个大案板上,王淑芬手起刀落,翠绿的野菜瞬间被斩成均匀的碎末,一股混合着泥土芬芳和植物清香的浓郁气息立刻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这荠菜味儿可真正!”吴秀兰深吸一口气,赞叹道,“闻着就鲜灵!”
肉糜和野菜末被归拢到一个更大的陶盆里,程秋霞挽起袖子,开始调馅。先磕入两个金黄的鸡蛋,再倒入适量的酱油和自家酿的大酱,撒上盐和一点点珍贵的胡椒粉。她伸出手,五指张开,顺着一个方向用力地搅拌起来,让每一粒肉糜和野菜都均匀地裹上酱汁,充分融合。渐渐地,馅料呈现出一种诱人的油润色泽,野菜的翠绿点缀在粉嫩的肉糜中,香气也更加复杂浓郁起来。
肉的丰腴,酱的醇厚,野菜的清新,交织在一起,勾得人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哎呀,你这馅调的可真好啊。”
“那是,我老婆婆不外传的手艺呢,以前家里有老人在宫里御膳房留下的方子呢。”
“嚯,宫里的方子?那是贵人吃的东西啊,今儿托了你的福,我可得好好尝尝。”
“一边去,你是不是埋汰我呢?”
“哈哈哈哈哈……”
另一边,刘建业和赵援朝等人也被这热闹吸引,不好意思白吃,主动承担了烧水的任务。
“好香啊……”
“婶子们,我们不白吃,我们出锅和柴火行不?”
“我家寄了点山东的干虾仁。”
“稀罕物啊,快进来,我们也尝尝山东的虾仁。”
“你瞅你这人就爱逗人,娃们别听你姨开玩笑,带啥虾仁,自己留着吃就行。”
“不行、不行,虾仁已经拿来了,放馅里好吃,我们回去搬锅和柴火啊。”
“老马拿来的肉和虾仁搁一起,这家伙,赶上过年了今天。”
知青点那边的大铁锅和柴火被搬了过来,架在院子角落临时垒起的简易灶上,锅里盛满了清水,灶膛里松木柴噼啪作响,橘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水汽开始氤氲上升。
面醒好了,程秋霞揪下一大块,在撒了薄面的案板上揉搓成长条,再利落地揪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李风花和王淑芬则拿起擀面杖,一手转动剂子,一手碾压擀面杖,手腕翻飞间,一张张中间厚边缘薄、圆润光滑的饺子皮就像变戏法似的从她们手中飞出,整齐地摞在一起。
“我擀皮不中,你们来吧,我跟飞飞玩去了。”
“去吧去吧,你家还是你男人擀皮啊?”
“嗯呐,我是真擀不明白,左右手分开使就不听我指挥了。”
包饺子的场面更是热火朝天。女人们手指翻飞,取皮、填馅、对折、捏合,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元宝形、月牙形、麦穗形,各式各样的饺子在她们灵巧的手中诞生,像一群白胖胖的小鹅,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撒了面的柳条盖帘上。
程飞安静地坐在程秋霞腿边的小马扎上,看着大人们忙碌。她的目光追随着那些飞快动作的手指,看着馅料被包裹进面皮,看着一个个精致的饺子诞生。那浓郁的香气不断钻进她的鼻子,让她忍不住悄悄咽了咽口水。
“水开啦!”赵援朝看着锅里翻滚的大泡,高声喊道。
“来了!”
程秋霞应了一声,和李风花一起端起盖帘,将白胖的饺子们“哗啦”一声滑入滚开的水中。用笊篱轻轻推散,盖上木锅盖。不一会儿,白色的蒸汽便顶着锅盖边缘“噗噗”地冒了出来,带着面食和馅料混合的、令人无法抗拒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小院,甚至飘到了院外。
“点水!点水三次啊!”程秋霞指挥着,每次水滚都加入一小瓢凉水,让饺子皮更加筋道。
三次点水后,饺子终于熟了。程秋霞揭开锅盖,一股更加汹涌的热气和香气扑面而来,煮熟的饺子变得半透明,能隐约看到里面翠绿的馅心,一个个鼓鼓囊囊地漂浮在水面上,白胖可爱。
第一锅饺子被捞进几个大陶盆里,程秋霞先给眼巴巴等着的孩子们每人碗里拨了几个,又给烧火的刘建业和王琳还有李文娟她们盛了满满一大碗。
“程婶?咱一起吃吧?这多不好意思的。”
“快,趁热吃!咱们农村没有城里那么多规矩,饺子等着一起吃那都坨了。”她招呼着。
“就是,我们包着,你们先吃。等我们包完了你们也吃完了,你们再煮饺子给我们吃,这不整好嘛。”
“可不,饺子现下现吃味最好了。”
程飞用小手捧着碗,小心地吹着气,然后咬了一口。饺子皮爽滑筋道,破开的瞬间,滚烫鲜美的汤汁立刻在口中迸发,荠菜独特的清香混合着肉馅的丰腴,咸鲜适口,回味中还带着一丝野菜的微苦,恰到好处地化解了油腻。她吃得眯起了眼睛,小脸上全是满足。
“香!真香!”孙晓玲烫得直吸凉气,却舍不得停下筷子,“这比我妈包的还好吃!虾仁荠菜好鲜啊。”
刘建业也顾不上斯文了,连连点头:“野菜的鲜味完全被激发出来了,和虾仁肉馅相得益彰,妙极了。”
大人们也各自端着碗,或站或坐,院子里充满了吸溜吸溜吃饺子和满足的赞叹声。连趴在窗台上的狸花猫,似乎也被这香气吸引,鼻子一动一动地嗅着空气。
老马也端着一碗饺子,小心地喂给安静坐在旁边的莲娜。莲娜小口小口地吃着,咀嚼的动作很认真。
晚风轻拂,吹不散满院的饺子的香气和欢声笑语。这顿简单的荠菜饺子,不仅仅是一餐饭,更是靠山屯夏日里,邻里互助、分享收获的温情写照,是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用最朴素的食材,创造出的最踏实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