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春风吹(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东北大姨捡到个丧尸闺女》最新章节。

郑卫国显然早就接到了信儿,已经带着几个生产队的干部等在了屯子口那棵老槐树下。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站得笔直。

拖拉机冒着黑烟,晃晃悠悠地开了过来,车斗里坐着几个年轻人,穿着或蓝或绿、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净的衣裳,脚边放着捆扎好的行李卷和帆布提包。他们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更多的是一种对陌生环境的好奇。

拖拉机“哐当”一声熄了火,停在老槐树下。开拖拉机的师傅跳下来,跟郑卫国打了个招呼。车斗里的年轻人也互相搀扶着,有些笨拙地往下爬。

“欢迎!欢迎各位知识青年来到我们靠山屯!”郑卫国上前一步,声音洪亮,“我是大队长郑卫国。以后啊,这儿就是你们的第二个家。”

下来的知青一共六个,三男三女。男青年看起来都瘦削,戴着眼镜的那个显得格外文弱;女青年里,一个扎着两根粗辫子的姑娘眼神最活泛,一下车就东张西望,另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姑娘则微微低着头,显得有些腼腆。

屯子里的人们围了过来,悄默声地打量着这些城里来的娃娃。孩子们挤在最前面,瞪大眼睛看着这些穿着和他们不太一样、说话口音也有点怪的哥哥姐姐。

程飞站在程秋霞腿边,也仔细看着。她不像别的孩子只看热闹,她的小鼻子微微抽动,捕捉着从这些陌生人身上散发出的气味。有肥皂味,有尘土味,有淡淡的墨水味,还有一种她说不清道不明的,属于“外面世界”的复杂气息。那个戴眼镜的男青年身上,还有一种淡淡的、类似草药的味道。

扎粗辫子的女知青胆子大,笑着对郑卫国说:“大队长同志,给您添麻烦了,我们一定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接受再教育。”声音清脆,带着明显的城市口音。

“不麻烦,来了就是一家人。”郑卫国摆摆手,然后对围观的社员们介绍,“这几位同志以后就住在咱屯子了,大家多照应点。现在,先帮他们把行李搬到住处去。”

早有准备的几个壮劳力立刻上前,帮着知青们拎起那些沉甸甸的行李。程秋霞、李风花几个妇女也热络地招呼着:“走走走,住处都收拾好了,领你们去看看。”

“这边走,就在磨坊东头,不远。”

人群簇拥着几个还有些拘谨的知青,浩浩荡荡地往仓房那边去。

程飞跟着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辆停着的拖拉机。她看到那只狸花猫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了老槐树的枝干上,居高临下,黄绿色的眼睛冷静地俯视着下面这群新来的、扰乱了屯子平静的人类。

到了仓房,知青们看到虽然简陋但干净整齐的屋子,尤其是看到那个崭新的灶台和堆好的柴火,脸上的神情明显放松了些。

“这屋子真不错!”

“还有单独的灶间,太好了!”

“比我们想象的强多了!”

那个腼腆的短发女知青小声对扎辫子女知青说:“王琳,你看,窗户纸都是新糊的。”

叫王琳的扎辫子姑娘点点头,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对着程秋霞她们连连道谢:“谢谢婶子们!辛苦你们了!”

“客气啥,以后有啥不会的,尽管来问,”程秋霞大手一挥,“先把东西归置归置,歇歇脚。晚上队里给你们接风,吃顿好的。”

安置知青的热闹持续了小半天,屯子里的话题也彻底被这几个新来的年轻人占据。谁家小子姑娘偷偷议论着哪个知青长得俊,婆娘们琢磨着哪个姑娘看起来手巧能干,老汉们则感慨着城里娃娃跑这山沟沟里来也不容易。

程飞对知青的好奇,很快被另一件事吸引了。傍晚,她看见那只狸花猫嘴里又叼着个东西,这次不是田鼠,而是一根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颜色鲜艳的野鸡翎毛,它把翎毛放在程飞常喂它的那个墙垛下,然后蹲坐在一旁,看着程飞。

程飞走过去,捡起那根漂亮的翎毛,羽毛在夕阳下闪着金绿色的光泽。

猫“喵”了一声,像是在问“喜欢吗?”

程飞拿着羽毛,看着猫,用力点了点头。

猫似乎满意了,站起身,甩了甩尾巴,迈着优雅的步子,再次消失在暮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