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行使党员权利(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林鸿彬熬夜写下关于“农业学大寨”问题的一些意见材料,从各地气候、土壤差异,到农业科学规律,一条条梳理得清清楚楚,随后郑重地向中央办公厅提交了申请,希望能当面向李次辅汇报。
在七月二十二日,林鸿彬郑重地向办公厅提交了申请,希望能有机会当面向李次辅汇报,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接见通知。
七月二十三日下午,林鸿彬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走进李次辅办公室。
上次见首长是无所求,所以也无所惧;可这次是自己主动申请建言,心里既有紧张,又有一丝期待,心情完全不同。
“首长好!” 林鸿彬快步走上前,恭恭敬敬地敬了个礼,声音比平时微微高了些。
李次辅抬头看向他,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是鸿彬同志啊,快坐。几年不见,你可比以前稳重多了,不错不错!”
说着,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
林鸿彬在椅子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紧绷的神经在李次辅温和的目光中渐渐放松下来。
“谢谢首长夸奖!” 他轻声回应,双手不自觉地放在了膝盖上。
“我看了你提交的资料,” 李次辅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你对‘学大寨’有意见?”
林鸿彬连忙坐直身体,认真回答:“首长,我对‘学大寨’的精神没有任何意见。大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和所有农业工作者认真学习,这种精神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前些年,全国学习大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是对现在的‘农业学大寨’保留自己的看法。”
“摊开说!”
“我和几位多次去过大寨考察的农业专家探讨过,他们都一致认为,大寨的种田模式不科学,违背了自然规律。
大寨那边多是山地,为了增产开山造田,大量破坏了植被,生态破坏严重,只注重短期产量,按那样的方法种地,用不了几年,整个地区的生态都会退化了。
那些专家还专门蹲在大寨的田里,仔细观察过土壤的质地、庄稼的生长情况。”
林鸿彬语气坚定平稳:“按他们的专业推断,这几年大寨所谓的‘高产’,其实是靠大量投入堆出来的,即便如此,实际产量也不算特别高。
单就高投入这一条,就完全不具备推广性,换个地方就水土不服。”
李次辅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突然问:“也就你们敢说大寨的的产出不高,今年的早稻收割了吧,平均亩产是多少?”
“除掉制种的,杂交稻超过1500斤了!”林鸿彬脱口而出。
“那杂交稻种两季就是 3000 斤,去年大寨的亩产只有 1300 来斤。”
李次辅若有所思地说,“让一个先进地区去学习后进的模式,确实不太对!”
林鸿彬连忙补充:“而且现在大寨的耕作方式,除了多了几台农机,跟十几年前没多大差别。他们产量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国家不断迭代的良种、化肥和农药,跟所谓的‘大寨模式’关系不大。”
李次辅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在办公室里缓缓散开,笼罩着他沉思的面容。办公室里一时陷入寂静,只有香烟燃烧的细微声响。
林鸿彬坐在一旁,心跳不由得加快,手心也微微冒出了汗。
就在林鸿彬以为李次辅会继续沉默时,李次辅突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去过大寨没有!”
“去过!” 林鸿彬毫不犹豫地回答,声音响亮。
“那你在大寨看到了什么?”李次辅又问,目光紧紧盯着他,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当时的情景。
林鸿彬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迎上李次辅的目光:“我站山上,看到大寨与其他村子,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林鸿彬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寂静的办公室里炸开。
李次辅听完,拿着香烟的手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又吸了一口烟,烟雾从他的嘴角缓缓溢出,模糊了他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