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有来有往嘛(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2月13日一大早,林鸿彬开着拖拉机过来了,这带了几十袋东西,不好坐车,林鸿彬干脆找砖厂借了拖拉机,生产队的拖拉机今天要去公社拉货,林鸿彬只能舍近求远的去找砖厂了。
知青们平时没开过拖拉机,林鸿彬可不放心,去县里的路没点技术还真的开不好。所以他得给知青们当司机,正好顺便去县里走动走动。
车斗里坐了9个人,前面还有两个人,个个裹的紧紧的。坐在前面的是陈建新和祝晓燕,陈建新不回鹭江,他带着东西送回老家给他爷爷奶奶,也就是林鸿彬的三舅公三舅奶家。
祝晓燕则是要送到卫生院。上次听爷爷说有个姓祝的老教授在卫生院,只上到高中的祝晓燕也有一手医术,这会不会爷孙俩?
车斗里郭子好和邱明林都是顺路搭个车。回鹭江的是李建嫦和一个男知青叶建锋,伐木组的,与上一任场长同名。回榕城的是蔡秋华和王建设,回县里的是黄逢乾、伐木组的郑志雄和劈柴组的付拥军。
到了石谷村,林鸿彬把肉、冬笋还有红酒糟放在厨房,爷爷奶奶很喜欢红酒糟做的菜的。
给奶奶说了一声继续出发了,到了下一个路口,陈建新下车拎东西回家了。第二个下车的是郭子好,然后是祝晓燕。因为拖拉机的声音大,不好问祝晓燕和祝教授的关系。
到了麦山公社钟山村,邱明林也下车了。然后又晃悠了一个多小时,把一群人送到县里的汽车站。
在林鸿彬的协助下,四个坐长途车的知青上了公交车,去榕城的车先出发。
“秋华、建设,带上这个,路上垫下肚子,这一路好几个小时,等你们到榕城都下午了。”林鸿彬怕蔡秋华和王建设他们两个饿了,很贴心的送上用荷叶包的焖地瓜和焖玉米,这玩意空间里太多了。
焖地瓜味道有点大,熏得车里的人一直咽口水。
这哪行?车上大佬的情绪得照顾到,又装着从袋子里拿出两份,递给售票员:“同志,我带的有点多,帮忙消灭一点,劳驾你也给司机师傅递一份。”
“哈哈,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售票员大姐刚才还是满脸严肃的盯着林鸿彬,现在眼睛都眯了起来,一点也不客气的接过,转头直接朝司机师傅喊道:“老胡,接着!”说完,甩了一份给司机,司机稳稳的接住,这手活,刚刚的!
车厢里的焖地瓜的味道更重了,气的车里的其他人在心里大骂这后生不当人子。
同样的事情在去鹭江的公交车上重复了一遍。鹭江虽然不是省会,但公交车也是一天一趟。
清源县原来属于刺桐专区管辖,行署设在刺桐城区,每天都有公交车过去。刺桐往西南一些就是鹭江市,鹭江和省会榕城是省里的两个独立市,所以县里就把公交车线路延长过去。现在清源县划到蒲阳地区了,但公交线路还是保留着原来的设计。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上次他在车站被堵的影响,还是要过年的因素,现在车站民兵巡逻的队伍明显加强了,感觉安全了不少。
拎了一堆的焖地瓜和焖玉米找到了在汽车站旁边的三个人,已经有知青家长过来取货了,他们还顺便带了些年货要送给自己家的孩子。
把东西扔给黄逢乾,但看着他们仨在车站门口发东西收东西,感觉有点不对劲,有了上次被举报“投机倒把”的事例,林鸿彬觉得还是给他们先擦下屁股。
找了地方又弄出一袋焖地瓜和焖玉米,挥手让巡逻的一队民兵过来。并递给他们基干民兵团参谋的证件。
这几个民兵很有礼貌的敬了礼。
林鸿彬还了礼,指着黄逢乾他们三个说道:“他们三是我的同事,今天作为单位代表送接点东西,不是什么非法活动,帮忙多关照下。”
“你们工作辛苦了,这个给同志们垫下肚子。”林鸿彬把那袋焖地瓜和焖玉米递过去。几个民兵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该收呢还是该收呢?
“收了,这是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