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能不能成事才是关键(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开完小会,林鸿彬把祝晓燕和郭子好留了下来。
“养虫子需要挖点红土,晓燕你安排人弄多弄六七板车的红土倒在红砖旁,到时候有用。明天早上吃完饭把受精蛋挑出来给我,我拿去换小鸡。这个需要登记的也登记下。”
“好的!”
林鸿彬把几种适合林场的养虫法写了出来:杂物育虫法、谷糠麦麸育虫法、土沟养蚯蚓、堆肥养蚯蚓。
这些都是当年做农村题材视频时收集的资料。养虫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像什么稀粥育虫法、稻草育虫、豆饼育虫法、豆腐渣育虫、粪便育虫法等等,但林鸿彬就写了四个先试试,其他的以后再说。
写好养虫的方法,把纸张撕下来,递给祝晓燕:“晓燕,你回去再抄本子上。
祝晓燕接过纸就走了。
“子好,我们林场有没会泥水或者会做灶台的?”林鸿彬问郭子好。
“场长,我会一些,也砌过灶台。”
“噢?你还有这本事。我想把浴室改造成火炕,然后在边上砌两间小一点浴室,我们明天早上量一下尺寸,然后看下还需要什么东西,明后天准备下。”
“还有,明天我去定个石磨,我们林场自己磨豆浆做豆腐,改善改善伙食。后天休息天我就不来了,你帮忙看着林场。”
“好的,场长!”这事他已经习惯了!
祝晓燕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卫生室,这是她的办公室,她是林场唯一有独立办公室的同志。
摸黑点起油灯,拿出笔记本,准备抄写林鸿彬给的养虫法。她一看纸上写的字有点愣住了,字体苍劲有力,舒展清朗,气度大方,很有特点,有点柳体欧体的影子。
这年头,要写一手好字的没点家底的是做不到,普通人连好字帖都看不到,写好字也需要门槛的。
她是家学渊源,博闻强识,见了林鸿彬的字后叹了一声:“真不能小瞧任何人啊!”然后认真的抄写起来。
林鸿彬习惯用重生前的简体字书写文字,与现在的文字有一部分不一样,但连起来还是能看懂的。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发布了《简化字总表》,但由于书写习惯问题、还有教师教学问题,现在写字还不是很统一。
林鸿彬写字是按重生前的标准写的,毕竟要经常写公文,不能有错字、别字、歧义字,书写标准已经深入骨髓。
祝晓燕抄完后,小心的把纸摊了摊,又拿出一本笔记本,把纸夹了进去,然后按了按。接着开始整理晚上会议的笔记。
徐秋英一出办公室就回了宿舍,宿舍没有人,她点上灯,开始整理晚上会议的笔记。最后挑出一些重点词重新抄了一遍:劈柴器、虫子养鸡、油茶树、流程,入党,立功、上大学。
最后在上大学上画了个圈,又在旁边写上一句:我想上大学。
黄逢乾和王志成出了办公室后,也没回宿舍,而是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与其他知青分开,另点了一堆火,边烤火边聊天。
“志成,那个什么流程的有没有头绪?”
“没有!”王志成掏出烟分了一根给黄逢乾,是闽省经典款“乘风”,自己叼了一根烟,拿起一块烧着的柴火,凑着把烟吸着了,“我现在还没明白场长说的那什么流程是啥意思。”
“是啊,我也没明白!”黄逢乾也拿柴火点了烟,吸了一口,“你觉得我们这个新场长怎么样?”
“看着有点本事,也能画饼,想法也很大胆,但感觉有点懒,也有点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