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有野猪就好!(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出了办公室的门,郭子好指着办公室的左边一间房子介绍道:“这间是场长宿舍,郑场长还有些物品没收拾!”。

郭子好又指着其他房间,一边走一边给林鸿彬做介绍道“这几间是男知青宿舍、这几间是女知青宿舍、这是食堂、这是仓库...”

“我们林场...”

听了各种介绍,给林鸿彬的感觉就是穷!落后!简陋!

林场里能称的上现代工具是一辆自行车和两把手电筒,纯纯的手工作坊,纯纯的柴火加工厂,木材加工都得靠手工!

林鸿彬是融合了两世的记忆才有这种感觉,但对现在的人来说,这太正常了,很多单位都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

林场的范围以这场部为中心,以公路为轴,包含周围的大几十个山头,现在的工作基本围着公路展开,当然现在的工作也只有伐木、劈柴、育苗、种树简单的几种。

林场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只有一层,是当地援建的,共有十三个房间,八间是宿舍,一间是卫生室,一间工具间,一间杂物间,一间是厨房,还有一间当浴室用。

浴室有铺石板,其他房间都只是夯硬的土板。八间宿舍中男知青五间,女知青一间,场长独立一间,会计、出纳合用一间。知青们睡的是大通铺。

卫生室的卫生员由一个榕城来的知青兼任,有一些简单的医用工具,一个医疗箱,十来瓶酒精,几瓶高锰酸钾,几捆纱布,还有一本是穿越神书之一:《赤脚医生手册》。

有几亩育种地,育了一些松树苗、杉树苗、柳杉苗和柏木苗;一亩茶园,前年种的,还不到收获的时候;有十来亩旱地梯田,是用来种菜的,地里现在种了一些这个地区、这个季节常见的蔬菜。

林场还散养了两头猪,10来只鹅,20来只鸡。鹅是用来看家和防蛇虫的,鸡大部分是母鸡,主要是用来吃蛋的。

现在很多单位都是这样,自立更生。林鸿彬在部队时也是,物资不够,战士自己种菜养猪,还下海打鱼补充肉类。

林场有四个组,伐木组人最多,有16人,都是男知青里比较壮实的一批人,负责砍树,并堆在合适位置。

伐木组还兼着护林任务,组长黄逢乾,21岁,第一批来的知青。

劈柴组10个人,这也是个大体力活,也都是男知青,负责劈柴和给车装柴,组长王志成,20岁,也是第一批男知青。

后勤组8个人,负责的事就比较多了,挑水,煮饭、堆肥、修理工具、饲养牲畜等等,三男五女,组长祝晓燕,女,来自榕城,20岁,去年的知青,也兼卫生员。

还有两个是育种组,一男一女,育种期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工作,平时跟在伐木组后面收集种子,也给伐木组搭把手,组长徐秋英,女,20岁,第一批的知青。

各组长也兼着民兵班长!

种菜、育苗、种树等基本是要搞会战的。

知青人员的构成,30名男知青,6名女知青,男女比例正好5:1,这年头能念到高中毕业的女孩子那真的不多,看着知青比例就知道了。

逛了一圈,花了近两个小时,回去时林鸿彬吩咐郭子好:“今天带来的物资中有一袋鱼干,让厨房拿一些鱼干出来处理下晚上加下餐,也给郑书记送行。然后让供销社的郭师傅留着一起吃饭!”

“行,那我去安排了!”郭子好应道!

回到办公室,郑建锋正在喝茶看报,桌子边放着两袋行李,看来收拾好了。

“逛了一圈,感觉怎么样?”郑建锋吹了吹杯口漂浮的茶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