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岗位能选择?(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行,那走,咱们去民政那边问问!”

林国雄说着,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起身就往门外走 —— 军人出身的人,向来想到就做,不拖泥带水。

走到门口,他瞥见墙角的麻袋,好奇地问:“这是什么?看着不像行李啊。”

林鸿彬赶紧解释:“叔,这是巴浪鱼干,我在岛上跟战友一起晒的,没花钱。临走前正好赶上鱼群,战友们吃鱼吃腻了,就让我带点回来。我这匀了一小袋给您,您尝尝鲜,看看跟咱们这儿的鱼干有没有不一样。”

民政局办公室就在隔壁一栋楼,林国雄带着林鸿彬直接走到局长办公室门口,没敲门,先在门框上敲了两下,推门就进:“老陈,忙着呢?”

“哟,老林啊,稀客!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办公室里的中年男人赶紧放下笔,笑着起身 。

“来打你老陈的‘秋风’,给我侄子求个岗位。” 林国雄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老林可是出了名的不爱求人,今天居然为了人开口?” 中年男人打趣道,眼里满是好奇。

林国雄掏出烟,递了一根给陈正身,自己也叼了一根:“来,老陈,点上。这可不是外人,是我老家的侄子,正儿八经的军校高材生,在部队锻炼了几年,现在转业回来,你可得给好好安排安排。”

等两人都点上烟,林国雄又转头对林鸿彬说:“鸿彬,这位是民政局的陈正身局长,我老战友,你叫他陈叔就行。”

林鸿彬立刻顺着话茬,敬了个军礼:“陈叔好!”

“军校生?这可是稀罕人才!” 陈正身眼睛一亮,连忙问,“小伙子哪所军校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

林鸿彬赶紧从包里掏出转业资料,双手递过去:“陈叔,这是我的资料。我毕业于江夏军事经济学院,学的是后勤保障管理专业,转业前是副连长。”

陈正身叼着烟,用腾出的手接过资料,翻了两页,点头道:“学后勤的好啊!现在不少单位都缺懂管理、有文化的人,你这条件,要是愿意去县城,保准有单位抢着要。说说看,你自己有什么要求?”

“陈叔,我是古邑公社的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就是为了回来照顾他们才转业的。”

林鸿彬再次强调 “尽孝” 的理由,语气恳切,“我没别的要求,就想在老家附近的公社找个岗位,能常回去看看老人就行。”

一旁的林国雄适时补充:“他爷爷是老革命;他爸是烈士,金门战役牺牲的;他妈妈走得也早,这孩子是爷爷奶奶一手拉扯大的,是个孝顺娃。”

在长辈眼里,没结婚的年轻人都算 “孩子”,一句话就把林鸿彬的家庭背景说清楚了,也为他的 “尽孝” 添了分量。

“原来是烈士后代、革命家庭的孩子!”

陈正身脸上的态度郑重了些,他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转身走到身后的文件柜前,拉开柜门翻找起来,

“古邑附近的岗位…… 我找找看,应该有几个空缺。”

过了几分钟,他拿着一叠薄薄的资料走回来,坐在椅子上翻开,指着其中一页说:

“第一个是济苍公社,他们缺个宣传干事,原来的干事前段时间因为突发事件牺牲了,岗位一直空着。这个岗位是一级办事员待遇,有学历要求,还得会书法、绘画 —— 就因为这些要求,没找到合适的人。”

他又翻到下一页:“第二个是麦山公社,需要一名团支书。

不过这个岗位有点麻烦,公社自己本来提了人选,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上面的领导否了,现在还僵着。而且你也知道,这年头共青团的工作不好做,几乎快瘫痪了,去了怕是要给自己找麻烦。”

林鸿彬心里默默记下 —— 麦山公社的团支书绝对不能选,既麻烦又没实权,还容易卷入矛盾。

陈正身继续翻页:“第三个就是古邑公社的,青云山知青林场缺个场长。

以前是古邑公社的武装部长兼任的,前阵子那个部长升了公社副书记,没时间管林场了,就打报告上来要专人负责,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这个知青林场是县革委直属的,由林业管理局代管,算是半军事化单位,正好要求转业或退役军人,还得有文化 —— 你这条件,刚好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