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必须转业啊(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最新章节。

战友们跟他太熟了,他的一点变化都能被察觉,时间长了,难免会露马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早晚得出问题,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

就在林鸿彬为转业的事愁眉不展时,补给船带来了一大包信件 —— 海岛交通不便,信件都是攒着一起送过来的。

“林副连,有您的信!” 文书小陈拿着一封信跑过来,递到他手里。

“谢谢陈文书。” 林鸿彬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里一暖 —— 是爷爷写来的。

林爷爷是个老革命,早在 20 年代后期,还是少年的他就在鹭江道求学时接触了党组织,跟着老革命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那时候的鹭江道,管着十二个县,包括现在闽省的鹭江市、刺桐专区,还有蒲阳地区的蒲阳县、清源县。

1930 年,红 108 团在老家隔壁的乡里成立,林爷爷是骨干成员。

后来红 108 团被打散,他回了老家,跟志同道合的同志组建了红军游击队。

1937 年国共合作后,已经有了妻儿的林爷爷没跟着游击队北上编入新四军,而是留在老家,拉起队伍组建了抗日游击队。

抗战期间,闽东北、闽南沿海先后沦陷,林爷爷带着游击队,凭着熟悉的地形,数次偷袭日军据点,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

解放后,他留在老家任职,看着家乡从清源县第十区变成清源县古邑公社,他一直是公社的三把手,既不升职,也不去县里,就这么守着。

林鸿彬拆开信,一字一句地读着 —— 前半部分说的是爷爷的近况:老爷子前段时间退休了!退休前,政府考虑到他是老革命,又不争不抢干了一辈子,特意给提了待遇,级别从 17 级提到了 15 级。

17 级相当于副科,16 级是正科或副处,15 级就是实打实的副处了。

他现在是副连长,级别是 18 级,月工资 87.5 元;15 级的月工资能有 124 元,是普通工人的四倍,足够爷爷奶奶舒舒服服过日子了。

而且爷爷还是省人大代表和党代表,肯定还有其他补贴,晚年生活算是有了保障。

信的后半部分,就满是老人家的牵挂了:“我和你奶奶年纪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早点抱上曾孙。

你在部队里要是能解决个人问题,就抓紧;要是解决不了,就回乡相亲,爷爷给你安排。爷爷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等几年……”

看到这里,林鸿彬的眼眶有点发热。

他的父亲,曾是爷爷手下的游击队员,解放战争时跟着部队转入正规军。

因为水性好,金门战役时,父亲作为先头部队,划着木帆船抢滩登岛。

可没想到,渡船刚靠岸,就被国民党军的陆海空立体火力全部摧毁,父亲和战友们跟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了两天两夜,最终还是失利了,连遗体都没能运回来 —— 那时候,林鸿彬刚会叫 “爸爸”。

母亲也是个苦命人,丈夫牺牲后不到两年,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去后院搬柴火时被毒蛇咬了胳膊,因为医疗条件差,没能抢救过来。

那时候林鸿彬还不记事,是爷爷奶奶一手把他拉扯大的。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住在公社机关大院里,跟在爷爷身边,方便上学。

他没有叔伯,只有两个姑姑,早就嫁了人,家里就他这么一个男丁。

爷爷奶奶盼着抱曾孙,也是情理之中。

看着信里爷爷的叮嘱,林鸿彬突然眼前一亮 —— 有了!

他可以以 “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尽孝养老” 为由,申请转业!这个理由合情合理,领导们应该不会拒绝。

想到这里,林鸿彬紧紧攥着信纸,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块 —— 转业的事,总算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