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娱乐:闪婚大蜜蜜,天仙说她也嫁》最新章节。
此刻的氛围,竟透出几分仇人狭路相逢的意味。
张导实在不愿回应这些提问,但记者们显然不会轻易放他离开,只得勉强开口:“我并没有针对李成。”
谁知话音刚落,记者们更加亢奋了——
“张导这是在承认自己比不上李成吗?”
“您是否认同李成此前批评您电影毫无价值的言论?”
“听说这是您最后一次参与金鸡奖,目睹李成获奖,是否让您产生英雄末路的感慨?”
这群记者毫不掩饰锋芒,问题愈发尖锐刻薄。毕竟他们靠的就是煽风 ** 的本事,哪怕无事也要生非,又怎会放过眼前这场好戏?
张导面色逐渐阴沉。他承认李成那番话确有道理,当时也令他无地自容,但他始终认为自己遵循的是行业规则——若连知名度都没有,谈何价值?“虽然李成的观点无可厚非,但仅凭一部电影就想改变现状,未免太过理想化。”
此言一出,现场瞬间沸腾——
“张导是否暗示李成过于天真?”
“您是在嘲讽李成妄想用喜剧颠覆娱乐圈吗?”
张导闻言浑身紧绷,尤其对上李成投来的视线时,后背汗毛倒竖,活像只炸毛的猫。他慌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实在怕极了李成再度咄咄逼人,那简直是场噩梦!说罢便推开人群欲逃,仓皇的模样活似老鼠见了猫。
不料李成的声音突然响起:“张导说得对,一部电影确实证明不了什么。”
张导猛地僵住,本以为又要被怼得吐血,却意外得到认同。他惊疑不定地回头,仍保持着戒备姿态——毕竟颁奖礼上这家伙可没少挖坑。
“你能理解就好。”张导谨慎补充,“我对你个人并无成见,只是客观评价。哪怕喜剧票房再高,也代表不了深层价值。”
见张导如临大敌的模样,李成险些笑出声——不过怼过他几次,竟留下这么大阴影?“确实,单部作品的成功可能是运气使然。”他颔首道。
见李成没回怼,张导暗自松了口气:"行业规则如此,并非刻意针对你。"
"若是连拍两部、三部,乃至无数部呢?"
李成此言一出,满场愕然!
待众人回神,李成早已离场。"太狂妄了!拿次奖就飘了?还无数部?"某记者讥讽道。
在众人看来,李成这番话简直痴人说梦——既要持续拍摄小众题材,又妄想每部都复制《夏洛特烦恼》的票房神话。
现今影坛,小众影片如文艺片、荒诞剧等始终难逃票房魔咒。题材冷僻、叙事平淡,自然难获观众青睐,久而久之便形成主流与小众的鸿沟。
纵使名导也曾挑战——张导那部悄无声息的文艺片便是明证——最终皆铩羽而归,小众市场由此日渐式微。
(
《夏洛特烦恼》虽获成功,却无法保证每部作品都能复制这样的佳绩。毕竟观众审美日益严苛,更何况李成此次成功多少带着运气成分——若非机缘巧合,这部作品根本不会面世。如今他竟大放厥词说要接连推出多部电影,这般狂妄姿态立刻引发舆论风暴。当晚,原本期待见证李成领奖的网友们,猝不及防被大量批判其傲慢无礼的新闻刷屏。
【独家!李成获奖后口出狂言:誓要振兴小众电影!】【继炮轰娱乐圈后,李成再发惊人之语:将打造系列小众影片!】【刚捧奖杯就忘形?李成凭单片叫板整个电影圈】【张导澄清非针对李成,遭隔空回怼:用作品说话!】【李成力挺小众题材被指贬低主流市场】突如其来的负面报道令网友困惑不已——金鸡奖才刚落幕,按惯例本该是铺天盖地的获奖报道,为何转眼全是李成的争议话题?莫非有人刻意针对?按捺不住的网友纷纷点开详情。
发现这些内容源自颁奖后的专访环节,众人这才恍然。由于直播在颁奖礼结束后中断,多数观众并未看到后续采访。此刻所有人都好奇:李成究竟说了什么,竟让媒体如此大做文章?
见识过李成犀利言论的网友早已习以为常,网络间甚至流传着"李氏语录大全",相关表情包更是席卷社交平台。若有人不知这些热梗,简直要被视作落伍。换作其他艺人,这般争议性报道早该招致恶评,但李成从"对钱没兴趣"到金鸡奖发言,公众已适应他语出惊人的风格。
于是新语录一出,网友立刻蜂拥围观。可当真正看到采访内容时,即便最资深的"李学研究者"也不禁哑然。
"速来围观!李大师开课了,笔记准备!"
"明明是很朴实的表述,怎么透着股 ** 之气?"
"太李成了!随便一句话就能搅动娱乐圈,真不愧是我偶像!"
"跪了!这境界我们凡人根本模仿不来!"
"那当然,我偶像从来都是原创天花板!"
网友热议间,"装X天王"的新绰号不胫而走。而业内人士的反应则复杂得多:"原以为能说出那般深刻见解的人该是沉稳谦逊之辈,没想到......果然年轻人终究沉不住气,或许那些话本就没有深意,只是我们过度解读了。"
“真以为拍电影这么简单?他这次不过是运气好遇到夏洛特这个有意思的角色,不代表以后都能这么走运!”
“有点失望,原本还挺看好他的。”
“才20岁的小年轻,刚拿奖就飘了,不炫耀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