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娱乐:闪婚大蜜蜜,天仙说她也嫁》最新章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阳直接给了自己一巴掌,疼得直咧嘴:"我去!居然是真的!"

"这也太离谱了吧!"

"成哥这是要干嘛?"

"我的老天爷,我要疯了!"

车里顿时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一脸震惊地面面相觑,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成哥疯了吗?

全网热议的焦点都集中在李成出人意料的决定上。

事件起因是扬幂在个人微博发布的最新动态:

【扬幂v】:非常荣幸能与先生共同参与影片拍摄,诚邀大家关注三天后公映的《夏洛特烦恼》。

这条来自顶流女星的动态瞬间引爆网络。当网友们看清内容时,接连产生三大疑问:

1. 扬幂何时与李成合作了新戏?

2. 李成的电影何时完成了拍摄?

3. 最令人震惊的是,《夏洛特烦恼》竟选择与《东宫传奇》同日上映?

该消息立即引发各界强烈反应:

· 媒体记者集体哗然

· 普通观众震惊不已

· 业内人士纷纷摇头

舆论普遍认为李成的决策堪称疯狂。

媒体观点汇总:

"《夏洛特烦恼》悄无声息完成制作,又刻意选择与《东宫传奇》同档期,这究竟是战略失误还是有意为之?"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这都无异于以卵击石!"

"或许是想借势营销?毕竟该片此前毫无宣传动静。"

"但选择与冲奖热门影片《东宫传奇》正面对抗,恐怕会适得其反引发负面评价。"

网友热议精选:

"李成是不是受 ** 了?500万小成本网剧规格的电影,竟敢挑战投资过亿的冲奖大片!"

"张导此刻恐怕既好气又好笑,遇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

"这波操作堪称年度最迷惑行为,坐等票房数据教做人。"

网络热议:

"别想太多,张导可能根本没听说过《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

"确实,要不是李成搞这出,我也不知道有这片子。"

"这么一说,李成该不会是故意要和《东宫**》同期上映吧?这下所有人都知道《夏洛特烦恼》了,话题度直接拉满!"

"好电影不看热度,就算《夏洛特烦恼》再火,估计也没几个人会去看。"

"这还用选?我《东宫**》的票早买好了!"

业内人士看法:

"李成以前看着还行,年轻人果然容易冲动。"

"老张估计要气炸了。"

"不至于,李成这种级别老张根本看不上。"

"不是气这个,老张为金鸡奖筹备这么久,突然冒出只苍蝇,虽然没影响但总归膈应人。"

"换谁遇上这种事都会不爽。"

"也就一时不爽罢了,李成掀不起什么风浪。"

《东宫**》剧组反应:

"**,李成搞什么名堂?太不要脸了!"

"就是,没见过这么蹭热度的!"

"别气,这种五百万的小成本电影,拿什么和我们比?让他蹭去吧。"

"现在总有人想走捷径,网上都在骂他,光有热度没票房有什么用?"

"别理这种人,《东宫**》是要拿金鸡奖的!"

舆论普遍认为李成是在借《东宫**》的热度宣传《夏洛特烦恼》。毕竟正常人不会选择与《东宫**》这种大制作正面竞争。正是这次撞档事件让《夏洛特烦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随后媒体深挖出《夏洛特烦恼》的诸多细节:剧本出自应届毕业生之手,李成独力投资五百万,除扬蜜和李成外全剧组都是在校学生。这些信息被媒体逐一曝光。

这下网友们更不看好这部片子了,随便拎出哪个细节都让人觉得不像正经电影,倒像是李成扬蜜两口子领着学生玩票。

有人调侃说,《夏洛特烦恼》八成是李成夫妇闲着没事拍的婚后生活纪录片。

转眼间,李成和这部电影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李成的手机快被剧组打爆了——

"成哥!网上消息是假的吧?"

"咱们真要和《东宫**》同档期?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李成反问:"你们很着急?"

"不着急!一点儿都不急!"

"暑期档挺好!实在不行延后一周也行!"

"早晚上映不都一样?现在连宣传都省了!"

"根本不一样好吗!"

"和《东宫**》撞档谁还看咱们的片子?"

"成哥再想想办法!"

电话早已挂断。

众人面面相觑,悔不该多嘴问档期的事。

"全完了!"李阳抱头哀嚎。

整个剧组愁云惨淡。他们原本对 ** 作充满期待——这群应届生第一次拍院线电影,兴奋得睡不着觉。

可现在竟要和投资两亿的《东宫**》正面撞车!人家筹备一年,金牌编剧加大牌导演,自己这边就像过家家。

傻子都知道该选哪部看!

事件持续发酵,舆论热度居高不下!

【《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观众惊呼:年度神作诞生!】

【《东宫**》导演公开质疑:投机取巧终将被市场淘汰!】

【揭秘低成本电影营销套路:蹭热度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片同期对决!新人李成竟敢叫板《东宫**》?】

【行业专家痛批李成炒作无底线】

舆论风暴中,《夏洛特烦恼》与李成陷入巨大争议。

剧组众人忧心忡忡之际,李成却胸有成竹。这次档期碰撞本就是他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再好的作品也需要话题加持。即便背负骂名,只要引发关注就是胜利。他深信,只要观众走进影院,就一定会被这部作品征服。

至于同期竞争的《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