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师出有名(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宝莲灯:我是爹住?》最新章节。
山岗上的风,带着深秋的凉意,呜咽着吹拂而过,卷起地上细碎的尘土和枯叶,也吹动了少年杨戬那多日未曾打理、早已凌乱不堪的发丝。但这带着寒意的风,却丝毫无法吹散他心头的沉重,更无法熄灭那刚刚被阿泽(杨泽)一席话所点燃的、名为“思索”的火焰。
阿泽的话语,如同在他那被仇恨和绝望完全封闭、漆黑一片的内心世界里,悍然投入了一束强烈而刺目的光柱!这光芒并非温暖的慰藉,而是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冷静的无影灯,瞬间照亮了许多他此前从未想过、甚至刻意回避的阴暗角落!“劈山救母”这个原本在他心中简单、直接、甚至带着几分悲壮快意的目标,此刻仿佛被拆解、重组,变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棋局。这其中,涉及到了天道的本质、规则的合理性、行事的大义名分、以及那最残酷的、关乎母亲生死的可怕后果!
“道理……师出……有名……”杨戬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无意识地喃喃自语,反复咀嚼着阿泽话语中这几个最关键、也最冲击他固有观念的词。他并非全然不懂这些概念,自幼在母亲的教导和家族的熏陶下,他也曾读过圣贤书,知晓对“义”和“理”的尊崇是立身之本。只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滔天巨变,那血淋淋的现实,如同最浓重的墨汁,瞬间泼洒并覆盖了他心中所有关于“道理”的认知,只剩下最原始、最炽烈的仇恨在熊熊燃烧,蒙蔽了一切。此刻,这些几乎被他遗忘、或者说被迫深埋的概念,被阿泽以如此残酷而必要的方式,再次从灵魂的废墟之中,强硬地挖掘了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可是……”他猛地抬起头,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巨大的困惑与一种深陷泥潭般的不甘,“天条至高无上!玉帝言出法随,口含天宪!他们……他们本身就代表了‘天’的意志!是这方天地运转的规则制定者!我们……我们如何去质疑‘天’?如何去跟执掌‘天’的存在讲我们那点微不足道的‘道理’?又有谁会愿意听?谁敢听?!”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一种面对庞然大物般的旧有秩序、深感自身渺小如尘埃的无力与绝望。个体的道理,在代表着整个天地意志的庞大机器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如此不堪一击。
阿泽早已料到他会有此一问,这也是横亘在所有挑战者面前最根本的心理障碍。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缓步走到杨戬身边,与他并肩而立,共同望向远方那座如同永恒噩梦般的桃山。他的语气平和,仿佛在陈述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实,但那平和之下,却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仿佛源自更深远认知的力量:
“杨戬,你需得记住我今天这番话。这茫茫世间,这浩瀚宇宙,从来就没有什么永远正确、永恒不变、绝对不容置疑的‘天’!”
他抬起手臂,指向那片繁星初现、深邃无垠的苍穹,声音沉稳而清晰:“你看我们头顶的这片天空,它看似亘古不变,高悬其上,冷漠地注视着大地。但它也会有风云变幻,有雷霆震怒,有润泽万物的甘霖,也有摧城拔寨的暴雨;有带来光明与希望的日出,也有预示着终结与轮回的日落。天道本身,尚且在阴阳消长、五行轮转之中,不断地寻求着变化、平衡与新生!”
他的目光从天空收回,重新落在杨戬那写满震惊与思索的脸上,语气加重:“那天条,既然是为了维护三界秩序、平衡众生因果而立,那么,若其本身已然僵化腐朽,不能容纳天地间最本真的‘情’义,不能顺应生灵心中向善的本性,反而因为它那冰冷的、不近人情的条款,不断地制造出像你家这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那么,它赖以存在的‘道理’和‘根基’,难道不是已经开始动摇,甚至出现了巨大的裂痕吗?!”
他顿了顿,给杨戬一些消化这惊世骇俗之言的时间,然后继续引导,语气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你说没人会听?那只是因为现在的你,发出的‘声音’还太微弱,你的‘道理’阐述得还不够透彻、不够震撼人心,你所掌握的‘力量’——无论是武力还是影响力——还不足以强大到让那些高踞九天之上的存在,不得不低下他们尊贵的头颅,坐下来,认真地、平等地听你讲一讲你的道理!”
阿泽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为杨戬描绘一条全新的抗争路径:“你要做的,不仅仅是埋头苦修,追求极致的武力。你更要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变得全方位的强大!这强大,包括你坚韧不拔的心智,包括你洞察世事的见识,更包括你那能够影响他人、聚拢同道的潜在影响力!”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感染力:“当你真正强大到让他们无法忽视你的存在,当你的道理清晰、充分到足以引起三界之中众多有识之士、乃至无数深受其苦的普通生灵内心的深深共鸣时……到了那一刻,你杨戬,就不再是孤身一人、螳臂当车般地对抗整个冰冷的天庭机器!你所代表的,将是一种汹涌的‘民意’!是一种对更加合理、更加公正、更富有温情的崭新秩序的普遍渴望!!你,将手握大义!”
杨戬听得心神激荡,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变得急促起来!阿泽为他描绘的这幅景象,完全超越了他以往所有的想象极限!他原本固执地认为,救母之路,注定是一条遍布荆棘、与全世界为敌、注定要踏着鲜血与白骨前行的、孤独而血腥的毁灭之路。他早已做好了背负所有骂名、坠入无间地狱的心理准备。但现在,眼前这个看似落魄的散修,却告诉他,这条路或许可以走得不一样!可以不必那么绝对和绝望!可以去争取理解,可以去凝聚力量,可以让自己未来的行动,站在一个名为“大义”的、更加光明正大、也更得人心的名分之上!
一股前所未有的、混合着希望与巨大挑战感的热流,在他冰封的心湖中剧烈地涌动起来!
“那我……我具体该怎么做?”杨戬的声音因为急切和渴望而微微发颤,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这缕黑暗中透出的微光,需要一个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方向。他眼中的偏执与茫然,正在被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所取代。
阿泽看到他态度的转变,心中稍定,知道自己的引导正在起作用。他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既要给出方向,又不能过于具体而干涉因果:
“首先,最根本的,自然是竭尽全力提升你自身的实力。这是你未来一切行动的根基,是让你拥有发言权的硬道理。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再正确的道理,也只会被当成弱者的哀鸣,一切宏图大志皆是空谈。”他先肯定了力量的重要性,随即话锋一转,“但是,在修炼之余,你绝不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你需要多听,多看,多行走,多思考。”
他伸手指向苍茫的大地:“用你的眼睛,去仔细观察这世间万物,观察这红尘之中的众生百态。去看看那些与你父母一样,真心相爱的仙凡眷侣,他们的感情是否真的如天条所认定的那般,罪大恶极、十恶不赦?去看看在这看似威严公正、实则严苛冷酷的天条笼罩之下,这三界六道之中,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血泪与不公?将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深深地记在心里。未来某一天,这些活生生的事例,都将成为你质疑旧秩序、阐述新道理时,最有力、最无法反驳的例证!”
“其次,”阿泽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意味,“你需要有意识地寻找并留意……‘同道’。”
“同道?”杨戬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个词对他而言有些陌生。
“嗯,志同道合者,谓之同道。”阿泽肯定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要相信,在这广袤无垠的三界之内,对现有天条心存不满、认为其有待商榷者,绝非只有你杨戬一人!或许,有与你有着相似遭遇、同病相怜的苦命人;或许,有那些隐居世外、见解高深、早已洞察天机、认为天条当顺应时势加以改变的大神通者、大智慧者。”
他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激起圈圈涟漪:“你需要留心观察,用心感受。或许,就在你不经意的某次遭遇中,某段旅途上,就能遇到能够指点你修行迷津、开阔你思想视野,甚至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够理解并支持你救母理念与行动的……‘贵人’。”
他这番话,说得含蓄而模糊,却已经在不动声色间,为未来杨戬拜师玉鼎真人,以及可能获得的来自其他势力或个人的理解与支持,埋下了一个合理的伏笔和心理预期。他不能直接说破天机,指明道路,但他可以引导杨戬保持一种开放和敏锐的心态,去留意和抓住命运中可能出现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机缘。
“最后,”阿泽总结道,语气变得庄重而充满力量,“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要让你未来救母的这一行为,其意义超越你个人家庭的范畴!你不能让它仅仅只是为了你们一家的团聚与昭雪——”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声音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宣告感:
“你要让它,成为打破那个不合理、不近人情的陈旧枷锁的,第一声惊雷!要为天下所有因‘情’之一字而受苦、而被迫分离、而承受不公的芸芸众生,去争一个应有的公道!讨一个应有的说法!!”
“到了那时!”阿泽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情与无限的感染力,仿佛在为少年杨戬勾勒一幅波澜壮阔、意义深远的史诗画卷,“你杨戬劈开的,将不仅仅是一座镇压着你母亲的、有形的桃山!你更是用你的行动,向那陈旧、僵化、冰冷的天条铁壁,悍然劈出了第一道充满力量的裂痕!!”
“而你救出的,也绝不仅仅是你那位受苦的母亲!你更是为这沉沉暮霭笼罩下的三界,带来了一丝变革的曙光!一线关于‘情’理重于‘法’理(指不合理的法)的、全新的希望!!”
阿泽这番层层递进、格局宏大的话语,如同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猛烈地冲击着少年杨戬的心灵堤坝!他感觉自己的视野被前所未有地拓宽了,拔高了!心中那股原本只知道横冲直撞、毁灭一切的仇恨之力,仿佛被一只无形而有力的大手,巧妙地引导、梳理,流向了一个更具建设性、更具挑战性,也无疑更加艰难,却闪烁着理想光辉的宏大方向!
力量,道理,同道,大义……这些原本或熟悉或陌生的词汇,此刻在他脑海中激烈地盘旋、碰撞、交织,逐渐凝聚成一个更加清晰、也更加复杂、需要他用毕生去奋斗和践行的伟大目标!
他再次抬起头,将目光投向远方那座在暮色中显得愈发阴沉、如同巨兽般匍匐的桃山。然而,此刻他目光中所蕴含的东西,已然与之前截然不同!那不再仅仅是一座需要被不惜一切代价劈开的、充满仇恨的仇敌之山!它更像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个他必须运用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去全力推翻、去彻底打破的、代表着不公与僵化秩序的、冰冷而巨大的象征!
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责任感,混合着一种奇异的、名为“使命”的光荣,悄然落在他尚且稚嫩,却已然开始变得坚韧的肩膀上。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良久,杨戬才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山间清冷而沉重的空气,连同那纷乱的思绪一同压入肺腑。他的声音依旧带着经历巨大冲击后的沙哑,却多了一份沉淀下来的、初步的坚定力量感,“救母之路,不能只靠一腔孤勇和毁天灭地的蛮力。要有理,要有据,要争取人心,要……师出有名!”
他转过头,目光复杂地看向身旁的阿泽。那眼神中,有震撼,有感激,有对前路的思索,也有对眼前这个神秘散修更深的好奇。但之前几乎将他吞噬的偏执与茫然,已经消退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初步形成的、带着理性思索与战略眼光的坚定。
“阿泽,”他郑重地、一字一句地说道,“谢谢你。真的。你今日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想明白了很多……很多我以前从未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事情。”
阿泽看着他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却已然改变了性质的光芒,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带着欣慰与些许疲惫的笑容。他知道,这颗名为“理性”、“策略”与“大义”的种子,已经成功地、深深地植入了少年杨戬那饱经创伤的心田之中。虽然未来的道路依旧遍布荆棘,漫长而充满未知的艰险,但至少,他这位未来的舅舅,不会在最开始的起点,就完全被仇恨的深渊所吞噬,走上一条可能自我毁灭、甚至牵连至亲的歧路。
这对于跨越时空长河、意外坠落于此的杨泽而言,或许,已经是他所能做出的、最有意义、也最无愧于心的改变了。夜色,渐渐笼罩了山岗,篝火的光芒,在愈发浓重的黑暗中,顽强地跳跃着,映照着两张年轻却承载了太多命运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