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明棋与暗子(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的仕途传奇》最新章节。
榆木之行的效果立竿见影。秦宇轩亲赴一线、直面民众的姿态,通过官方渠道和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迅速扭转了舆论风向。那份凭空捏造的“内部方案”不攻自破,民众的焦点重新回到了对示范区具体政策和未来前景的关切上。前期停滞的工作得以重新启动,但秦宇轩深知,这仅仅是扳回一城,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
果然,旧势力的反扑并未因一次挫败而停止,只是转换了更加隐蔽和“合规”的战场。
“煤基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作为示范区的龙头项目,其前期立项、土地预审、环评能评等环节,都需要经过省直相关部门的审批。很快,省自然资源厅在土地预审环节提出了异议,理由是“项目拟选址地块涉及基本农田调整,程序复杂,需慎重论证”;几乎同时,省生态环境厅在环评初审中也给出了“需进一步补充数据,强化环境风险防控预案”的反馈。
这两项意见,单从业务角度看,都挑不出太大毛病,符合常规流程。但其提出时机之巧、措辞之严,明显超出了正常范畴,带着一种“技术性拖延”的意味。项目推进的速度骤然放缓。
“省长,自然资源厅和生态环境厅那边,沟通起来很困难。”省发改委主任向秦宇轩汇报时,面露难色,“他们坚持按章办事,寸步不让。照这个节奏,光是前期手续,拖上大半年也不稀奇。”
秦宇轩坐在办公桌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明白,这是高长河利用其分管领域和多年经营的影响力,在行政审批层面设置的“软钉子”。对方不再公开反对战略,而是利用规则,在程序上层层设卡,让你有劲使不出,最终让项目在无尽的文牍往来和“补充论证”中耗尽时机和耐心。
“不能硬碰硬,也不能被动等待。”秦宇轩沉吟道,“他们按章办事,我们就要做得比他们更合规,更无懈可击。同时,得想办法绕开,或者借力打力。”
他迅速做出部署:“第一,发改委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就自然资源厅和生态环境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聘请国内最高水平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最详实、最权威的论证和补充,用无可挑剔的技术报告去回应他们的‘技术关切’。我们要在业务层面,做到让他们无话可说。”
“第二,”秦宇轩目光微闪,“这件事,光我们省政府层面推动还不够。‘榆木示范区’是全省的重大战略,需要争取省委更大力度的支持。”
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关于示范区建设面临困难及建议的汇报材料,没有过多指责相关部门,而是客观陈述了项目卡壳的现状,着重强调了其对于全省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拖延可能带来的战略性损失。这份材料,通过正式渠道,报送到了省委常委会各位成员手中。
这一手,是将问题从政府执行层面,提升到了党委决策高度。秦宇轩很清楚,省委书记虽然保持平衡,但对其推动的区域协同战略总体是支持的,尤其不希望看到因为部门扯皮而影响全省发展大局。
果然,在接下来的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在讨论其他议题后,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最近看到宇轩同志报来的材料,榆木那个新材料产业园,好像推进中遇到些困难?这个项目是下了大决心要搞的,代表了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方向。各相关部门要主动服务,特事特办,但不能不办,更不能乱设门槛。要形成合力,确保省委的决策意图能够顺畅落地。”
书记的话语气平和,但分量极重。虽然没有点名,但无疑是对自然资源厅和生态环境厅背后的某种倾向敲了警钟。
常委会后,两个厅局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微妙变化,虽然依旧“严格”,但沟通的顺畅度提升了不少,那种刻意刁难的味道淡了。
明面上的行政阻力暂时被化解,但秦宇轩知道,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尤其是在项目最关键、利益最集中的招投标环节。他必须布下自己的“暗子”,掌握主动权。
他找来了方文谦和另一位他极为信任的、负责联系省国资委的副秘书长李斌。三人在他的小会议室里进行了一次密谈。
“产业园的投资主体,必须引入真正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者,绝不能让项目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瓜分的盛宴,更不能让‘平西能源化工’这类企业凭借地域优势搞垄断。”秦宇轩开门见山,“我们要提前布局,主动去寻找和接触潜在的优质合作对象。”
“省长的意思是……”李斌试探着问。
“两条腿走路。”秦宇轩压低声音,“明面上,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公开发布信息,欢迎国内外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但暗地里,我们要有一份自己的‘白名单’。”
他看向方文谦和李斌:“文谦,你通过你在学术圈和智库的人脉,重点摸排在煤化工、新材料领域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和成功产业化案例的科研团队和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那些有潜力、但可能在规模和名气上不占优的‘隐形冠军’。李斌,你利用联系国资委的便利, discreetly(谨慎地)接触几家在能源化工领域有深厚积淀、且作风正派的央企,探探他们的口风,但要绝对保密。”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这份‘白名单’不干预具体评标,但能让我们心中有数。在评标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些背景复杂、实力存疑却异常活跃的‘搅局者’,或者出现明显不合理的评分,我们就能有所察觉,甚至可以在关键时刻,用我们掌握的信息,引导评标委员会做出更公正、也更符合项目长远利益的选择。”
方文谦和李斌立刻领会了秦宇轩的意图。这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建立一道“防火墙”,确保项目的纯洁性和竞争力。
“另外,”秦宇轩补充道,“通知审计部门,提前介入项目流程监督。不是等出了问题再查,而是从一开始就盯着,形成威慑。”
明棋稳扎稳打,暗子悄然落下。秦宇轩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复杂的棋局中,同时布局当下与未来。
就在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推进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中央层面即将组织一个“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高级别考察团,赴几个重点省份调研,陕东省榆木市正在考察之列。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量,既是机遇,也是风险。机遇在于,若能给考察团留下良好印象,无疑将为示范区建设赢得最高层面的关注和支持;风险在于,若此时榆木出现任何纰漏,哪怕是之前那样的谣言风波,都可能在中央层面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一时间,榆木乃至整个陕东省的官场,都因这个消息而绷紧了神经。所有人都清楚,中央考察团的到来,将使得榆木这个战场,瞬间升级。
秦宇轩接到通知后,久久伫立在办公室的全省地图前,目光凝注在榆木的位置上。
真正的考验,恐怕要提前到来了。他必须确保,在考察团的目光投向这片土地时,这里呈现出的,是勃勃的生机,而非沉疴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