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市井寻货定货源(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的仕途传奇》最新章节。

10月1日上午抵达广州后,秦宇轩和三姐直奔服装批发市场。听车站附近的商贩说“高第街的货样式新、价格实”,两人便按着指引,辗转找到这条藏在老城区里的热闹街巷。

刚踏入高第街,密集的摊位便映入眼帘,各色服装挂满竹竿、铺满地摊,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秦宇轩拉着三姐,从街头的第一个摊位开始,挨家挨户地问价、看货。他手里攥着个小本子,每问一家就记下货品类型、价格和质量:女士衬衣4元到10元不等,男士衬衣6元到12元,裤子不分男女多在5元到20元之间。眼看10月已至,西安的天气渐冷,单衣销量难持久,他又重点打听外套价格,便宜的8元到15元,稍好的要30元上下,都一一记在本子上。

两人从上午问到下午,口干舌燥,仅靠随身带的干粮和凉水充饥。中午路过一家肠粉摊,闻着香气实在忍不住,才各买一碗匆匆吃完,便又扎进摊位群里。临近傍晚,秦宇轩的本子上已记满密密麻麻的字迹,三姐的脚也磨出了红印。这时,街角一家“王楠批发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摊位上货品齐全,从衬衫、裤子到外套一应俱全,老板娘操着一口北方口音,说话直爽亲切,看两人是外地来的,还主动递水让他们歇脚。秦宇轩摸了摸布料,手感厚实,价格也在预算范围内,心里有了几分倾向。

但他没立刻决定,坚持要多对比几家。当晚,两人又去了附近另外两处小型批发市场,可要么货品样式陈旧,要么价格偏高,都不如“王楠批发部”合心意。回到小旅馆,秦宇轩摊开本子,和三姐逐家分析:“王楠批发部的老板娘是北方人,沟通方便,货全价实,还能商量批量进货的折扣,比其他家靠谱。”三姐也点头:“老板娘看着实在,不像有的摊主耍滑头,就选这家吧。”

第二天一早,两人还是揣着本子去了高第街,打算再转几圈做最后确认。他们重走了前一天的摊位,反复比对布料和价格,内心依旧偏向王楠批发部。可就在路过街中段时,一个操着生硬普通话的粤语小伙子快步迎上来,热情地拉着他们的胳膊:“两位老板,进货吗?我叫王斌,我们家有工厂,就在附近,货又好又便宜,去看看嘛!”

秦宇轩本想婉拒,可听到“工厂”“便宜”,又动了心思,和三姐对视一眼后,决定跟着王斌去看看。工厂离高第街不算远,坐了两站公交便到了。推开简陋的厂门,几十台缝纫机正在运转,工人们大多操着四川口音,手脚麻利地赶制服装;管理人员则说着地道粤语,不时在车间里走动巡查。王斌介绍说,这是家族企业,他哥是厂长,嫂子、妹妹等家人都在厂里帮忙,各司其职,自己主要负责跑销售、拉客源。

王斌领着他们参观仓库,货架上的服装摆放整齐,样式比市面上常见的更新颖,布料手感也细腻。他报出的价格让秦宇轩心头一动:女士衬衣3.5元起,男士衬衣5元起,外套最低7元,比王楠批发部便宜近一成,还承诺若进货量超200件,能再降5分钱。秦宇轩仔细翻看几件衣服的针脚,做工扎实,没有明显瑕疵,又问了退换货政策,王斌答得爽快,说都是自家工厂生产的,有质量问题随时找他调换。

两人在工厂里待了近两个小时,观察到车间秩序井然,家人之间配合默契,连记账、打包的环节都井井有条,看着确实可靠。反复查看货品、核算成本后,两人达成一致。离开工厂时,秦宇轩跟王斌约定好第二天来下单,王斌笑着递上写有工厂地址和电话的纸条:“放心,保证给你们最好的货,以后常合作!”

走出工厂,阳光已有些刺眼,三姐难掩兴奋:“这价格划算,还是自家工厂,比摊位上靠谱多了,咱没白跑这一趟!”秦宇轩也松了口气,之前的犹豫彻底消散——这场寻货之旅,总算找到了最合心意的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