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花林诡事录一一正道同心(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岭南花林诡事录》最新章节。

(一) 剑指古墓

晨露未曦,煜霄盘坐在老宅院中的石磨上调息。紫云剑横放膝前,在朝阳下泛着柔和的紫光。自三日前诛灭黄大仙后,这是他第一次感到体内真气运行无碍。

“霄儿,喝药了。”煜母端着陶碗走来,碗中汤药散发着苦涩的气息。

煜霄双手接过,正要饮下,膝上的紫云剑突然“嗡”地震颤起来。更奇怪的是,原本紫色的剑身竟泛出一丝幽蓝,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这...”煜母惊得后退半步。

煜霄放下药碗,小心地捧起紫云剑。剑穗上的五色丝线无风自动,齐刷刷指向村后黑松林的方向。那里,是花林村祖坟所在,更深处还有座不知年岁的古墓。

“师傅说过,紫云剑通灵,遇邪则紫,遇魔则蓝。”煜霄眉头紧锁,“难道黑松林里还有东西?”

正思索间,院门被轻轻叩响。开门一看,是位素未谋面的白衣女子。她约莫二十出头,眉目如画却带着倦容,肩上挎着个粗布药囊。

“在下泠霜,云游道医。”女子拱手行礼,声音清冷似山泉,“听闻村中有伤患,特来相助。”

煜霄注意到她腰间悬着的玉牌——那是玄门正宗弟子的标识,上面刻着“悬壶济世”四个小字。

“原来是同道。”煜霄还礼,“在下紫云阁煜霄,多谢姑娘援手。”

泠霜轻轻摇头:“医者本分。”她目光落在煜霄手中的紫云剑上,微微一怔,“剑泛蓝光,主大凶。阁下近日最好莫要远离此村。”

煜霄心头一震,没想到这年轻道医竟也识得紫云剑异象。他还想再问,远处却传来急促的呼喊声:“大夫!大夫!李婶又昏过去了!”

泠霜转身便走,白色衣袂翻飞如蝶。煜霄抓起药囊追上去:“我跟你一起去。”

(二)医者仁心

李婶家挤满了人。老太太躺在炕上,面色灰败,呼吸微弱。她是在黄雾围村第五日病倒的,虽无外伤,但精气神仿佛被抽走了大半。

泠霜跪坐在炕边,三指搭脉,闭目凝神。屋内鸦雀无声,连孩子的抽泣都压低了。

“邪气入髓,需金针度穴。”片刻后,泠霜睁开眼,从药囊中取出一个鹿皮卷,展开是七十二根长短不一的金针。

她下针如飞,转眼间李婶头上、胸前要穴已扎了十七针。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些金针竟自行微微震颤,发出极轻的嗡鸣。

“这是...以气御针?”煜霄低声惊叹。这等手法,他在紫云阁也只见过师傅施展。

泠霜额头渗出细汗,但手法丝毫不乱:“劳驾取我药囊中青瓷瓶来。”

煜霄连忙照办。青瓷瓶里是些碧绿色的药丸,清香扑鼻。泠霜取一粒化入温水,扶起李婶缓缓喂下。

不到半刻钟,李婶的面色竟渐渐红润起来,呼吸也平稳许多。围观的村民发出阵阵惊叹。

“神医啊!”

“活菩萨显灵了!”

泠霜却无半点喜色,反而眉头越皱越紧。她转向煜霄:“村里这样的患者还有多少?”

“少说二十余人。”煜霄答道,“都是黄雾围村时病倒的,症状相似。”

泠霜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她快速写下药方交给村民,然后拉着煜霄走到院外无人处:“这不是普通邪气入体,而是'噬魂咒'。中咒者看似好转,实则生机被缓慢吞噬,七日必亡。”

煜霄倒吸一口凉气:“黄大仙已死,咒术为何还在持续?”

“这正是蹊跷处。”泠霜望向黑松林方向,“除非...”

“除非黄大仙背后另有主使。”煜霄接上她的话,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三)遗物之谜

午后,煜霄来到青云子生前居住的草庐。这位为护村而牺牲的老道长,草庐简陋得令人心酸——一床、一桌、一柜而已。

“师叔让我来找找线索。”煜霄对陪同的赵德柱解释,“青云子道长在此居住三十载,或许留下些什么。”

赵德柱叹息:“道长平日寡言,但村里谁家有事,他总是第一个到。”

煜霄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在床底暗格里,他找到个铁盒,里面是些泛黄的纸页。最上面那张写着:“癸卯年冬,黑松古墓异动,疑与玄阴子有关。此獠二十年前叛出道门,擅驱妖邪之术...”

正要看下去,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泠霜匆匆进来,白衣上沾着点点血迹:“又倒了三个,情况比上午更严重。我怀疑...”

她的目光落在煜霄手中的纸页上,突然顿住:“这是青云道长的笔迹?”

“你认识青云子道长?”煜霄惊讶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