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糖糕里的传承(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辰与你相约》最新章节。
厨房的蒸汽漫过窗棂时,张奶奶正手把手教苏星晨揉面团。糯米粉混着温水,在掌心渐渐成团,黏糊糊的,像握着团柔软的云。“揉得匀些,”张奶奶的拐杖轻轻敲了敲灶台,“力道得像给孩子梳头发,轻了散,重了僵,刚好才够软。”
苏星晨学着她的样子,掌心贴着面团打转,额角渗出汗珠。陆延端着碗冰镇酸梅汤进来,悄悄放在她手边,视线落在面团上时忍不住笑:“这形状,像你上次捏的兔子布偶。”
“别捣乱。”苏星晨瞪他一眼,却被张奶奶笑着打断:“让他看看也好,以后家里做糖糕,就得他烧火——男人掌火,女人揉面,日子才能和和美美。”
陆延立刻拿起火钳,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苗“噼啪”窜起来,映得他侧脸发红。“您老放心,烧火我拿手。”他小时候总帮奶奶看灶,知道火候要“文火烧底,武火催熟”,就像熬日子,急不得,也慢不得。
面团揉好后,张奶奶往里面拌了红糖和桂花,甜香瞬间漫了满厨房。“老规矩,得留块面团给槐树根,”她舀出小团放在粗瓷碗里,“当年我嫁过来时,婆婆就教我这个,说树旺家旺,甜能传三代。”
苏星晨想起母亲说过,奶奶当年也是这样教她的,红糖要选带点焦香的,桂花得是头年秋天阴干的,连揉面的力道都有讲究。原来有些传承从不是刻意的规矩,是藏在面团里的温度,是灶膛里跳动的火苗,是一代传一代的,对日子的温柔期盼。
蒸糖糕的间隙,陆延搬了张小板凳坐在灶前,苏星晨挨着他坐下,看火苗舔着锅底。“小时候总偷揭锅盖,”她忽然说,“被奶奶用锅铲敲手背,你就蹲在灶门口帮我望风,结果自己被烟呛得直咳嗽。”
“那时候你总说‘糖糕要烫着吃才甜’,”陆延笑着点头,指尖拂过她手背,“现在知道了,甜不在烫,在等它凉的那阵子——像咱们,等了这么多年,才把日子熬出糖味。”
锅盖掀开时,蒸汽“腾”地冒起来,裹着桂花的甜香扑了满脸。糖糕胖乎乎地卧在笼屉里,表面泛着油亮的光,像块块凝固的琥珀。张奶奶拿起块晾温了的,递到两人中间:“尝尝,合不合老院的味道。”
苏星晨咬了一小口,红糖的甜混着桂花的香,在舌尖慢慢化开,软得像棉花。陆延也咬了一口,目光落在她沾着糖渣的嘴角,忽然抬手帮她擦掉,指尖的温度烫得她心尖发颤。
“对了,”张奶奶忽然想起什么,从围裙口袋里摸出个油纸包,“这个给你们。”里面是包得整整齐齐的红糖块,纸包上用红绳系着,“这是我压箱底的老红糖,比现在买的甜,留着以后做月子用——老话说,红糖暖宫,也暖日子。”
苏星晨的脸颊瞬间红透,陆延接过油纸包,郑重地放进抽屉里,像收藏什么稀世珍宝。“谢谢您,张奶奶。”他的声音带着难得的郑重,“我们会好好留着的。”
傍晚的霞光透过厨房的窗,落在笼屉里剩下的糖糕上,镀了层暖金色。陆延把留给槐树的面团埋在树根下,苏星晨蹲在旁边,看着他用小石子围了个圈,像给糖糕搭了个小小的家。
“它会尝到甜吗?”她轻声问。
“会的,”陆延站起身,拉她起来,“就像我们,尝过苦,才更懂甜的滋味。”
风穿过槐树叶,糖纸串又开始哗啦啦响,像在应和。远处传来街坊回家的脚步声,混着饭菜的香气飘过来,苏星晨靠在陆延肩上,手里还捏着半块糖糕,忽然觉得,所谓传承,不过是把老辈的甜,揉进自己的日子里,再慢慢传给往后的时光——就像这糖糕,用料简单,却藏着三代人的温柔,甜得踏实,也甜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