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收到来信(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荒年好大仓,我靠种地养全家》最新章节。
曹师爷领了命,出来把安县令的话复述了一遍,又从袖中摸出二百个铜板,递给麦大江。
麦大江推让了几下,见曹师爷坚持,才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收下了,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多谢县太爷”。
他和云芽刚要转身离开,却见一个背着包袱、风尘仆仆的送信人快步走到县衙门口,冲着曹师爷喊道:“曹师爷,有军营来的信!”
曹师爷愣了一下,军营来的信?
他接过信封,扫了一眼上面的字,忽然眼睛一亮,转身喊住了正要走的麦大江和云芽:“麦大江,等一下!”
两人停下脚步,疑惑地回头。
曹师爷扬了扬手里的信封,道:“这应该是你儿子麦小冬寄来的信,竟然这般凑巧,送到了衙门,偏你们今日也来了。正好,带走吧。”
“小冬的信?”麦大江和云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
上次托石小吏帮忙寄信后,一直杳无音信,两人心里头早就跟悬着块石头似的,如今总算有了消息,一颗心顿时落了地。
麦大江连忙上前接过信封,指尖都有些发抖。
离开县衙,麦大江揣着那二百个铜板,云芽紧紧捏着那封信,两人都没心思逛别的,径直找了个街角代写书信的摊子。
麦大江掏出一个铜板,客气地请那先生把信读给他们听。
先生拆开信,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
信里说,麦小冬被分配到了边军,还写了何时收到家里寄去的衣物和伤药,又是如何收到的家信。
原来,上次他们找押运军队辎重的人代转家书,并不能直接送到麦小冬手上。
各县筹集的军队辎重都要先运到同一个储存地点,再由转运司的人整顿分派,家书自然也得跟着转运司的人传递。
说来也是巧,他们这一批征兵的人分配到的地方,正好是那个负责泾原一带的转运司的小官。
而那小官恰好参与过他们县的征兵事宜,对麦小冬颇有印象,所以这封家书才能准确无误地送到他手上。
麦小冬还特意提到了云芽给的那几瓶金创药,委婉地说还需要一些,又仔细告诉了家里下次如何准确快速地传递家书的方法。
最后,他问候了家里的所有人,让他们平安等着他回家。
听到儿子一切安好,麦大江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眼角却有些湿润。
云芽站在一旁,手指绞着衣角,心里头五味杂陈,有安心,有牵挂,还有些说不出的酸涩。
听完信,麦大江把信纸小心折好,交给云芽收着。自己则是将信封里夹带的银票仔细放好。
两人一路无话,慢慢往村子的方向走。
日头很烈,两人满头,但步伐轻快,心里被新的牵挂填满了。
回到家,一进门,麦大江就扬声喊:“盈娘,你猜谁来信了?”
正在灶台忙活的徐氏探出头来,看到两人的神情,心里一动:“是……是小冬?”
“可不是嘛!”云芽把信递过去,又把信里的内容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徐氏听完,手里的锅铲“哐当”一声掉在了灶台上,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嘴里念叨着:“好,好,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激动得手都抖了,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云芽看着徐氏,悄悄擦了擦眼角,心里想着下次寄金疮药寄几瓶好呢?
要尽快按着哥哥说的法子寄出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