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绩效考核的陷阱(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仙门当总监》最新章节。
胡老头传来的消息,像一根尖锐的刺,扎进了张伟看似稳固的防御圈。对方的目标明确——带有天然云纹的黑铁石,这几乎是在明示,他们已经盯上了张伟的“私货”来源。
是周焱?还是王莽借周焱之手?张伟无法确定,但来者不善是肯定的。
他拒绝了胡老头的交易请求,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对方既然已经起了疑心,绝不会轻易罢休。被动防御只会越来越被动,他必须主动出击,化解这场危机,或者……将计就计。
就在张伟苦思对策时,来自百艺阁上层的一纸文书,送到了物料处理处。文书内容冠冕堂皇,大意是:为促进百艺阁各下属机构良性竞争,提升整体效率,特引入“季度绩效考核”制度,由阁内资深执事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工坊、处理处等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将直接影响该部门下一季度的资源配给。
而物料处理处,被幸运(或者说倒霉)地选为了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考评小组将在十日后抵达。
消息传来,陈管事那沉寂已久的心又活络了起来,脸上甚至露出了几分幸灾乐祸。他仿佛看到了张伟在严格的考评面前原形毕露、焦头烂额的样子。
张伟接到文书,初时也是一怔,但随即,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甚至带着一丝……兴奋?
绩效考核?对他来说,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舞台!
他立刻召集了核心小组的所有成员。
“机会来了!”张伟开门见山,将文书拍在桌上,“有人想借这次考评看我们的笑话,甚至可能想借此机会找我们的麻烦。但我们,要把它变成我们正名和立功的机会!”
他迅速做出部署:
1. 数据可视化:立刻整理自新规推行以来,所有关键数据——物料处理总量、可回收物识别与分类量、安全事故率(孙吉事件后大幅下降)、弟子平均贡献点收益变化等,制作成清晰直观的图表。他要让考评组一眼就能看到变化。
2. 流程标准化展示:将优化后的区域管理、岗位职责、安全规范、贡献点激励制度等,整理成简洁明了的说明册。同时,规划好考评当日的“流水线作业”演示,展现高效协作。
3. 环境整顿:彻底清理处理处环境卫生,所有工具物料定点摆放,标识清晰。他要让考评组看到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所。
4. 人员准备:对核心小组成员进行紧急培训,确保他们能清晰、流利地向考评组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优化的好处。甚至普通弟子,也要做到面对问询时,能说出新规带来的切身变化。
整个物料处理处,在张伟的指挥下,如同一台精密机器,高速运转起来。曾经散漫怠惰的风气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目标明确、紧张有序的氛围。就连那些之前持观望态度的弟子,也被这股气势所感染,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
陈管事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那点幸灾乐祸渐渐变成了不安和嫉妒。他发现自己完全插不上手,张伟对处理处的掌控力,已经达到了他难以企及的程度。
十日后,考评小组如期而至。由三位来自百艺阁不同部门的执事组成,为首的是一位面容古板、眼神锐利的中年执事,姓严。
严执事显然对物料处理处这个“垃圾场”没什么好印象,板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然而,当他们踏入处理处大门时,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没有预想中的脏乱差和扑鼻异味,映入眼帘的是划分清晰的区域、摆放整齐的物料、干净平整的地面,以及弟子们虽然忙碌却有条不紊的身影。墙上张贴着醒目的区域规划图和贡献点激励榜,空气中甚至飘散着一丝淡淡的、处理过的药草清香。
这……还是那个传说中的物料处理处?
严执事古板的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
张伟带着核心小组上前迎接,不卑不亢。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开始引导考评组进行视察。
他首先展示了那份精心准备的数据图表。当看到处理效率提升超过百分之五十、安全事故率下降百分之八十、弟子平均收入增长近一倍等数据时,三位执事的眼神都变了,尤其是那位严执事,手指在数据表上反复摩挲,似乎想找出其中的水分。
接着,张伟安排了现场作业演示。在矿石分拣区,林小凡流畅地介绍着不同矿石的分类标准和潜在价值;在药渣处理区,李茂演示了新的分离流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在运输组,弟子们推着改进过的独轮车,沿着画好的指示线高效穿梭……整个流程如同行云流水,配合默契,看得考评组频频点头。
张伟则在一旁,适时地补充解释他推行这套管理方法的初衷和核心理念——“流程优化”、“数据驱动”、“激励相容”。他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完全不像一个底层杂役出身的人。
严执事听着,脸上的冰霜渐渐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和思索。他甚至打断张伟,问了一些颇为尖锐和专业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不同工坊废弃物料标准不一的问题,如何确保贡献点评定的公平性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伟早有准备,结合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思考,一一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考评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结束时,严执事的脸上虽然依旧没什么笑容,但眼神中已经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