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证法之基石(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罪案清道夫:秦风》最新章节。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懂传统的刑警。
案件侦结报告经专案组全体成员签字确认后,正式移送检察机关。
王茹的讯问录像光盘被仔细编号封装,与其他电子证据一起存入证物箱。
技术中队出具了完整的电子数据鉴定意见书,详细说明加密通讯的破解过程。
经侦部门提供了完善的资金流向分析报告,标注出每一笔可疑交易的路径。
物证保管员小心地将特制开锁工具放入证物袋,贴上封条并拍照留存。
苏晚晴准备的法证报告用科学数据证实了工具与展柜划痕的匹配度。
所有案卷材料按照起诉标准装订成册,目录清晰,页码连续。
周强负责核对每个嫌疑人的权利义务告知书签署情况,确保程序合法。
移送起诉前,张铁林组织召开了最后一次案情讨论会,查漏补缺。
检察官提前介入阅卷,就部分证据链的衔接提出专业建议。
秦风亲自校对起诉意见书中的每处事实描述,确保准确无误。
最后所有的案卷材料装入专用移送箱,由两名民警共同押送至检察院。
接收检察官逐页清点材料,在移送回执上郑重签字盖章。
看着案卷被正式接收,所有参与案件的民警都松了口气。
但秦风知道,这只是一个逗号——接下来还要准备出庭应诉。
他立即开始整理出庭材料清单,标注出需要重点准备的证据环节。
法治部门也开始组织模拟法庭演练,预测辩护人可能提出的质疑。
虽然程序繁琐,但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法治的严谨与公正。
当最后一份文件归档完成,这起轰动一时的艺术品大案终于暂告段落。
但刑警们的工作从未停止,新的案件已经在等待着他们。
技术中队工作区的灯光依旧明亮,所有电子证据的归档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王媛戴着白手套,将封存好的硬盘逐一贴上证据标签,标注案件编号和提取日期。
每个标签都需经两人核对确认,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防止任何疏漏。
技术员小李操作专用设备,对所有电子证据进行最终校验,生成唯一的数字指纹。
"哈希值校验通过,"他大声报告,"数据完整性确认,未发生任何改动。"
证据光盘被放入特制的防磁防静电证据袋,密封处贴上封条。
封条上需有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共同签名,确保责任可追溯。
王媛在电子证据管理系统中详细录入每个物证的存储位置和特征信息。
"存储柜温度21℃,湿度40%,符合电子证据保存标准。"她仔细记录环境数据。
所有接入过证据的电脑都进行了格式化处理,确保不会残留数据碎片。
操作日志被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与电子证据一同归档保存。
证据柜的双锁分别由技术中队和法治部门保管,实行双人管理制度。
每次存取记录都要在登记簿上详细记载,包括时间、事由和经办人。
归档完成后,王媛向秦风汇报:"所有电子证据已按规定归档,可保证十年内随时调取。"
秦风仔细检查了登记记录,在系统确认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知道这些电子证据可能在未来数年里还要多次出庭示证。
技术部门的玻璃门上贴着醒目的警示语:"证据保管重地,闲人免进"。
监控摄像头24小时对准证据柜,记录着每一个接近的人员。
这份严谨与细致,承载着司法公正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