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疑窦丛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罪案清道夫:秦风》最新章节。
调查工作如同陷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粘稠泥沼。
每一步都需耗费巨大的气力,拔出的却只是浑浊的泥水,难见真切之物。
针对特定高端品牌车型的排查列表长得令人绝望。
交管局后台调出的登记车辆信息浩如烟海。
数千个车主名字、身份证号、住址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电脑屏幕上,看得人眼晕。
刑警们需要逐一进行初步筛选:
男性车主、年龄范围大致符合侧写、车辆颜色(根据纤维颜色推测内饰可能对应深色系外观)、近期有无交通违章或事故记录(尤其是抛尸地点附近区域)……
这只是第一轮粗筛,其后还有大量需要实地核实、走访、排除的工作。
进展缓慢得像老牛拉车,每一个被排除的名字背后,都是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流逝。
另一组对工装靴销售点和潜在用工单位的摸排同样步履维艰。
那种款式的靴子销量不小,遍布各大劳保市场、户外用品店甚至网店。
购买记录难以全面掌握,即便找到近期购买的42-43码顾客,又如何与案件联系起来?
而对工厂、建筑工地、货运公司、汽车修理厂的走访,更是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软钉子。
工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工装靴,管理人员往往出于怕惹麻烦、影响生产或者单纯的不耐烦,配合度极低。
大刘带着一组人摸排到城西一家中型机械加工厂时,就碰了一鼻子灰。
工厂负责人是个满面油光的中年男人,一听是警察查案,脸色就垮了下来,捏着鼻子仿佛闻到了什么晦气。
“警官,我们这正赶订单呢,三班倒,机器不停!“
”工人们都忙着,哪有空一个个过来给你们看脚上的鞋?”
他挥舞着粗糙的手,指尖还沾着黑色的油污,“再说了,穿什么鞋是个人自由吧?“
”我们厂里只要求戴安全帽,没规定必须穿统一劳保鞋。“
”你们这要查到什么时候?这不是影响我们生产嘛!”
好说歹说,对方才极不情愿地叫来了几个班组长,问话也是问一句答半句,眼神躲闪。
最终除了收获一堆“没注意”、“不清楚”、“好像有几个人穿类似款式的”这类模糊信息外,一无所获。
出门时,还能听到那负责人在身后不满的嘟囔:“……真是没事找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案情毫无进展。
局里领导的电话开始直接打到张队的座机上,语气虽然还保持着克制。
但那份沉甸甸的询问和无声的压力,却透过听线清晰地传递过来,让张队办公室里的烟灰缸以更快的速度堆满。
社会上关于“雨夜屠夫”、“变态杀手再现”的流言开始悄悄滋生。
虽然被严格控制,但那隐隐的不安感,如同潮湿空气里的霉菌,无声无息地蔓延。
办公室里,焦躁和疲惫的情绪在弥漫。
连轴转的排查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和耐心,希望的火焰在一次次徒劳无功中渐渐微弱。
就在这一片沉闷的低气压中,秦风的行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没有跟着大队人马去跑那些看似浩荡却效率低下的排查,而是独自一人。
抱着一摞厚厚的卷宗和几台存储了询问道录的笔记本电脑,将自己关进了小会议室。
他重新审视所有与林晓玥有过接触的人的证词记录——
父母的悲恸回忆、室友带着恐惧的絮叨、同事们程式化的评价、小区物业和保安例行公事般的回答……
他甚至调取了林晓玥公司楼下便利店店员、常去餐馆服务员的零星问话记录。
他一帧一帧地播放着询问时的录像,音量调低,目光如炬,聚焦在每一个受访者的脸上。
他的微表情解读技能,如同刚刚打磨锋利的解剖刀,试图划开语言表面的伪装,探入细微肌肉颤动下掩盖的真实。
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正常的——
震惊、悲伤、恐惧、努力回忆的迷茫。这些情绪流畅而自然,与他们的言语内容相匹配。
然而,当屏幕上是林晓玥同部门的一位女同事,名叫赵娜时,秦风的鼠标轻轻点了暂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