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风雨将至(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罪案清道夫:秦风》最新章节。

结案报告提交后的第三天。

“外卖投毒案”的顺利告破,让压在众人心头数周的巨石终于落地。

办公室里的空气不再凝滞,有了说笑声。

结案嘉奖的通报表扬就贴在走廊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秦风的名字紧随周强之后,加粗显示。

小刘(刘正风)端着搪瓷缸,踱到秦风工位旁,粗粝的手掌不轻不重地拍在他肩上:

“小子,行啊!那网吧监控的模糊画像,愣是让你从几十号人里筛出了王磊那孙子!眼毒!”

这已是几天来他第三次表示“赞许”,语气里的那股子前辈对后辈的认可,勉强冲淡了几分以往的审视。

秦风只是谦逊地笑了笑:“过奖了,是技术队的同事先锁定了IP范围,运气好而已。”

角落里,电脑屏幕后,两道目光瞥向这边,又迅速收回,伴随着极轻微的、几乎听不见的鼻息声。

那是李飞和王媛,比秦风早入警队两年的师兄师姐。

能力不俗,心气也高。

秦风这个“空降”的技术流,短短时间屡次崭露头角。

甚至拿到了他们熬了几年才得到的嘉奖,那股子酸溜溜的嫉妒混着不服气,像无形的刺,虽然不致命,却总在不经意间扎人。

秦风能感觉到,但他选择忽略,专注于屏幕上不断滚动的过往卷宗数据。

在这个凭本事说话的地方,唯一的回应只有下一个案子。

这种表面缓和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被一阵急促尖锐的电话铃声陡然撕裂。

是张队办公桌上的那部红色内部专线。

所有闲聊戛然而止。办公室里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放下了手中的东西,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队长办公室的玻璃隔墙。

那种铃声,通常意味着“有事发生”,而且是“大事”。

张队抓起话筒,只听了不到十秒,眉头就死死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几乎没有提问,只是面色沉凝地听着,偶尔发出一两声沉重的“嗯”。

整个办公室落针可闻,只有窗外隐隐传来的城市噪音和张队压抑的呼吸声。

几分钟后,他重重扣下电话,猛地推开办公室门,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外间大厅。

“手里没急活的,都过来!城西结合部,黑水河泄洪渠附近,发现一具女尸!”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砸在地上的冰雹,清晰冷硬,“初步反馈,情况异常,可能涉命案!”

“哗啦——”一阵桌椅碰撞响动。

刚刚还略显松散的气氛瞬间绷紧至极限,如同上满了弓弦。周强第一个站起身,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

刘正风一口喝干缸子里剩下的浓茶,抹了把嘴。

秦风迅速保存并锁定了电脑屏幕,抓起勘察包和记录板,动作流畅而迅捷,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开始加速。

警车呼啸着冲出市局大院,车顶旋转的蓝红警灯撕裂了午后的沉闷天光。

车内气氛压抑。

周强开着车,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方向盘。

张队坐在副驾,简单通报着已知信息:“报案的是附近环卫工人,早上清理暴雨冲下来的淤泥和垃圾时发现的。“

”尸体半掩在渠边烂泥和水草里。分局的人先到了,拉了警戒线,没敢动现场。”

秦风坐在后座,快速翻阅着刚刚接收到的现场初步照片的平板电脑。

照片拍摄于雨中,画面模糊,色彩失真。“

”但仍能看出一个扭曲的人形轮廓,深色衣物紧贴身体,裸露的皮肤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苍白和污浊。“

”周围的环境泥泞不堪,洪水冲刷过的痕迹随处可见。“

“雨太大了,从昨晚一直下到今天中午。”

周强瞥了一眼窗外依旧阴沉的天空,“现场够呛。”

“死者身份?”秦风问。

“年轻女性,二十到三十岁之间。随身无包,无证件。面部…有损毁。”

张队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但每个字都带着重量,“分局法医粗略看了,说脖子上有可疑勒痕,身上…还有其他外伤,不像自然形成。”

秦风的手指在平板屏幕上放大照片的局部,那是死者蜷缩的手部特写,指甲缝隙里似乎塞满了黑紫色的泥垢。

他眉头微蹙,一种冰冷的、属于猎手本能般的直觉沿着脊椎悄然爬升。

这感觉,与侦办外卖投毒案时截然不同。

那起案子充斥着怨愤和混乱,而这一次,透过模糊的照片,他已然嗅到一丝精心布置的、冷酷残忍的味道。

现场比预想的更为恶劣。

黑水河泄洪渠地处城乡结合部,一片荒芜的洼地,平日里除了偶尔经过的车辆和环卫工人,人迹罕至。

连续十余小时的暴雨刚停不久,地面完全成了泥沼。

一脚下去,黑黄色的泥浆直没脚踝,发出“噗嗤”的声响,拔出脚时倍感吃力,还带出阵阵污水特有的、混合着腐烂水草和垃圾的腥臭气味。

警戒线外围了不少附近的村民和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长枪短架试图捕捉内里的情景,被当地派出所民警艰难地拦在外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