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在公司,他是陆总,我是沈总,公私分明(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合约囚笼,挚爱归途》最新章节。

电梯门在身后合拢,将那片刻的私密亲昵严丝合缝地关在了里面。

门内是陆砚深和沈清弦。

门外,只有陆总和沈总。

空气瞬间切换。顶楼办公区特有的、混合着中央空调凉意、咖啡因和纸张油墨的味道扑面而来,伴随着键盘敲击、电话铃声和压低的交谈声,构成一副高效运转的商业图景。

陆砚深脸上的那点柔和笑意已收敛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惯常的、不带什么温度的沉稳。他步伐未停,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秘书立刻抱着几份紧急文件快步跟上,低声汇报着上午的行程。

我则转向另一个方向,走向临时安排给我使用的一间小会议室。我的助理——一个刚毕业不久、眼神清亮的小姑娘——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捧着平板电脑。

“沈总,早。这是您要的关于城东那块地的补充资料,还有上午十点,项目组例会需要讨论的几个备选方案摘要。”她语速轻快,带着职场新人的干劲。

“早。”我接过平板,边走边快速浏览起来。

这种切换几乎是本能。当踏入这个以效率和利益为准则的空间,那些属于“阿深”和“清弦”的温存和悸动,必须被妥帖地安放起来。在这里,我们都只是庞大商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需要精准地啮合,推动项目前进。

十点整,项目组例会准时开始。

我走进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项目核心成员,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还有主位上的陆砚深。

他正低头看着面前的资料,听到开门声,抬了下眼。目光相触,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只是公事公办地微微颔首,示意我坐下。

我走到他左手边的空位坐下。这个位置,曾经是属于他的副手或最高级别顾问的。如今,我坐在这里,身份微妙,但无人质疑。发布会的影响力,以及我过去几个月在项目中展现出的能力,足够让我赢得这个席位,至少是表面上的尊重。

会议开始,负责市场调研的经理先做汇报。关于我们正在竞标的这个政府主导的大型科技园区项目,在定位和前期招商策略上,团队内部出现了分歧。

一派主张高举高打,引入国际顶尖的科技巨头,打造地标性园区,快速提升区域价值和公司品牌形象。

另一派,包括我在内,则倾向于更务实的策略:聚焦国内有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更灵活的入驻政策和扶持计划,打造一个更具活力和成长性的产业生态。

汇报完毕,会议室里短暂沉默,等待决策。

陆砚深的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上轻轻敲了敲,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我身上。“沈总,你的看法?”

他称呼我“沈总”,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偏袒。

我深吸一口气,将面前的资料推开少许,身体坐直,清晰地说道:“我坚持之前的观点。引入巨头,看似光鲜,但谈判周期长,条件苛刻,且巨头自带生态,对我们想培育的本地产业链带动有限。反而,聚焦成长型企业,虽然前期声势不如前者,但更容易形成粘性,培育出我们自己的核心合作伙伴,长期回报和可控性更高。”

我列举了几组详细的市场数据和一些成功案例作为支撑,语速不快,但条理分明。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我说话的声音。我能感觉到各种目光落在身上,有赞同,有审视,也有不动声色的观望。

陆砚深听得很仔细,期间没有打断我。直到我说完,他才看向反对一方的负责人,“李经理,你们的顾虑是什么?”

李经理立刻阐述了他们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品牌效应和短期政绩上。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变得有些激烈。

我注意到,当李经理的言辞间略带一丝对“女性决策可能偏保守”的隐含意味时,陆砚深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他没有出声呵斥,而是将问题抛回给我:“沈总,针对李经理提到的品牌和短期效应问题,你怎么看?”

他没有偏帮我说话,而是把应对和证明的机会给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