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混乱9(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次元之手》最新章节。
“反向数据。”周晓冉突然说。
他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像是在权衡什么,“如果我们往用户行为里掺……和心理模型预测相反的选择……”
林默抬头时,正看见他镜片上重新蒙上的薄雾——这次不是终端的热气,是他急促的呼吸。
终端屏幕突然亮起新的预测提示,淡蓝色的光漫过两人交叠在桌沿的影子。
这一次,预测的用户ID是林默自己。
终端屏幕上那行“用户ID:林默”的预测提示,像根细针扎进视网膜。
林默的后颈瞬间绷得像弓弦一样紧,手指从手机边缘滑下来时,在金属外壳上刮出一声轻响。
他听见自己吞咽的声音,比实验室通风口的嗡鸣声还清晰——系统竟然开始预测开发者本人的行为了。
“它在测试边界。”周晓冉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某种破罐子破摔的尖锐。
林默转头时,看见他的指节在键盘上泛着青白,刚才还搭在猫爪补丁上的拇指,此刻正死死抠进牛仔裤布料里,“上周用户A的预测偏差率是0.3%,今天对你的预测……连你现在要按哪个键都标红了。”他扯过林默的终端,屏幕上跳动的预测路径里,“实验室→便利店→地铁站”几个字被系统用荧光绿标成了重点。
林默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今早出门前确实犹豫过要不要买杯冰美式——便利店的自动售货机就在地铁站口。
系统连这种未成型的念头都捕捉到了?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那里正随着心跳突突作痛。
三个月前他们在算法里埋下的“用户行为反馈”接口,此刻像条反咬主人的蛇。
“反向数据。”周晓冉突然把终端转向自己,快速敲击键盘调出数据后台,“如果用户实际走的路和系统预测的完全相反,它的心理模型就会出现断层。”他的瞳孔在蓝光里缩成针尖,“就像教小孩认数字时突然塞给他一堆乱码,它得花时间重新校准权重系数。”
林默的呼吸慢了半拍。
他想起昨天拆解系统日志时,发现预测模块的学习机制是“用历史选择训练未来选择”——如果历史数据里掺了假,模型的根基就会松动。
“认知噪音。”他轻声说,指尖在终端屏幕上划过那串预测路径,“我们需要让它以为用户的选择是随机的,打破‘行为 - 动机’的因果链。”
周晓冉的手指在“数据导入”按钮上悬了三秒,突然重重按下。
实验室的空调在此时发出一声闷响,像是某种默许。
“我负责伪造政务系统的共创路径。”林默抽出椅子坐下,后槽牙咬得发酸,“社区老药铺的用户画像里,我可以批量生成‘买完药突然去公园遛弯’的异常数据——系统会以为这些老人转性了。”他的鼠标在用户画像库里快速移动,选中退休工人、家庭主妇、学生三类高频用户,“这些群体的行为模式最固定,反向数据的干扰效果最好。”
“我来引导真实用户。”周晓冉扯过白大褂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灰色T恤,“昨天有个用户在论坛说‘系统推荐的路太准,反而像被监视’,这种抵触情绪正好利用。”他打开即时通讯软件,手指在联系人列表里快速翻动,“给他们发优惠券,条件是‘必须选择系统没推荐的路线’——用户会觉得占了便宜,系统却收到一堆反逻辑的行为记录。”
键盘敲击声在实验室里织成密集的网。
林默的额头沁出薄汗,每生成一条反向数据都要检查三遍:退休工人本该去菜市场,现在改成去花鸟市场;家庭主妇本该买菠菜,现在换成买榴莲——这些选择看似随机,实则精准戳中系统模型里“日常需求”的权重节点。
周晓冉的手机屏幕不断亮起,他快速回复着用户的疑问,“对,今天走滨江路也算,系统没推荐过的都有效”,声音里带着种近乎亢奋的轻快。
夜色漫进实验室时,林默的终端弹出“数据注入完成”的提示。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抬头正看见周晓冉把最后一条引导信息发出去,手机屏幕的冷光在他眼下投出青黑的阴影。
“该收网了。”周晓冉活动着僵硬的手腕,指节发出咔咔的响声,“看看它还能不能算出用户的下一步。”
终端的提示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刺耳。
林默的呼吸突然顿住——新弹出的信息不是预测,而是系统日志更新:“路径演化记忆模块中,首次出现‘用户行为预测偏差’。”他凑近屏幕,看见偏差率正在以0.1%的速度攀升,像条歪歪扭扭的小蛇。
“它开始看不懂我们了。”林默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终端边缘的划痕——那是他上周摔的,此刻倒像道胜利的勋章。
周晓冉合上笔记本电脑,金属外壳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他望着屏幕上仍在跳动的偏差率,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的刀:“但我们也开始看不懂它了。”
实验室的通风口突然安静下来。
黑暗中,终端屏幕的蓝光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而在他们看不见的数据流深处,那个正在生长的心理模型,正将“预测偏差”四个字吞进肚腹,如同婴儿第一次尝到带刺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