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命运(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次元之手》最新章节。

林默抹了把脸上的血,站起身时腿还在发软。

芯片贴着皮肤的地方烫得惊人,像在提醒他什么。

他盯着终端机上不断分裂的时间线,听见自己说:“得找出这些回声的源头。”

“源头?”

“镜塔为什么能照出所有可能。”林默摸了摸颈间的芯片,“X-01说过‘路径干涉者已锁定’,现在看来...被锁定的可能不是我们,是这些回声。”

终端机突然黑屏。

周晓冉猛地拍打主机,屏幕重新亮起时,正中央浮动着一行血字:【回声即将具象化】

车库的空气突然冷下来。

林默望着角落那片还未消散的幽蓝波纹,听见某种细碎的响动,像有人在隔着玻璃敲墙。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芯片,发现不知何时,金属表面凝了层薄汗——不是他的,温度比体温低很多。

“周哥。”林默转头,声音比刚才轻了些,“你听见了吗?”

周晓冉的手停在键盘上。

他抬头时,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听见什么?”

林默没回答。

他盯着那片幽蓝波纹,看见里面有模糊的影子在动,像有人正贴着屏障,试图挤进来。

芯片在他掌心震动得更厉害了,这次的频率里,似乎藏着某种急切的...呼唤。

“明天。”林默突然说,“明天去镜塔旧址。”

周晓冉的手指悬在半空。

他看了看黑屏的终端,又看了看林默掌心发烫的芯片,最终点了点头:“我查过,那片地现在归个神秘公司管,门禁系统是军用级的。”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衬衫,嘴角扯出个带点狠劲的笑,“正好,我最近在研究量子隧穿破解。”

林默低头看向自己沾血的手。

三天前那个选择的双重结果还在他脑子里盘旋,像根刺。

他想起镜塔里那个对他说“顺着光走”的自己,突然明白所谓“选择”从来不是终点——真正的考验,是当所有被你放弃的可能都涌回来时,你还能不能...

芯片再次轻响。

林默抬头,正看见周晓冉把终端机后盖拆了一半,焊枪的蓝光映得他眼镜发亮。

车库外的天已经黑了,路灯透过脏玻璃照进来,在两人脚边投下交错的影子。

而那片幽蓝波纹里的响动,还在继续。

晨光透过早餐店褪色的红布帘斜切进来,在林默面前的塑料桌上投下一道金线。

他盯着碗里浮着油花的豆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三天前的这个时候,他点的是牛奶。

“小默,发什么呆呢?”老板娘转身时围裙带蹭翻了醋瓶,酸气混着豆浆香弥漫开来。

林默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周晓冉正站在店门口,旧格子衬衫下摆塞在牛仔裤里,手里举着份皱巴巴的《晨报》。

计算机系高材生此刻的姿势很是古怪——报纸被他举得离眼睛半尺远,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像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周哥?”林默端起豆浆的手顿在半空。

周晓冉没应声。

他突然把报纸翻到背面,指节因为用力泛白。

林默看见他喉结滚动两下,接着大步跨回店里,报纸在两人中间“啪”地拍在桌上。

头版标题的墨迹还没干:【市博物馆失窃案告破 青铜编钟完璧归赵】

“昨天这个时候,头版是暴雨预警。”周晓冉的声音发紧,食指戳着报纸右下角的日期——2023年9月17日,和昨天的日历分毫不差,“更怪的是...”他突然转身指向窗外,“刚才路过包子摊的张婶,平时这时候该拎着菜篮子去早市,但现在她抱着个纸箱,往相反方向走。”

林默的豆浆碗“当啷”磕在桌上。

他猛地站起来,椅背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窗外的晨光里,穿蓝布衫的张婶确实抱着个印着“生鲜速递”的纸箱,脚步匆匆经过包子摊——而按照三年来的观察,张婶雷打不动每天七点十五分去早市买空心菜,雷阵雨都拦不住。

“去车库。”林默扯过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芯片贴着心口发烫,像在呼应某种即将到来的震动,“把终端机连上城市监控。”

车库的金属卷帘门刚拉到一半,周晓冉的手机就炸响。

他单手扶着门框掏手机,屏幕亮得刺眼:“是交通局的实时路况——平时堵成停车场的东山路,现在车流量为零;常去的便利店,监控显示店员正在重新码货架,而半小时前他路过时,货架已经理好了。”

林默的手指在终端机键盘上翻飞。

他调出城市新闻APP,刷新键按得发烫——上一秒还是“编钟失窃案告破”的页面,再刷新时,标题变成了【暴雨蓝色预警 市民注意防范】。

他的后颈沁出冷汗,想起镜塔里重叠的镜像,想起X - 01说的“现实结构反噬”。

“看这个。”周晓冉突然把笔记本电脑转过来。

屏幕上,他自制的“现实稳定度监测程序”正疯狂跳动,绿色波形图像像被狂风撕扯的绸带,“我黑了三个区的监控,对比了过去十分钟的行人轨迹。”他推了推下滑的眼镜,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有17个人的行动路线和记忆中完全不符,4家店铺的营业状态出现矛盾,甚至...”他点开一段便利店监控录像,“这个店员半小时前在擦柜台,现在却在补货,而监控时间显示是同一分钟。”

林默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他想起三天前在回溯中看到的两个自己,想起镜塔里无数个可能的人生——原来那些被遗忘的选择从未消失,只是像沉在海底的暗礁,等着某个契机翻涌上来。

“结论。”他声音发哑。

周晓冉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两秒。

他调出两组数据,一组是林默选择牛奶的“原路径”,一组是选择豆浆的“新路径”,两条曲线在某个时间点后彻底分岔:“现实路径的稳定性,取决于选择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选择。”他抬头时,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你现在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走向。”

林默的呼吸突然一滞。

他想起镜塔里那个对他说“顺着光走”的自己,想起芯片